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教学-学习之间的张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ikeliu 求是育英,海纳百川。 教我育我,终生难忘。

博文

自然 特辑 跨学科研究:如何促进合作 翻译

已有 5189 次阅读 2015-10-11 17:59 |个人分类:IDR|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科研管理, 跨学科研究, 自然杂志

2015年9月《自然》杂志专门推出“跨学科研究”的特辑。在该特辑的评论文章“跨学科研究:如何促进合作”Interdisciplinarity: How to catalysecollaboration)中,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三位学者(RebekahR. Brown, Ana Deletic,Tony H. F. Wong)提出了促进跨学科研究的五项原则,期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偏见和不和谐关系能转变为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这三位学者所在的跨学科团队已成功地为城市雨洪问题和水资源匮乏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译者:复旦大学 刘凡丰

 

 

跨学科研究:如何促进合作

推动自然科学(biophysical sciences)和社会科学之间鸿沟的弥合相当紧迫和重要。这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即促进社会包容、环境可持续性和经济繁荣的唯一途径。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个典型的“奇怪”问题,该问题的特点是要求不明确、边界不明确,以及存在各种相互冲突的可能原因,没有单个机构或学科能够解决。那么,很有必要了解为什么一些跨学科合作研究的有意义尝试最终未能产生有效的结果,为什么另一些尝试成功了。在下文,我们将提供一个未经深入论证分析的个人化答案。我们反思我们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莫纳什大学,如何跨越多个学科院系建立一只来自多个学科的专家团队,为多个城市提供可持续的水管理综合方案。

我们这一支跨学科团队已经得到大发展,国内外的相关组织也加入进来。同时我们要承认,跨学科研究存在着相当大的交易成本,这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促成其工作。

我们的跨学科工作经历

我们的跨学科工作经历开始于2000年之后,当时校内在城市水问题研究领域已经有两个成熟研究团队:一个研究团队在工程学院,关注可持续的雨洪技术(sustainable stormwater technologies);另一个在文理学院,关注城市水资源的治理问题。这两个研究团队有共同的影响议程(common impact agenda),我们的研究合作源于一种认识,即跨学科合作研究方式将会更加有效。2005年,两个团队参与了经费达450万澳元(310万美元)的大型推进水生物过滤设施(Facility for AdvancingWater Biofiltration)的建设工作,有20位来自土木工程、生态学与社会学的科研人员和博士生参与。到了2012年,我们的科研工作最终获得1.2亿澳元的资助,以建立水敏感城市(Water Sensitive Cities)的合作研究中心(CooperativeResearch Centre)。该合作研究中心(CRC)现有来自社会科学、生物物理、人文学科的20个学科专业的约230名科研人员和博士生,建立了有85个组织的伙伴关系,包括13个研究机构。

过去10年中,我们合作所产生的效应日益明显。我们定期发布综合性文件,内含技术信息和可行性政策建议。文件以清楚明了的语言写成,以促进各方的采纳和参与。这些文件的内容在政府的政策和战略文件中得到了采纳,这加快了我们研究的应用推广。例如,维多利亚州通过的雨洪应对规范(stormwater regulations)得到了我们研究的支持,澳大利亚其它州、地方政府也采纳了我们建议的“城市径流管理的绩效指标”(performance targets for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run-off)。就这样,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和以色列等国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了我们的雨洪生物过滤技术(stormwater-biofiltration technology)。自2010年以来,我们关于整个城市范围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管理综合方案得到有关国家(如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的政府采纳,国际组织(如亚洲发展银行)也用来指导它们的战略规划和投资。

同期,我们也解决了一些可能会阻碍有意义合作的矛盾。自然科学界往往有一些普遍接受的理论,社会科学界要花很多时间来讨论并凝练出一些理论性问题(通常没有得到一致的认同)。自然科学界的科研人员主要开展量化研究(通常在较好控制、可重复的实验室条件下),社会科学的研究可能是定性的也可能是量化的,并且采用解释性验证方法。

