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这样回答吗?》
——比裔美籍司礼义神父谈“丑陋的中国人”
张香华
若干内容节选(1)
1. 可是,司神父答复我的礼仪之问,却说:“礼,是很好的东西,是人类行为的规范。但,中国人只讲礼,不讲理。于是礼的好处就变了质。因为礼应该接受理——正确的原因(the right reason)的指导。”
“义,难道不是正确的原因?”我说:“我们中国人一向有‘礼仪之邦’之称。”
“礼仪之邦?”司神父沉吟一会,“我没听说过。‘义’字的英译,应该是right或者还有一个意义相近的字justice。可是我认为中国人最缺乏的,就是社会是非观念(social justice)。中国人讲的义,是用来要求别人而设的,人人都觉得自己是例外,可以不必遵守。也就是说,中国人的‘义’是双重标准。”
2. “所以,”司神父说,“我觉得和中国人讲理,比登天都难。有时候,你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他用逃避问题的态度来对待你,使你无计可施。其实,根本的原因是,他不想讲理,因为讲理会使他失去面子。你想,连学术界都只讲面子,不讲理,造成权威和垄断,又如何能要求一般的人民讲理?”
3. 中国人的礼,就是面子,司神父的话像一记春雷。
4. “另外和音乐相关的诗歌,中国也和希腊诗歌,大不相同,”司神父说,“中国人没有史诗,没有像荷马那样壮阔的史诗。中国人的诗,常常只写一己、仪式、一地的感受。诗意(image)虽美,但只注重个人,不注重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描写。也只用来烘托个人的感受,更不要说对整个民族关照的史诗。还有一点奇怪的是,蒙古人和汉人不同,蒙古人有史诗。”
5.“你认为是什么样的观念,影响中国人生活形态最大?”我接着问。
司神父直截了当针对我所盼望听到的主题,说:
“我认为造成中国社会落后,有一个原因来自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太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1-29 1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