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请经常用“奥卡姆剃刀”清理我们的思想

已有 9095 次阅读 2009-4-3 23:2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博主按:最近网络出现了故障,总是无法正常上网,乘着刚刚稳定,赶紧给小店上点货,小店快两周年了,应该集中上一些土特产品,店庆也是庆啊!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遭遇到在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被众多连带的次要因素干扰与误导的情况,结果导致迷失了最初的问题或者被诸多混乱问题包围而无力自拔,被动地陷入一种目标边界模糊的问题强迫症中。这种局面不可避免地带来个体有限的时间、精力与信念资源的损耗,古人所谓的事倍功半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如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呢?这个问题对于个人、集体与国家来讲同样重要。反观当下纷纷扰扰的热潮,如果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论原则作为指导,徒劳无功地交学费的情况就将再所难免。

由此,笔者不禁联想到了哲学史上有名的“奥卡姆剃刀”的隐喻。这个名片式的说法是由十四世纪英国奥卡姆地区的哲学家威廉(1285-1349)最为精练地提出的。按照威廉的经典说法,即如无必需,勿增实体。简单地说,就是尽量简化问题,不要被节外生枝的问题所困扰,当代的中国人被一种经典的哲学说法所禁锢,即普遍联系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习惯性地胡乱联系一番,结果导致简单的事情变得异常复杂,最终搞得人们身心俱疲,却不见效益。客观地说,普遍联系作为自然运行的规律没有问题,但是对于解决微观领域的具体问题来说,则进步作用有限,更多的是一种抑制作用。其实,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技巧恰恰是努力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而,我们经常看到,中国人做任何事情惟恐有任何遗漏,往往是尽量做到面面俱到,正是这种思维模式严重制约了中国人在解决问题时的理论深度,真不知道用这种全面的肤浅代替片面的深刻是否是得不偿失?为了追求这种所谓的全面,我们是否已经丢失了太多真正重要的东西?坦率地说,我很少相信什么一揽子计划这类事情,宁愿相信一个专门的处理方案。这个问题也是学术界常常议论的专业化与科普化的区别所在。

其实,奥卡姆剃刀的思维过程可以看作是消减次要问题的过程,即化繁为简,经过这种剃刀的修剪,那些次要问题与牵强附会的问题就被无情地删掉了,而留下的都是一些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之所以今天我们重提奥卡姆剃刀,首先,是因为这把剃刀符合经济学原则,一个个体或者集体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如果总是幻想通过一次行动或一项政策,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既不现实,也是无法实现的,反而是什么都想做,而什么都没有做好,还不如直接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在面临多目标选择的时候,通过奥卡姆剃刀的修剪,简化了问题,明确了方向,集中了力量,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一些历史上成功的人物大多是把这把剃刀运用的非常好的人,我们很难想象,如果鲁迅当年不弃医从文,而是两个行业兼顾,是否可以既是一名良医,又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恐怕这种几率很小。同样,国家的一项科技政策如果想包揽一切,那么可以肯定这种政策一定是质量低下的政策。奥卡姆剃刀的存在让我们时刻记得主要问题的所在,不为时尚所左右。十九世纪末,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1838-1916)也曾提出类似的说法,即思维的经济性原则,可以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思维的经济性原理能够有效运行的基础在于对简单性的追求,而简单性的实现恰恰是奥卡姆剃刀的功能所在。在学科分类日益细化的当下,要想当一名百科全书式的专家的可能性日益变小,这种现实就要求我们主攻一个方向,时刻剔除那些虚妄的野心的诱惑,只有这样才能以专业化的成就取得我们想要的成功。

反观我们当前从上到下盛行的大而全的各类目标规划,无一不存在这种问题,其实这种宏大的目标架构,已经严重地消耗与分散了我们宝贵的时间、精力以及资源,其结果注定是一事无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宁要片面的深刻,而不要全面的肤浅。为了珍惜有限的个人生命和国家的未来,请我们经常用奥卡姆剃刀清理一下浮躁的思想,时刻记得我们的主要任务,而不是被时尚牵引着不知所归。历史已经证明,任何成功都是不可模仿的,它暗含了经过奥卡姆剃刀修剪出来的特立独行的品格与执着。

2009-3-8日于南方

这篇小文发表在《发明与创新》2009(4),这是原稿,是为记!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9-224251.html

上一篇:莫迪里阿尼——一个被激情毁掉的画家
下一篇:中国下一步改革的动力来自哪里?

20 武夷山 张志东 李小文 廖永岩 孟津 章成志 艾云灿 刘进平 蒋永华 王德华 杨秀海 周春雷 杨顺楷 陈国文 黄富强 王云平 郭磊 iwesun 侯振宇 huiee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