我们见证了自然科学界的研究者指责社会科学家缺乏严谨,花费太多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概念化,却没有探索和提供解决方案。相反,社会科学家们经常沮丧,自然科学界的科研人员太专注于解决方案,忽视他们所提解决方案的更广泛社会意义。

一种固有的文化等级加剧了这种不和谐,即通常人们认为自然科学优越于社会科学。人们通常认为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研究环境问题,这也意味着社会科学家们没有有效地参与综合性解决方案的研发工作。

促进跨学科合作的五项原则

我们怎样帮助学者们克服这些偏见呢?我们这种跨学科经历不适合每个人,而且我们在这个历程中流失了一些优秀人才。但许多人坚持下来了。我们应用了以下五条原则。

原则1:塑造一个共同使命。驱动我们开展合作之旅的共同使命是:推广应用各种处理洪水、干旱和水道退化的水管理策略。水管理策略会促进城市发展更可持续、更有活力、更有效率和更宜居,以有一个健康的星球和健康的居民。这个共同使命为跨学科合作的总体目标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解释,包括作为必要结果的影响,并且它足够宽泛,可为所有参与合作的各个学科研究者提供一个有意义的角色。

在面对偶尔的失败时,在需要不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其他学科的规范、理论和方法时,这个共同使命维持了一种目的感。当我们需要某些学科的参与时,并匆匆邀请了一些科研人员,但他们并没有共享该使命,这类邀请的结果是不成功。这些科研人员随后离开,最初削弱了团队的技能,但也促成了我们有动机去扩大与多个学校的合作。

原则2: 培养“T形”科研人员。在我们的经验中,当科研人员都是“T形”人才(既能在各自的学科内耕耘,又能超越各自的学科),跨学科合作有最大的成功可能。宽度和深度是关键。“T形”科研人员通过在各自的学科做出贡献而建立了信誉,这一点对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科研人员特别重要,他们晋升的希望在于科研的优秀程度(参见原则5 ——译者注:原文如此,应为“原则 4”)。“T形”科研人员也积极参与其它学科的活动(参见 原则3),知道并领会它们的规范、理论、方法和重大成就。

许多人认为,跨学科研究延迟了职业发展,或者它是资深科研人员的奢侈品。但我们的经验并不如此:我们跨学科团队中的多数科研人员能在各自学科领域继续发表较多的成果,并且作为一个团队的成员,能保证跨学科研究资助日益增加。不过,我们是在快到5年时才开始在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发表跨学科合作研究的成果。

原则3:培育建设性对话。在10年的试错过程中,我们投入了不少精力来创设合适的环境和非正式规则,以有利于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有效的参与,尽管他们在研究设计和方法上有很大的差异,在术语和学术交流文化上也有差异。

这包括了一些努力:用平实的英语进行交流(不允许使用各自学科的术语);对不同学科的规范培养起同理心和尊重意识;对合作互动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我们利用这些规则来安排定期的跨学科论坛。这促成了重要成果的共同开发,例如通过跨学科的工作坊,我们已经联合出版了三份年度报告,提交给政策制定者和水处理产业的从业者。这些活动发展成一门广受欢迎的年度短课程并制成一门MOOC(网络公开课),展示了不同学科的城市水处理方法。

学科之间的对话要达到理想状态,需要有时间和练习,新加入跨学科团队的科研人员还不具有必要的技能。通常,他们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新来的合作者倾向于主导讨论过程,并宣扬他们自己学科的首要地位。不久之后,他们认识到其他学科的重要性,采取更加谦卑的态度。最终,研究者们进入了一个建设性的对话空间。

