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izhenfl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eizhenfly

博文

五行哲学理论在计算智能体上的应用前景【序】

已有 1967 次阅读 2017-2-8 11:57 |个人分类:哲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五行理论, 能动性, 系统理论, 计算机智能体

   当我们说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五行理论观念,很自然觉得是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或者中医理论中才是合理的,但五行理论经过千年的发展,其中的一些系统理论和分类观点还是值得计算机学术界关注的。

   首先五行是将一个系统内的各个部分组成分为五个大类,并且是将“自我”包括在内的分类法,是从一定观点出发,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而不仅仅是依靠存在物的客观事实来确定的分类法。五行理论包含的相生相克,其实是包含“自我”的系统论。“自我”作为一个系统中的部分,必然与系统中的其他部分发生“生”“克”的关联,可分为四类“生我”、“我生”、“克我”、“我克”。

   “生我”代表在系统内其存在是促进我的发展,存在是条件、实物、属性、事务、定量等等方面,其涵盖范围比较广。

   “我生”代表在系统内我的存在能对其提供有利环境、具有促进作用的其他存在。

   “克我”代表在系统内其存在制约着我的发展的其他存在。

   “我克”代表在系统内我制约着其发展的其他存在。

   其实我们所谓的客观并非绝对的客观,也不会有绝对的客观,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坍缩效应””即是对人们以往绝对的客观理念的驳斥,有观察即有影响观察到的结果,观察到的事实也是由观察的方法决定的。然而五行的分类法确实将“观察者”包含进入分类系统中。所以计算智能的开发实现,想要真正形成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部件,成为系统的智能部分,有必要形成五行的分类观点,和一定的五行系统理论。说到现在,没有讲到五行理论能得到计算机领域应用的观点,下一篇将着重讲述。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75151-1032313.html


下一篇:五行哲学理论在计算智能体上的应用前景【一】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