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展望2022:耐心积蓄力量让科学之树长青 精选

已有 4881 次阅读 2021-12-30 03:1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002OppCngy1gxtjyf3eljj60u010pahg02.jpg

展望2022:耐心积蓄力量让科学之树长青

李侠

盘点2021年,看看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科技界都发生了什么?只有厘清过往,未来才会清晰。客观地说,中国科技界在2021年正在发生深刻与影响深远的变革,总结下来,中国科技界正在悄悄发生两种变革:其一,科技发展路径的变革;其二,科研范式的转型。这两场变革一旦完成将决定中国科技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为此我们不妨先把这些变革的征兆与迹象简单梳理出来。

关于科技发展路径的变革。从长期信奉单一应用研究模式开始向加强基础研究模式倾斜。这是国家在宏观发展战略层面上的审慎安排,围绕这一转向国家陆续出台很多政策,如2018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以及20203月由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制定了《加强“从0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这些政策目标非常明确,直指中国科技的短板。据20219月份公布的《2020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1467亿元,占R&D6%,这是近20年来基础研究投入最多的一年,可以合理推测,2021年的基础研究投入会比2020年还要增加,虽然增长幅度不会太高,但是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这次科技发展路径变革的目标就是启动新轨道,强力助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换言之,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科技发展路径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并且助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形势波诡云谲的当下,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有能力自产原创性知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上不被卡脖子,而基础研究恰恰是原创性知识生产的主要来源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基础研究只是改变科技发展路径的一个抓手而已,其最终目标则是建立科技自立自强,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真正运行起来。

科技发展目标明确了,那么如何实现呢?它的物理载体是什么?战略科技力量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第一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5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及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这些就是最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之所以国家要强调战略科技力量,是因为真正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以及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准入门槛是很高的,不是谁都可以的,它对支撑条件的要求很苛刻。这也就解释了国家为何这几年一直在强调: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双一流大学建设、国立科研机构改革以及扶持以华为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的深层原因。经过这一番梳理,那些看似纷繁无章、碎片化的各类科技改革举措已经完全可以串联起来,编织出一幅宏伟的科技发展蓝图,在所有变化中唯一不变的底层逻辑就是建设科技自立自强型国家。

关于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2021年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科技界根深蒂固的绩效主义开始松动,这一切皆源于2018年科技管理部门陆续出台的“去四唯/去五唯”相关政策开始发生作用,原有的科学研究范式是与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科技发展路径相匹配的。当科技发展路径开始转变的时候,与之相关的科学研究范式也必然随之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评价体系的改变将重新塑造科技共同体的偏好与行为选择。为了支持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在过去一年里还有很多看似与此无关的活动频繁被提及,如宣传科学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学普及、以及新文科建设等,这一切都发生在建设科学文化的名义下,以此为科学研究范式的成功转型提供最基础的文化生态。这些变化将长期影响中国科技的未来发展,对任何个体而言,这种变化将决定个人的目标选择以及理想的实现。对于趋势而言,只有顺势而生,逆势则被淘汰。

这些密集出台的政策与办法,正在给中国科技界带来众多实实在在的变化,比如作为科研领域的国家队,中科院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四项要素独占三项(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前三项都是中科院强项),它拥有众多国家重点实验室(未来有可能更多参与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众多实力雄厚的各类研究所则成了国家科研机构的主要代表,以及诸多大科学工程(如天眼等)和大设备,这些都是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所不可或缺的,另外,它还拥有蛮声海外的双一流大学,这为高端人才培养提供给了重要平台,这些优势是国内任何其他机构所无法相比的。拥有了这么多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乘势而上也取得了众多轰动世界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选出2021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中,有6项是中科院完成的,由此可见,中科院在中国原创性知识产出方面已经占到半壁江山的地位,如20215月中科院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揭示: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线,并发现了能量达1.4拍电子伏(Pev)的伽马光子,这是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这类成果直接拓展了人类关于宇宙的认知,也是原创性知识的典型代表,还有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领衔完成的量子计算机“祖冲之号”等,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依托中科院所拥有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成的。

经过四十年的积累,中国科技界已积攒下大量的宝贵科技资源,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深层次问题,这就导致科技界一方面要把改革之剑向纵深领域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又要为科技发展营造出一个相对稳定、充足与自由的环境,这对矛盾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出现事倍功半甚至严重挫折的局面,对此,笔者认为一个应该被捍卫的最基本原则就是不瞎折腾,科技知识生产是一项非常脆弱的事业,宽松友好的环境尤为重要,为科技界留有一片安静的空间就是对科技的最大支持,已有的科学史研究结论足以证明这个论点。

近年来。笔者越来越相信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累积效应是所有人间奇迹产生的最朴素路径,而那些失败都是被宏大目标迷住双眼而盲目行动的结果。近来坊间热议的“莲花定律”与笔者的累积效应很契合,所谓莲花定律是指,荷花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前一天的两倍,以此类推。如果30天荷花能开满整个池塘。那么第29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直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这就意味着随着积累的增加,后续的产出会快速增加。用这个隐喻来形容中国科技界也是成立的,改开四十年,中国科技界已经逐渐与国际接轨,并被世界所接受,再加上中国科技界庞大的体量与规模,只要不出现大的人为干扰与社会波动,革除那些已经被事实证明的陈规陋习等弊端,以小步慢跑的姿态持续前进,中国科技进步的速度有可能快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速度,甚至会在于无声处中惊艳世界。

展望即将到来的2022年,我们期待中国科技界能够耐心积蓄力量,安静从容,让科学之树长青。

OIP-C (33).jpg

【博主跋】这篇小文章是上周应张老师之邀而写,现发表在《中国科学报》2021-12-29的A4版,与张老师合作愉快,是为记!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9-1318743.html

上一篇:弗洛里迪和他的《第四次革命》
下一篇:再见了,2021

11 孟利军 武夷山 胡泽春 周忠浩 黄永义 杨正瓴 姜春林 郑永军 梁洪泽 贾玉玺 唐小卿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8: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