我们发现,一些人退出了,留下来的会成为更成熟的合作者,能跨越学科界限,共同创造和建立更广的网络。有经验的合作者会帮助新同事去经历这些动态发展的关系。

原则4: 学校大力支持。对于跨学科研究来说,如果要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人才,学术职业发展通道的畅通是至关重要。莫纳什大学的高层领导一直认可跨学科研究的价值,跨学科研究吸引产业界的显著参与并对真实世界产生影响,尽管组织结构和整个学术界的规范存在偏颇,即倾向于更为传统、更为单一学科的方法。

通过学校的政策、晋升标准和种子基金计划,莫纳什校方的这一价值理念已传播到每一位科研人员。例如,工学院引入了质性的科研评价标准(与传统的量化评价标准相并行),以评价研究工作对实践的影响。工程学院与文理学院联合给来自两个学院的教师组成的获选团队一笔竞争性小经费,以激励跨学科合作。

莫纳什大学已经为一批学生创办了一个博士生教育计划,这批学生正在利用多个学科知识和技能以解决共同的全球性挑战;例如,正处于发展中的亚洲城市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这些小组在一个建设性的对话环境中工作。

原则5: 科研、政策与实践要紧密联系。最后,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和产业从业者之间稳固联系的建立,是跨学科合作研究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让人精神一振的是,企业家很少在各个学科的竖井中考虑问题。他们往往从相当多的角度来思考、处理复杂的问题,然后逐步整合这些解决思路,形成解决方案的模型。

为了保证对真实世界的影响,我们在设计研究项目时邀请政策制定者、产业从业者的参与,并请他们对我们研究途径、结果呈现方式提出意见。我们也举办多次活动,使得他们中的专业人士能与科研人员有交互。例如,2008年全国的路演,我们演示了我们的研究如何处理澳大利亚城市中的水问题。目标观众是政策制定者、产业界领导、社区领导,这促进了研究工作和伙伴关系。

尽管我们的经历得到认可和奖励,但我们知道跨学科研究仍然处于边缘。我们呼吁科研人员、院校和资助机构致力于跨学科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主流。

 

 

促进跨学科研究的策略

科研资助机构

  • 要增强研究的影响力,科研资金需要从跨学科的角度来经营。基于学科的有关科研资助机构必须建立联合资助项目。

  • 评议组应该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专家,人员组成比例要平衡,专家要对其它学科要较强的欣赏力。研究成果的最终用户(例如,从业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参与,也是有益的。

  • 科研资金的申请指南应对学科间的平衡做出要求,并要求团队提供其前期合作的证据。申请者必须在自已所在学科有公开发表的出版物,并且最好在其它学科领域也有公开发表的出版物。

    院校

  • 要引入关键的绩效指标,促进T研究者的发展。例如,除了传统的学术评价指标之外,还应包括评价对政策和实践产生影响程度的定性指标。

  • 确认校内若干个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的科研优势领域,并且通过种子基金来促其发展。

  • 减少交易成本:例如,通过暑期学校来提升建设性对话的技能。提供平台(例如,研讨会、研究工作坊、辩论赛)来讨论跨学科研究任务中的大挑战,并提供机会洞察其他学科的规范和文化。让来自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在同个场所一起工作,共同解决若干个大挑战。

  • 建立跨学科的博士生教育项目,由来自多个学科院系的教授共同指导。

    出版商

  • 投资并创办高质量的跨学科期刊,由T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编辑团队或学术委员会来管理。

  • 在高影响的单学科期刊上创办若干期专门关注跨学科研究的特辑。

  • 同行评审专家应利用各自学科的专长来评估工作,同时也要对跨学科的学术创新保持开放态度。

    科研人员

  • 要学会拥有耐力、耐心和自我意识,相信经历一番长期的努力,会建立一支具有创造力的跨学科团队。

  • 面对来自其他学科、政策制定者、行业从业人员和社区成员的不同观点时,把你自己最好的想法公开出来,即使它们还不成熟。

  • 既要优先考虑科研工作的深度,也要通过与其他领域的科研人员和从业者建立联系来拥抱广度。




https://m.sciencenet.cn/blog-93131-927385.html

上一篇:跨学科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 吴云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