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blog 博文

最新发表的博文| 推荐阅读的博文

触及通用人工智能天花板的三个小问题
刘伟 2024-5-1 08:40
一、人类的谋算(算计)可以用多项式求解得出吗? 人类的谋算(算计)通常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大量的因素和变量,往往不容易简单地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尤其是涉及人类行为、情感和社会因素的决策,更是难以简化为数学问题。 虽然有些决策问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来近似求解,但是考虑到人类的行为常常 ...
786 次阅读|没有评论
从古至今,我们教育体系对直接观察自然从而获得自然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缺乏,是我国科学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
张丰 2024-5-1 08:32
应学校出版社要求,参加读书推荐会,发言总结如下: 讲述了本人深受伟人思想的影响,给学员郑重推荐《毛泽东选集》,勉励学员学习毛泽东思想精髓:不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反而要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使命担当;反对本本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学会从实践中抓关键问题,学会调查、分析和解决实践中关 ...
603 次阅读|没有评论
张海霞︱iCAN十八载,创新创业创未来!
张海霞 2024-5-1 08:28
今年是iCAN大赛的第18年,比赛正式开始报名啦! 一个朋友问我: Alice,我很好奇,你的倔强精神和超级爆棚的能量和热情从哪来?是怎么保持住的?真的超级不容易! 哈哈,我告诉你我的秘密吧: 我有一个一生一世的情人, 它 就是iCAN ,我和它之间有一句永恒的誓言:Yes,iCAN! 每天我至少说三遍!这 ...
742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五一”劳动节感怀
葛维亚 2024-5-1 08:20
“ 五一”劳动节感怀 & ...
94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海大新闻
汪育才 2024-5-1 08:13
大连海事大学将以超百场活动支持学子“双创” 辽望·辽宁日报 2024-04-24 10:27 吕丽 文章总数 2.52K 篇 4月21日,在联合国确定的“世界创意和创新日”到来之际,大连海事大学2024年创新创业文化节启幕。本次文化节以“面向世界,敢闯会创”为主题,将举办超过百场活动,为学子搭建创新创业 ...
641 次阅读|1 个评论
现代物理天文理论逐个推倒130-隐身态和显现态的相互转化
张延年 2024-5-1 08:02
暗物质就是场物质,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正反粒子,只要 能发现暗物质和场物质都是由正反粒子偶极子组成,你就能揭开物理学和天文学重大问题的谜底 ! 现代物理天文理论逐个推倒130- 隐身态和显现态的相互转化 正电子和电子结合、质子与反质子结合均会消失不见,人们将质子和电子称为物质,因此将正电子和 ...
20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现代物理天文理论逐个推倒129-可见物质与暗物质的互相转化
张延年 2024-5-1 08:02
暗物质就是场物质,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正反粒子,只要 能发现暗物质和场物质都是由正反粒子偶极子组成,你就能揭开物理学和天文学重大问题的谜底 ! 现代物理天文理论逐个推倒129- 可见物质与暗物质的互相转化 正反粒子对产生和湮灭是可见物质与暗物质的互相转化,并伴随着电势能与电磁能的相互转化, ...
18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现代物理天文理论逐个推倒128-场态粒子被电离成正反粒子
张延年 2024-5-1 08:01
暗物质就是场物质,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正反粒子,只要 能发现暗物质和场物质都是由正反粒子偶极子组成,你就能揭开物理学和天文学重大问题的谜底 ! 现代物理天文理论逐个推倒128- 场态粒子被电离成正反粒子 采用各种方法在所谓真空中产生电子对,都是隐身的场态粒子吸收能量被电离成正反粒子,本质上 ...
171 次阅读|没有评论
现代物理天文理论逐个推倒127-基态真空具有物质特性
张延年 2024-5-1 08:01
暗物质就是场物质,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正反粒子,只要 能发现暗物质和场物质都是由正反粒子偶极子组成,你就能揭开物理学和天文学重大问题的谜底 ! 现代物理天文理论逐个推倒127-基态真空具有物质特性 场态粒子由正反粒子对构成,因其良好对称性而具有独特的隐身特性;因其自发对称性破缺使其具有能 ...
17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现代物理天文理论逐个推倒126-机械波和电磁波都有波粒二象性
张延年 2024-5-1 08:01
暗物质就是场物质,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正反粒子,只要 能发现暗物质和场物质都是由正反粒子偶极子组成,你就能揭开物理学和天文学重大问题的谜底 ! 现代物理天文理论逐个推倒126- 机械波和电磁波都有波粒二象性 机械波是通过显态粒子诱导振动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电磁波是散布于空间的隐身场态粒子通过 ...
185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