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fei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feichen

博文

侯逸凡卫冕超快棋世界冠军!

已有 4542 次阅读 2014-12-17 06:35 |个人分类:国际象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国际象棋, 侯逸凡, 智英会, 古尼娜, 超快棋

世界智力精英运动会的超快棋比赛经过30轮马拉松式的较量,侯逸凡再次证明她在超快棋中仍然是女子最强。

比赛采用双循环赛制,分三天进行,每天10轮,考验着棋手们的耐久力。侯逸凡作为上届冠军,跟上届亚军古尼娜的争夺仍然是女子赛场的焦点。

第一天,比赛风云变幻,难以预测。侯逸凡在头九轮中失守了两局,分别在第5轮和第7轮执黑输给了乌什尼娜和科斯坚纽克。古尼娜也没好多少,也输了两局。在当天的最后一轮之前,古尼娜以6胜1平2负积6.5分领先,侯逸凡以5胜2平2负积6分居次。巧的是,第10轮侯逸凡跟古尼娜两个冤家狭路相逢,争夺榜首。

是局侯逸凡执白先行,以王兵开局,古尼娜应以卡罗-卡恩防御。小侯接着走出不常用的c4,意图使开局变得复杂。这种先手开局策略在超快棋中有时会造成对方时间紧张,收到奇效。果然在第10至17回合间的一番争夺后,白棋多吃了黑棋在c路的孤兵,处于有利形势。黑棋之后反击,利用f兵猛冲对方阵营,白棋没有走出最佳应对,在第23回合以g兵吃对方,使白王暴露。黑方虽然少了两个兵,但抓住白方在王翼的棋形弱点猛攻。小侯在这一段激战中应对的不够从容,让对方将局面追了上来。然而毕竟是超快棋,古尼娜也错过了一个好机会,到第34回合两边基本平衡,如果是慢棋的话很可能成和。但是,第35回合,古尼娜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将王移至绝地,Kh7?!小侯眼明手快,驱后杀将,Qxh6!黑王立成瓮中之鳖!

这样头一天结束时,侯逸凡以6胜2平2负积7分居于榜首,古尼娜以6胜1平2负积6.5分紧随。积6分的第三集团共有四人:扎格尼泽,大穆兹丘克,斯坦芳诺娃和乌什尼娜。

第二天,小侯进入了单独领跑的状态,前五局4胜1平,只是到了第六局(即总计第16局)被斯坦芳诺娃挡了一下。当时执白的侯逸凡在中盘战斗中已经用一马换得对方的一车,获得明显优势。然而,在第48回合中却移车不当,Rf1?相当于白白浪费了一手棋!自此乱了方寸,很快就输掉了。

但是,侯棋后没有受到此局的影响,抖擞精神重新上阵,竟然将其余的四局全部拿下!结果,第二天里她总共8胜1平1负,累计15.5分,把排在第二位的古尼娜甩开了1.5分。而古尼娜又领先第三位的大穆兹丘克2分。

第三天,大家都显出了疲态,行棋质量下降。小侯一上来就输掉一局,可古姐平了头局之后竟连输两局。四局之后,侯逸凡已领先古尼娜3分之多,最终的冠军归属几无悬念。可是,两人之间的次局较量又在第五局(即总计第25局)开始了。

古姐先手以后兵开局,小侯应以英国防御,双方开局到第10回合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中盘厮杀中,小侯将后和象扑向王翼,但遭到古姐的上兵反击;小侯弃象破兵,古姐以兑后将黑棋的攻势化解。到30回合结束时,形成白方双车马象三兵对黑方双车马七兵的残局,基本上平衡。但是,第35回合,黑棋出现致命错误,上王Kf7?刚好让白马将王抽车,Nd6+!天平顿时倾斜,黑棋大势已去。古姐报得一箭之仇!

这时候,小侯的队友居文君及时增援,在第六局击败古尼娜,把刚露出水面的古姐又推进了深渊。紧接着第七局,居姐姐自己又输给了侯妹妹,你说:这位俄国古小姐还有处申冤么?(笑)

战友的支持带来无穷的力量,侯逸凡以四连胜先将冠军抢到手,迎来最后一局。你道这最后的对手是谁?却是另一个战友赵雪姐姐,自然,结果你是知道的。

最终,侯逸凡以20胜5平5负积22.5分再次赢得冠军,古尼娜以17胜5平8负积19.5分再得亚军,大穆兹丘克同样积19.5分但小分落后而屈居季军。

祝贺侯逸凡卫冕成功!!!

鉴于侯、古二人之间的表现,值得有钱的企业主办一次对抗赛,由侯逸凡与古尼娜在慢棋、快棋和超快棋三种形式中对抗。老陈现提出如下建议:一、慢棋对抗两局,快棋对抗四局,超快棋对抗八局。二、慢棋每天一局,两局后休息一天;快棋每天两局,四局后休息一天;超快棋每天四局。三、超快棋每局胜负为1分(即常规的胜1分,平0.5分,负0分),快棋每局胜负为2分,慢棋每局胜负为4分。这样,每天的比赛都决出4分,显得公平合理。



https://m.sciencenet.cn/blog-859583-851624.html

上一篇:从一项心理实验结果看人性的恶与善
下一篇:去掉“外星才女”头上的光环

1 李宏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6: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