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深切缅怀刘潜先生:一位坚定我转向做安全科学理论研究的导师
热度 1 吴超 2024-3-4 10:02
深切缅怀刘潜先生:一位坚定我转向做安全科学理论研究的导师 吴 超 前几天从“刘潜安全科学图书馆”群里看到刘潜先生家人的讣告:刘潜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4 年 2 月 26 日 8 时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 91 岁。这让我感到非常震惊和悲伤,因为今年 2 月 18 号下午我还收到他老人家回复我在 ...
4607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1
[转载]伍连德自传中译本里的一个奇怪名字:T. H. Tieh
热度 1 陈昌春 2024-3-3 18:58
【考证讨论】伍连德自传中译本里的一个奇怪名字:T. H. Tieh 张亚威 最近翻看伍连德自传的中译本《鼠疫斗士》(译者程光胜、马学博),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做了一番考证,但是结果有点离谱,索性贴出来请大家一起讨论。 这本书130页谈到了著名的1946年沈阳鼠疫大爆发,多个国家 ...
261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七班研学侧记
黄成 2024-3-2 23:35
老何晚上打电话,说有三件事想我帮下忙:一是作为家长代表,在孩子们研学结束时发个言;二是想一想中考百日誓师的横幅标语及口号;三是帮着拍拍照,记录孩子们研学的精彩瞬间。 这三件事我都能做,于是我答应了。 昨天上午,我开车跟着大巴到了龙凤山庄,第一次同907班的孩子们亲密接触。大多数同学我只知其名不知其人 ...
2060 次阅读|没有评论
先生千古!安全系统思想长存!
李杰 2024-3-2 21:51
刘潜(1933.10.16 ~ 2024.2.26 ),中国安全科学家。1954年从山东实验学校(现辽宁实验中学)高中毕业,考入北京俄语专科学校留苏预备部;1955年赴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无线电系雷达专业学习;1960年回国,在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任助教;1964年调到原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1972年改为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 ...
1228 次阅读|没有评论
追忆朱照宣教授
陈立群 2024-3-2 20:27
年初在微信群里得知到朱照宣教授仙逝,享年 92 岁。我只见过朱先生一面,在见面前通过两三封信。受益于朱先生的主要是他的著述。事实上,直到 1995 年到上海交通大学读博士之前,我在东北钢城的一个工学院里坐井观天,学界名人都只见其著作文章,而未见其人。 在读本科时便知道朱先生大名,因为那套堪称经典 ...
4926 次阅读|没有评论
陈桢院士科学与教育之重要活动图文记录(二) ——谨以此文纪念陈桢院士诞辰130周年
热度 1 冯永康 2024-3-2 14:53
陈桢院士科学与教育之重要活动图文记录(二) —— 谨以此文纪念陈桢院士诞辰 130 周年 冯永康 (生命科学史研究者) ——接2024-03-01《 陈桢院士科学与教育之重要活动图文记录(一)》 4 学术 ...
3897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余国膺教授的学术贡献
许培扬 2024-3-2 09:19
培扬,余国膺教授是我信息所情报研究服务工作的榜样和骄傲!她在我国心血管病界享有盛誉, 深受人们的爱戴,她的功绩应载入我所史册为后来者学习之典范。 东方晓 杨国忠教授 是的,余教授给我们后人从事医学情报工作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珍惜。 我从百度上查看到 ...
943 次阅读|没有评论
陈桢院士科学与教育之重要活动图文记录 (一)
热度 1 冯永康 2024-3-1 16:33
陈桢院士科学与教育之重要活动图文记录 (一) —— 谨以此文纪念陈桢院士诞辰 130 周年 冯永康 (生命科学史研究者) 在中国遗传学百年发展史上,陈桢开创了在国立高等学校中执教遗传学课程之先河。他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金鱼作为实验材料,率先开辟了长达 30 多年的金 ...
403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微生物之父列文虎克与diertgena和animalcule及其进化
热度 1 汪运山 2024-3-1 12:46
纪念 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350 年( 2 ) 通过这些文章,希望您能够了解一个350年前荷兰代尔夫特(Delf)公民的努力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7世纪出现了五位对生物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显微镜学家:马尔切洛·马尔皮吉( Marcello Malpighi )、安东尼·范·列文虎克( Antony van Leeuwenhoek ...
376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转载]张树剑:近现代针灸科学化实践与转向——以朱琏为中心
聂广 2024-3-1 11:01
资料来 源: 张树剑 . 近现代针灸科学化实践与转向——以朱琏为中心. 中国针灸 , 2014,34(10) : 1009-1015 摘要:追踪近现代针灸学者朱琏的学术思想,并与同时代针灸学者进行比较,发现民国以来针灸学术思想有着明显的科学化实践倾向,而以朱琏尤为显著。这一科学化的思想延续至新中国建国早期, ...
992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