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唯真 做人至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a 关注人口学科发展,探讨GIS技术问题,进行科学数据整合。wya486@163.com

博文

2016年的预期出生人口到底是多少?

已有 6349 次阅读 2017-1-10 09:20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劳动力, 预期, 全面两孩, 出生人口, 一百万

http://news.163.com/17/0109/23/CACIQCQJ0001899N.html

全面两孩一周年:多出生人口一百万左右远低于预期

2017-01-09 23:44:31 来源: 第一财经


全面两孩政策开放前,不少机构预测将会出现明显的生育堆积。至于第一年新增加的出生人口,各方预计从400万到七八百万不等,个别学者的估计更是超过千万。即使是最保守的预测,2016年增加的出生人口也会超过200万。

目前,2016年全年的新生儿数量尚未公布,但已有部分部门和机构做了预测。在直属卫计委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官网首页上,有一个每秒钟都在变动的人口时钟,实时显示中国人口总数和出生人口数量。2016年12月31日,该人口时钟显示2016年出生人口的总量为1618万人,低于2015年1655万的出生人数。

按照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在2016年11月一个人口论坛上的说法,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预计超过1750万王培安表示,这个出生人口数据与全面两孩政策出台时的预判基本吻合。

与2015年1655万出生人口相比,1750万意味着全面两孩第一年出生人口增加的数量在100万左右,大大低于此前的预测。

这就使得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出现这样一种错位,部分拥有较强生育意愿的70后由于年龄问题怀不上或者出于顾虑放弃生二孩,年龄较轻的80后生育二孩的意愿又不那么强,简单说就是,想生的生不出,生得出的又不愿意生或者不着急生。这种错位最终将在全年新生儿数量上显示出来。

http://www.p5w.net/news/gncj/201701/t20170110_1688440.htm

——访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一周年观察(3)

  根据我们对人口出生情况的监测预测,2016年出生人口1850万左右,与我们在“全面两孩”政策出台前的预判完全吻合。预计未来几年都是二孩累积生育势能的释放期,生育水平会有明显提升。

事实上,无论是劳动力总量还是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我国的劳动力供给都比较丰裕,供大于求仍然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矛盾。同时应该注意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的就业压力较大。此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化解部分行业过剩产能及“僵尸企业”出清会带来职工安置问题。“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在短期内不会消失。

  目前,提高我国劳动力供给仍有很大空间。可以通过劳动和就业制度改革,积极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

  第一,实施延迟退休政策。日本四分之一的人口超过65岁,日本政府通过引导更多老年人进入劳动力市场,尽管按传统定义的工作年龄人口在过去十年减少了8%,但劳动力供给只下降了1%。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延迟退休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选择。目前中国职工平均退休年龄只有54岁,如果退休年龄统一为65岁,相应的劳动力将增加大约1亿人。

  第二,保持女性劳动参与率。我国劳动参与率目前处于高位,高等教育的日渐普及和“全面两孩”政策有可能降低部分年龄人群尤其是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为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保持未来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例如,改善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环境;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机构,在产假、产后就业等方面为女性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发挥中老年女性的作用,提高她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参与率。

  第三,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目前我国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0%左右,如果通过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镇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身份并轨,到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70%,那么将有效提高劳动参与率,增加劳动力供给,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利用好国际劳动力资源。目前我国还是人口净迁出国家。随着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中国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劳动力的吸引力将日益增强。未来,中国积极利用国际劳动力资源,尤其是中高端人才的空间很大。此外,中国还可以通过到国外投资建厂的方式,直接利用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劳动力资源。

http://money.163.com/17/0123/18/CBG3T3EB002580S6.html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1月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表示,自2000年以来,2016年是人口出生最多的一年。

据卫生计生统计数据,去年全年住院分娩活产数为1846万人,同比增长11.5%。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国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人。两部门60万的统计差异是因为统计的口径、渠道、方法和时点不同。

其中,二孩及以上占出生人口比重超45%,较2013年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政策效果非常明显,”杨文庄表示,“2017年全面二孩政策效应会进一步显现,出生人口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



博主注:中国真的缺乏劳动力吗?劳动力越多越好吗?

http://money.163.com/17/0110/07/CADCR4BG00258GRE.html

不是造不出,而是没必要?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每年要生产380亿支笔,需要用每吨12万的价格进口1000多吨生产笔头的钢材,付出外汇1500万美元。这样算下来,每枚笔头的用钢大概是0.0004美元,折合人民币2厘钱,也就是0.002元,而中国生产的圆珠笔大多属低档类,出口平均价仅为0.03美元/支,笔头用钢成本仅占总成本的1.3%。


一位钢铁材料学科研究人员向网易财经表示,圆珠笔笔头用钢的用量太小,附加值低,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完全没必要自己生产,而且市场造假山寨层出不穷,研发者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企业进口几吨就可以用很久,而且现在都是直接买笔头,因为把钢加工成笔头也是需要精密技术的,大多数圆珠笔生产厂家都没必要引进加工笔头的生产线。“就像一些廉价药一样,因为没利润,所以就索性没想过研发的事。”他坦言。

根据2015年11月央视播出的《对话》节目《圆珠笔挑战高端制造》里的数据,从日本进口一吨造高端笔尖用的钢材需要12万人民币,龙头企业一年需要860 吨,算下来也仅仅是1 个多亿,谈不上是巨大的需求。如此一看,倘若只是为了制作完全中国造的高端圆珠笔,好像并没有必要做相应的材料研发与制造。

小小笔头,研发成本有多高?

上述研究人员向网易财经表示,中国现有的技术完全可以在很早之前就研发出笔头钢,技术上是不存在问题的,因为样本材料不缺,不像军工材料那样严格保密,而且目前高温合金才是技术门槛较高的特种钢,研究难度要大于笔头钢。不过,研发笔头钢的“性价比”还是太低,很少有企业愿意这么做。对于钢企而言,一条普通生产线一天可以生产1万吨普通钢,排期是个大问题,因为中国一年的需求也仅仅是1000余吨,如果真要生产起来,一天生产的钢可能很久都用不完。此外,钢铁生产需要经历铸造、冷轧等流程,根据钢铁不同的特性,还需要调整工艺,这会极大抬高研发成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在2011年拨款6000 万,重点打造“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其中三个子项目分别是:圆珠笔墨水的研发与产业化;笔头线材及其装备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笔头与墨水匹配等瓶颈问题。据悉,项目实施期为3 年(2011 年6 月至2014 年6 月)。按照科技部的要求,每个子项目的实施单位均需按1:2 的比例对该项目进行资金配套。这意味着,将投入1.8 亿元对圆珠笔的核心技术进行科技攻关。最终,贝发集团、晨光集团、上海纳诺微科技公司三家企业牵头,承担各个子项目的科技攻关。2015 年3 月,该项目通过验收。2016年9月,太钢集团笔头钢试验取得成功。现在,一些笔头企业已经开始使用国产笔头钢,在未来两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1711-1026609.html

上一篇:政府信息系统出现安全漏洞应该追究安全系统的设计责任
下一篇:更应该给生育一孩还是生育二孩家庭发放补贴??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