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云作战』的基础评估指标
戴锋 2024-6-2 07:23
■ 锋启云涌 【 摘要 】 云作战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云作战力量建设以及作战行动效能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与评估模型。这里简要介绍适用于云作战的基础评估指标。 从本质上讲,评估就是对某事物的状态、作用、影响等方面做出判断和估计,以便掌握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综合评估的价值与作 ...
15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坐花载月 风流宛在——扬州平山堂
王从彦 2024-6-2 07:17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其造景之神在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造景之妙在于“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造景之巧在于“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造景之美在于“近水远山皆有情”,并巧妙地对比、衬托、对景、借景、框景以及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 ...
519 次阅读|没有评论
摧残苗叶生无地 野火春风枯荣天——一种金龟子
热度 1 王从彦 2024-6-2 06:56
图By王从彦@镇江市京口区
22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卸帆泊奔牛,散步兴遐思(奔牛诗话之一百零三)
张晓良 2024-6-2 06:53
【清】殷兆镛《泊犇牛题邨壁》:一声邨落鸡,夕阳已西坠。卸帆泊犇牛,散步兴遐思。荒店隐芦花,酒薄不成醉。四顾炊烟起,暮色凝紫翠。樵童跨犊归,田叟荷锄至。相对话桑麻,依依见真意。即此是桃源,别有一天地。岂知于役人,劳苦名与利。明日又丹阳,行矣未停辔。 犇,同“奔”。邨,同“村”。 殷兆镛(1806- ...
381 次阅读|没有评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报告报道我所开展“全民信息计划”活动的成果(2014)
武夷山 2024-6-2 06:36
博主按:下面是我同事起草、我修改的一则消息报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报告报道我所开展“全民信息计划”活动的成果(2014)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正式出版了《全民信息计划(IFAP)2008-2013年报告》,其中用两页篇幅介绍了我所自2003年以来致力于在中国贫困地区开展的全民信 ...
1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读《易》之24:“复”爻辞的现实意涵
钟茂初 2024-6-2 05:54
读《易》之24:“复”爻辞的现实意涵 “复”各爻的现实意涵 : “ 复 ”的含义是: 事物发展过程中,应时常对照本真目标,自我纠偏乃至歧途知返 。 “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覆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的含义是: 什么样的发展方向,才是合理方向?正常的生活节奏不被打乱,正常的发展 ...
317 次阅读|没有评论
2024年6月2日早报:超长太阳黑子上升期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上升区间
杨学祥 2024-6-2 05:43
2024年6月2日早报:超长太阳黑子上升期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上升区间 ...
198 次阅读|没有评论
Ecology Letters | AMF在植物对全球变化响应的作用
郭亮 2024-6-2 04:33
全球环境变化正在影响陆生植物生长。植物已经进化出各种策略来应对这些挑战,其中之一是与丛枝菌根真菌(AMF)形成共生关系(高达80%的陆生植物物种)。AMF为寄主植物提供各种益处,例如营养吸收、耐受性、食草动物防御和抗病能力,以换取糖和脂质。鉴于植物不仅控制着从大气进入陆地生态系统的碳(C)通量(如光合作用),而 ...
121 次阅读|没有评论
Ecology Letters | 植物如何改变其物候以响应全球变化
郭亮 2024-6-2 04:12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多种环境因子同时发生变化,包括气候变暖、降水模式改变、氮沉降增加和大气CO2升高。这些变化预计会影响植物生命周期事件的季节时序—植物物候。全球变化驱动因素引起的植物物候变化对物种组成、植被碳吸收和生态系统养分循环有重大影响。因此,了解植物如何改变其物候以响应全球变化将有 ...
13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对于任何领域的科学研究,研究者的知识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一个领域
热度 1 刘跃 2024-6-2 02:25
Yue Liu , Ying Liu, Drew MGB. Review : The handedness structure of octahedral metal complexes with chelating ligands . 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 2014 , 260 : 37-64. Ying Liu, Yue Liu , Drew MGB. Review : Comparison of ca ...
191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