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转载]青岛礼贤书院(礼贤中学)师资
杜卫华 2024-3-5 12:17
青岛礼贤书院(礼贤中学)师资 刘珊珊. 礼贤中学(1900-1949)与近代青岛 .青岛大学,2016. 最早的几位理科教师有: 朱宝琛,字献廷,山东高密人,文会馆毕业,数学教师,后任京师大学堂(今 北京大学)教授。 刘永锡,字恩九,山东莱阳人,文会馆毕业,化学教师,后任京师大学堂教授。 张裕溪,字子清,山东临朐 ...
951 次阅读|没有评论
读《管子》40:《轻重乙篇》主要思想的白话梗概
钟茂初 2024-3-5 05:44
读《管子》40:《轻重乙篇》主要思想的白话梗概 《轻重乙篇》 130. 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所需要的生产工具,不宜由国家集中开矿制造,因为集中开矿制造过程中可能引发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更为合理的方式是交由民间主体分散经营,预算好它的产值和盈利,达成盈利分成目标:百姓分利七成、国家分利三成。国君在这一 ...
775 次阅读|没有评论
年后说龙:二月二的传说(吸龙气、龙拿猪和吃燎豆)
热度 1 汪运山 2024-3-4 13:19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个概念,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大多数指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所持有的传统、宗教或习俗方面的文化。然而, 文化形态是一种跨越空间和时间的实践形态 -----来自不同背景和地区的人们分享着同样的东西,即使他们可能永远不会“见面”,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共同的文化经历。 中国的属相文化和 二月 ...
4744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郭杰:白色的浪漫(《太湖》2024年第1期)
郭杰 2024-3-4 11:49
白色的浪漫 是婚纱 以及别的东西 世界在于想像 心灵 赋予生命以意义 悲欢离合 短暂 而永恒无替 月光下的泪光 映照着 宇宙的真谛 (2023年9月13日)
716 次阅读|没有评论
穿越到三千年前制定的周历
尤明庆 2024-3-4 10:44
西周在 BC1038 受命建元之前制定历法的设想如下。 (0) 在四面无遮的平地,画出直杆正午前后日影曲线,以 T 形尺确定对称轴即 正南 ;夯地建房,南墙开窗用于观测日影,在地面画出方格用于记录。 (1) 周历 岁首目标冬至 ( 殷历为秋分 ) :若冬至在年后 ( 或五日以上 ?) 则年底置闰,否则平年 ...
2392 次阅读|1 个评论
Routledge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Top期刊盘点
Taylor & Francis 学术服务 2024-3-4 10:24
Routledge作为全球知名学术出版品牌,一直致力于推动人文社科领域的高品质经典与前沿的研究与发展。在去年12月更新并发布的《2023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中,Routledge出版品牌旗下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表现亮眼,这些期刊涵盖了历史、哲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入探讨各 ...
3764 次阅读|没有评论
自信与自恋的辩证分析及启示
张午 2024-3-4 08:16
人是自信和自恋的矛盾统一,成熟的人在少数时候可能也会表现出自恋性。因为人不可能完全看清自己各个方面,或者总有点偏差。一有偏差和模糊之处,就可能受外界不真实评价和刺激影响,所以感觉不对就需要及时放大、审视自己,让主观更精准地符合真实。自卑、自负感可以提醒人合理自我怀疑和自省。此外,自信分为笼统、广义 ...
308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一带奔牛驿路长(奔牛诗话之九十一)
热度 1 张晓良 2024-3-4 04:51
【清】周师濂《奔牛堰》:丹阳此去即维扬,一带奔牛驿路长。拼得蓬窗今醉客,兰陵酒是郁金香。 周师濂,字又溪,号竹生,浙江绍兴人。嘉庆六年(1801)拔贡,善书,工兰竹,有《竹生吟馆诗草》。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五·常州府·奔牛镇:“府西三十里有奔牛堰,亦曰奔牛塘。……镇西五里又有奔 ...
1095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黄河”得名缘由和年代之猜测
热度 1 尤明庆 2024-3-3 19:29
九八年后留心黄河的事情,见主张 先秦时期已有“黄河” 之说,故而检索文献而呈文请教: 先秦有“黄河”之名的可能性不大 。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封爵之誓“ 使 黄河 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 ,只是东汉王景治河之前所见“黄河”孤例,其后方见于诗文。据此猜测,河水决口泛滥,抢 ...
137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1
老派学者文人最喜欢的体裁——笔记
热度 1 刘进平 2024-3-3 09:40
老派学者文人最喜欢的体裁——笔记 学界有“北有钱钟书、南有王元化”的说法。王元化的《思辨随笔》与钱钟书的《谈艺录》、《管锥编》类似,用一条一条的读书笔记,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发现。 进一步讲,笔记或札记其实是我国旧知识分子做学问最主要的发表形式或体裁。如清代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 ...
53146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8: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