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hyf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thyfan

博文

白云“生”处还是白云“深”处——兼谈古诗词异文现象

已有 7222 次阅读 2017-2-24 11:5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上周末,三姐给我发来一个信息,问我,是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是白云生处有人家,还有鹿柴是读chai还是读zhai。

姐姐教我外甥念诗,这是好事,我得支持,我想了想,告诉她这些都是对的,但是要以课本为准。

其实,在我教婳婳的过程中,这种模棱两可的状况也遇到很多,每次婳婳都很纠结,我也很纠结,后来为了不让她产生混乱,一律告诉她,以课本为准。

当然,这绝对不是敷衍婳婳和我姐,这是最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

因为,这种情况是古诗文的异文现象,哪个说法都是有迹可循的,都说得通,都对。

在古诗文中,异文现象很常见。

在古代,文字信息的传播并不如现在这么发达,那时文字传播的重要方式是手抄,你抄一本,我抄一本,传抄到一定程度,出版商再刻字印刷,抄的时候会出错,刻印的时候也会出错,传来传去,异文就出现了,你抄的时候写成了这个,我抄的时候写成了那个,大致意思差不多,但是字会有所不同。

古诗文流传到现在,非常不容易,各种版本混杂,是很容易理解的。现在在编纂的过程中,遴选者也是个有偏好,他一开始学的什么版本,很有可能他编书的时候就选用了这个版本。

最开始我教婳婳的时候,总是费心费力地跟她解释,我为什么要这样读,为什么有的书又是那样读的,比如文章开头的杜牧的《山行》,不只是白云深处还是白云生处,有不一样的说法,远上寒山石径斜到底读xie还是读xia,也是没有统一口径。

在我们方言里,这个斜是读xia,小时候我们就是这样读的,不存在这种争议,所以有时候我深感保留了很多古音的方言,是有传承下去的必要。

但是现在统一读音,到底读什么?

我以前教婳婳读的是xia,后来发现她会很糊涂,因为课本是xie,老师都是教xie,其他人也是读xie,怎么办?

到底是白云深处有人家。还是白云生处有人家?

我查人教版的语文课本,写的是白云“生”处有人家。有的版本会有注释,注明:“白云生处”中,“生”作“深”。且标注“‘生’字佳”,‘生’ 为动词,兼有‘生出’、‘升起’之意,写出山谷深处更鲜明生动。”

最简单的方法是按照学校统一教材为准,一则可以配合学校的教学,免生不必要的混乱;二则读什么其实是无伤大雅的事情,古诗文不是科学研究,不需要抠字眼,孩子大了,见识多了,自然就都明白了。

所以对于我外甥,我不知道湖北的教材用的是哪个字,北京的人教版肯定是生,我也会教婳婳统一到“生”字,至于她能不能理解“深”字也是对的,我肯定不要求她。

古诗文中异文现象很多。以前,婳婳只从我这里获取信息,我俩不存在争执,现在她自己也会读会看,也会从老师那里学到一些,于是我俩经常会存在分歧。

比如读李白的《将进酒》,我会读成“但愿长醉不愿醒”,她就说是“但愿长醉不复醒”,因为一开始我教她的时候是按照不复醒的版本念的,而我自己当初学的时候,念的是不愿醒,有时候不由自主就念成了不愿醒。

有一次,她在书店看到一本书,写着“请君为我倾耳听”,就很不适应,告诉我应该是“请君为我侧耳听”,我告诉她这都是对的,没有特别大的区别,都是可以的。

还有一次在地铁里,我看到刘禹锡的《望洞庭》: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我觉得很美,就念给她听,她纠正我,应该是“遥望洞庭山水翠”,因为她们发的古诗词诵读书里是这样写的。

古诗词阅读,最主要的是体会全诗的韵律和意境,某一个字的差别,对整体的影响并不大,不需要纠结于一字一词的读法和用法。

我们成年人阅读,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选用自己喜欢和习惯了的版本,不存在任何问题。

小朋友读诗,他们的信息量和理解能力都没达到一定程度,还有应试的问题,所以应该尽量选用官方统一的标准,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混乱,在选择诗词读本的时候,选择比较权威的版本。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义不在形,我们不需要过多纠结。



https://m.sciencenet.cn/blog-818488-1035712.html

上一篇:火车站的另一个社会
下一篇:此“杰哥”非彼“杰哥”,无需悲观科学家地位不如明星

22 王振亭 尤明庆 文克玲 李颖业 白图格吉扎布 侯成亚 武夷山 章雨旭 徐令予 蒋永华 吉宗祥 zhouwangpu xlsd houzhenyu fnfeifei aihuaw momowu biofans zjzhaokeqin aliala pppoe201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