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nyqli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ohnnyqliu 马年吉祥!

博文

四川暴雨致灾的教训—防灾应以政策法规风险教育等软科学技术为主

已有 3867 次阅读 2013-7-14 10:55 |个人分类: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软科学, 政策法规, 四川暴雨, 技术风险评估与管理

四川暴雨致灾的教训—防灾应以政策、法规、风险、教育等软科学技术措施为主

b22 7月14日/2013

四川自7月初起雅安、都江堰、汶川、北川等地出现区域性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大,引发洪灾、泥石流、滑坡及崩塌,已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人有幸自1996年参与联合国十年减灾计划,在我国老一代泥石流专家杜荣桓、章书成研究员等专家带领指导下与瑞士防灾专家合作对雅安陇西河流域的防灾减灾开始规划研究示范。章书成先生现在已过古稀之年仍然坚持在预报监测的第一线,研发出了次声波早期预报系统,有待深入开发推广。近年来杜先生年过八旬也一直关注和担忧汶川2008年大地震后的区域地质灾害多发性和长期性问题。

1:中国-瑞士四川雅安陇西河流域灾害治理项目组成员参观瑞士国家水工所1998 苏黎世,左二为章书成先生,中为作者,1998年于瑞士 (本人当时在该所工作陪同国内专家)


22009年在四川雅安考察时与章先生在上里镇。

 

我们一直呼吁防灾应从政策、法规、风险、教育等软科学技术措施的强化开始。近年来我同在瑞士1987年留学时认识的台湾李鸿源教授(那时他刚刚从美国毕业是台大的年轻教授)联系上,他请我到台湾大学短期做客座研究员实际上是再当学生,学习台湾的防灾减灾政策与实务。李教授目前是台湾防灾减灾中心的指挥官(图中马英九右侧看文件者),不禁让人感叹专家治灾的体制与效率,人才应该这样利用!李教授手中的决策资料很多是台湾大学气候与灾害研究中心老师与研究生提供的。


:3:台湾中央灾害应变中心,应对苏力台风听证会

前几天中科院地质地球所郑国东研究员的一封邮件:“刘强教授,你去年在中国工程地质大会上的发言还历历在目,今年北川,汶川,雅安等地的降雨-洪水-泥石流-滑坡再次证明老兄的意见正确,预言不幸被证实。希望有关政府部门,大牛专家,地方管理者摆脱急功近利的束缚,师法自然,尊重自然。郑国东

北川地震遗址连年被淹数亿元投资打水漂 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30711/1789157.html

当然不是预言而是可能的大概率风险,老先生们早就说了几十年了,读到邮件感谢国东教授还记得我的发言同时也令人不禁写下几笔防灾减灾的大白话:

天时:汶川2008年大地震过后的山体自然恢复期可能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这个灾害周期需要深入研究从而适应自然,为此特别需要健全防灾减灾政策与法规。“三年重建两年完成”显然会出人命关天的大问题。在四川山区遍布的初级简陋监测设备与高端音频视频传送在灾害面前很多是装饰,花掉的那只几个亿。而章先生的次声波泥石流早期预报系统与设备研究在多年前退休后就连实验室办公室也没有了,更何况基本的开发经费了。

地利:土地规划是防灾减灾的基础,全面流域风险的评估需要连续真实的暴雨等资料。在瑞士工作期间曾经参与整理了瑞士近百年的强降雨资料,共7大册,每册有半尺厚,覆盖了每个村落。在四川考察时候发现许多水文站中的降雨计是摆设。土地规划中的泥石流高危区不适宜居住的地方只能搬迁,可能几年后还可以搬回来,但是要科学风险评估,工程措施很难解决。要是还在讨论什么是山洪、什么是泥石流,哪个部门管山洪,哪个部门管泥石流,百姓就更惨了。古语有云: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正定雅安哪里更重要?

人和:民众防灾自救意识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台湾称为防灾社区深耕。这个宣传与阶级斗争不同,不是与人为敌,灾害面前必须与天为敌,与人为善。防灾减灾是一个大产业,但不是仅仅投入在设备工程上,更为重要的是投入在科学研究上首先可以从以人为本的防灾教育开始从娃娃开始!


42009年在四川雅安考察,这是一家在滑坡地不愿搬迁的住户,国土资源部在他家设立了一个滑坡监测站(卫星通信),数据实时传到北京就不见了。左一章先生,左二住户,右一为付碧宏教授等。(保佑这家人现在安全!)

 




https://m.sciencenet.cn/blog-879112-707991.html

上一篇:回忆张光斗先生—清华水利系校友一鳞半爪的记忆
下一篇:新疆银牛沟铁陨石降落时的地球环境?

3 付碧宏 anran123 Majorit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