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转载]李炳海:追求真理始终不渝的文史大家杨公骥(见《群星璀璨——我们心目中的东师名人》,东北师大出版社)
郭杰 2024-3-8 00:47
追求真理始终不渝的文史大家——杨公骥   杨公骥,原籍河北正定县,生于1921年1月16日。父亲是北洋军军官,常年在外;杨公骥出生时母亲难产而死,由祖父抚育长大。祖父是他的启蒙教师,这位清末秀才不仅博览中国古籍,而且醉心于西学,时常教诲自己的孙子说:“不广学博识则无可融会,无可融会则无以贯通。”又 ...
111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神经外科赵东升主任简介
赵东升 2024-3-7 20:50
赵东升,男,医学硕士,2007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院。现任西安市红会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 学习及工作经历 • 2000.09——2007.07苏州大学医学院 ...
656 次阅读|没有评论
困难时期的回忆
卓宝熙 2024-3-6 22:46
困难时期,许多人都经历过,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经历。 由于少见的自然灾害及人为等的原因 , 我国从 1959 年下半年到 1962 年上半年,出现了粮食严重短缺以及食品供应紧张的情况,习惯上称之谓“三年困难时期。” 根据 1960 年中央决定,除井下、高温、高空和担负重体力劳动的职工外,城市人口酌 ...
99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大自然是我的大课堂
热度 1 卓宝熙 2024-3-6 22:27
我 在同济大 学 学 的是铁路选线专业 。 1955年初, 我 在铁道部西北设计分局第五勘测总队担任兰新线清玉段定测时, 因 当时国家缺乏工程地质技术人员 , 我就 服从组织分配 , 转行搞地质工作。在大学学习时地质只学了普通 ...
160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退休后的生活
热度 7 卓宝熙 2024-3-6 22:17
一、 注意保健,兴趣广泛 本人身体还算好,可能是长期从事勘测生活锻炼成的。59岁那年还和年青人一起到南昆铁路线现场工作,早出晚归,爬山涉水,每天行程20~30余公里。 退休后,单位返聘我,仍然上班。坚持8小时工作。现在已经虚岁90岁了,精力还可以, ...
1739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7
在黄羊滩铁道部“五七”干校劳动
热度 1 卓宝熙 2024-3-6 21:37
1969 年 4 月 12 日早 8 : 00 , 我 乘 42 次 列车 离京, 13 日下午 1 点到达宁夏黄羊滩(距银川西南约 35 公里)。下车后步行约 3 公里,然后乘 “五七”干校汽车到达干校中心村。 这次我们专业院共来 111 人,到达干校中心村时,七队同志(铁道部机 ...
139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从技术到文学
卓宝熙 2024-3-6 17:16
技术和文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是不同范畴的知识。我是从事技术工作的,和文学从未打过交道,在将近八旬之际,怎么会想起写小说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 1993 年是我的退休年份,虽然退 了,但单位仍聘我任顾问,我们的主管部门“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也聘任 我 担任“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专家委 ...
1137 次阅读|没有评论
[转载]法兰克福 留德学生中德文化研究会 1921年
杜卫华 2024-3-5 20:16
法兰克福 留德学生中德文化研究会 1921年 陈从阳,肖建章.“留德学生中德文化研究会”发起人生平略考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09):61-65.DOI:10.16751/j.cnki.hbkj.2016.09.017. 王光祈(字润玙,笔名若愚),宗白华(原名宗之櫆,字伯华),郑寿麟,魏嗣銮(字时珍),孙少荆(字今是,笔名行者),张梦九(原名尚 ...
111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富梅顿教授的一句有趣的话
热度 2 李侠 2024-3-5 16:44
理查德●富梅顿是美国衣阿华大学哲学系( University of Iowa )的一名杰出教授,主攻认识论、形而上学和心灵哲学,今天偶然读到他的一句话觉得很有现实意义: …… 如果有一套知识或合理性的观念,允许某种推理自己证明自己的正当性,那么这样的观念在哲学上是不值一提的。 ——《元认识论与怀疑主义》(1995)-富 ...
3117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