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weij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weijian

博文

中华白鱀豚功能性灭绝十年后疑似重现长江

已有 2726 次阅读 2017-5-16 10:1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功能性, 灭绝, 白鱀豚

    14日中午12:20,中国绿发会官微再发消息称,一位科考队顾问对这两头白鱀豚的出现作出认定,甚至直接使用了“我看了,绝对是”的表述,随后又表示“图象很清晰!无须开会、可以发布。若有异议,视频为证。”

   但随后,有水生生物专家向澎湃新闻表示,根据他目前收到的视频,从手机上看,难以肯定(是白暨豚)。而另有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白鱀豚专家在某白鱀豚专家微信群中声称,根据有关影像资料,他认为科考队拍到的是江豚,而非白鱀豚。

   中国绿发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前述专家并未看到全部的影像资料。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白鱀豚于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与江豚一样,是长江中的淡水鲸类。专家指出,功能性灭绝与完全灭绝不同,不排除长江里还有少量个体生存。

   事实上,白鱀豚功能性灭绝后,曾有多次媒体报道出现疑似白鱀豚,却始终没有确凿证据。

   14日中午,中国绿发会白暨豚科考队工作组工作人员苏菲向澎湃新闻还原了整个发现过程:5月14日上午五点五十八分,科考队开启了考察取证工作。起初,科考队员发现了江豚跃出江面的情景,随即摄像拍照跟随江豚“而上”,随着江豚两三个,四五个一群的情景多次出现,科考队员当机立断登上小型快艇,贴近拍摄。六点十几分,在经度:118.0751180,纬度:31.2167990,三次发现、看到“白鱀豚”拱形跃出水面并露出鳍背的情景,由于所在位置接近长江主航道,且豚的群体也向主航道驶近,科考队员担心惊扰豚群,以及主航道大轮船给豚群带来伤害,科考队小艇立即返回出发点。

   据一名鲸类动物保护专家介绍,白鱀豚体色青白,有背鳍,有一个长长的吻,体型要明显大于江豚,体态优雅。

苏菲也表示,长嘴和背鳍是白鱀豚的特征。脸颊至胸腹部是白色,但是受阳光反射或逆光影响,背部颜色看上去不一定是白的或者灰色的,也可能是黑的、棕色的,“白鱀豚出水是长吻先出水,接下来是背部、背鳍,每次出水,背鳍必定会露一下。出水动作优雅潇洒,非常温柔。白鱀豚个头明显大于江豚。”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博士:“我们水生所科研人员没参与,从他们提供的视频不能确认,但个人判断均为江豚。我们从心里真心希望他们看到的是白鱀豚,但是愿望归愿望,事实需要可靠的证据(清晰的照片或视频)民间组织的考察,只能以目视考察为主。我们的手段还可以使用声学记录,环境DNA等手段,但是20062012年的声学考察均未记录到白鱀豚的声音信号,环境DNA的工作正在尝试,尚不成熟”。





https://m.sciencenet.cn/blog-1432081-1055221.html

上一篇:蝶恋花
下一篇:行走埃塞俄比亚

2 李颖业 黄仁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