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4.6万年前冷冻线虫复活,冷冻人类能否成为可能?
薛清 2023-8-24 11:01
科学家成功复活4.6万年前冷冻线虫 近日,俄罗斯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西伯利亚永冻土中发现了两种线虫。放射性碳测年结果表明,这些线虫个体自更新世晚期(约 4.6 万年前)以来一直处于隐生状态,存活至今。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条件下复活了这种线虫,并在几个月时间内由最初几头虫成功繁殖到数万头。项 ...
125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张海霞︱请给孩子一个拥抱
张海霞 2023-8-24 09:21
这事很意外,但是很值得分享。 春天的时候,我们刚刚收拾好小花园,心情非常愉快,就请我的小伙伴们来家里聚会,大家聊得很嗨,当然也少不了孩子教育的话题,我说:“最重要就是不能娇惯,好多孩子都是惯坏的。” 举 个例子: 我小孩上初中时住在楼下的一个邻居,跟我先生认识,他家里两个男孩,大的上小学,小的 ...
1460 次阅读|没有评论
说慧根(范洪义作)
热度 1 万志龙 2023-8-23 22:41
近晚与一晚辈一起散步,看夕阳西下 ,便吟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霓霞一时鲜,山河耀慧根。” 这前二句是一生不得志的李商隐句,后二句是我的拙补。我以为李商隐是一个有慧根之人,他对终极问题天生敏感 ,能做到“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他又对花草树木有慈悲心,写出如“惟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 ...
935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转载]流域性大洪水冲击蓄滞洪区 后续补偿及建设管理问题待解
贾绍凤 2023-8-23 16:54
2023-08-08 20:21:11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超标准洪水给江河行洪能力带来严峻挑战,发挥蓄滞洪区在流域防洪中的作用,是有效应对洪涝灾害的关键措施之一。   最新消息显示,海河流域的28个国家蓄滞洪区已启用8个,33座大型水库最大拦洪超21亿立方米,起到 ...
1089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华北暴雨警示录:如何应对下一次洪水?
贾绍凤 2023-8-23 16:51
华北暴雨警示录:如何应对下一次洪水? 提⾼城市对极端天⽓的适应能⼒刻不容缓 连续下了一天多雨后,7月30日上午10时,刘斌在微信群收到紧急通知,镇上要求野三坡景区的所有商户,当天必须让游客全部撤离。50多岁的刘斌,是河北省涞水县野三坡镇下庄村村民,经营着一家农家乐,他送走游客,赶 ...
102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水困涿州,救援之难
贾绍凤 2023-8-23 16:48
水困涿州,救援之难 播报文章 澎湃新闻 2023-08-02 14:45 澎湃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雨一直在下。 7月31日早上醒来后,河北涿州市北关村洗车店聋人店主周振文醒来后,发现家里全是水。冰箱、电视、沙发、洗车工具都泡在水里。 受台风“杜苏芮”和“卡努”影响,7月29日08时至8月1日11时, ...
1056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中小河流等待治理:哪里该堵,哪里该疏?
贾绍凤 2023-8-23 16:43
2023-08-19 06:46澎湃新闻记者 葛明宁 实习生 郭思航 7月31日上午,暴雨之中,河北山区的一些村民发现,平日里只有薄薄一滩的蓬头河水位升得很高,担心河水泛滥,他们往地势高处转移。该村村民隗郁(化名)对记者回忆,当日下午,第一波泥石流由高处滚落,他们不得不蹚过泥石流找路上山,“(当时)泥已经把 ...
80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本报专访中国科学院贾绍凤:140年未见之大暴雨来袭,我们该如何应对极端天气
贾绍凤 2023-8-23 16:40
时间:2023-08-03 07:40:01 来源:中国环境APP 作者:中环报记者李莹 7月29日20时—8月2日7时,北京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本次降雨过程极值已显著超过北京地区记录到的降雨极值,为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排位第一的降雨量。为何会出现这么大的降雨?此次暴雨会带来哪些次生灾害?未来极端天气将 ...
961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专访中国科学院贾绍凤:海河历经六十年再遇特大洪水 北方地区需加强蓄滞洪区管理建设
贾绍凤 2023-8-23 16:3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 实习生 岳上媛 北京报道 华北地区近日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洪水,经水利部综合分析研判,本次洪水判定为流域性特大洪水,并命名为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海河流域先后启动了8个蓄滞洪区,防洪工程体系也迎来了大考。 为何此轮京津冀强降雨会 ...
748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不仅仅取决于办公条件和氛围——伏案工作的效率有提升空间
热度 5 马臻 2023-8-23 16:16
办公条件和氛围固然会影响工作效率,但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拖延症也足以成为桎梏。 伏案工作的效率有提升空间 马臻 大学教师除了讲课、参会、指导研究生和做实验,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伏案工作中度过。所谓伏案工作,可以是坐在桌子前看书、思考、在纸上写字,但大多数时间其实是对着电脑从事文字 ...
6731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