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漫求学长路上,我遇到过很多好老师和班主任,其中记忆最深的老师和班主任是我在洛阳市第39中学(现实验中学)读初中时的第二个班主任郑聪稳老师。
我于1983年进入39中读书时,班主任是程振锁老师,教数学,他像一名严父。从小学升入初中后,数学课程的难度一下子提高了很多,班上很多学生不适应,成绩不好,程老师要求又严格,班上很多学生很怕他。当时,我的数学成绩很好,程老师对我很好。可是刚过半年,程老师调动到33中当校长去了,我们班的数学就没人教了,中间换了几个代课老师,其中有郑聪稳老师。后来到初二下学期分快慢班时,我就分到郑聪稳老师带的10班。
当时,由于我家里离学校很远,每天中午不回家,跟班里几个同样家远的同学一起在学校门口的小饭馆买点饭吃,然后就写作业或者在校园里玩耍。郑老师住在学校里,每天中午饭后,她会经常到教室里看看我们,检查一下我们的作业情况,或是陪我们呆一会。上到初三后,面临着中考的压力,郑老师从校外给我们找了物理老师和英语老师来利用晚上的时间给我们辅导一些课外习题,但是由于我家远,若听完这些课,会错过班车,只能坐公交车回家,天太黑,父母很担心我的安全,也觉得太辛苦。后来,郑老师知道这个情况后,帮我联系了学校的一个宿舍,跟学校一位老师的与我同年级的女儿一起住。这样一来,在初三的那个寒冬里,我有了充足的学习时间,中考成绩果然很不错。
时间如白驹过隙,眨眼30年时间过去了。郑老师当年不到40岁,身材中等,面容端正美丽。她每天都收拾得非常干净利落,穿着得体的套装,盘着头,很有风度。现在回想起来,她的那个风度领先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洛阳城人民很多。好的老师,不仅是在学业上给学生答疑解惑,而且是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上对学生潜移默化。而今,我已年过40,审视一下自己的着装与举止,居然与郑老师有几分神似。
昨天在初中同学微信群里,看到郑老师为纪念她的父亲写的一首小诗,很有感触。一个好的父亲,带出一个好女儿。一个好老师,带出一群好学生。
现将郑老师纪念父亲的小诗贴在此处,以表达我对老师的尊重。
------------------------------------------------------------------------
忆 父 亲
作者:洛阳市实验中学退休老师 郑聪稳
严父驾鹤三十七年,
音容笑貌常留心间,
感恩与思念,
梦中常相见,
怎不忆当年。
成长路上您为我们遮风挡雨,
为我们营造温馨港湾。
辛勤劳作,
刚正不阿,
为人风范。
乐善好施,
和睦邻里,
众口称赞。
您是我人生第一任老师,
教我做人,身教言传。
您的肩膀犹如一条坚实的小船,
潮起潮落,为我们扬起风帆。
您终生艰辛,
倍受磨难,
七十四岁匆匆撒手人寰。
回首往昔,
悔之已晚。
子欲孝亲亲不待,父母之恩何日还?
老天为何不开眼?!
待我携父遍游大河山川;
待您滿腹经伦得示展;
待您佳肴美味全尝遍;
待您留下锦秀文章,铮铮诗篇。
对天呼唤,
难尽千言。
您的恩德无以报答,
惟有牢记您的朝曦春晖,立为家训,代代相传 。
告慰您大爱如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5-30 2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