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中国80岁以上的老人中大多数是最悲惨的人

已有 23653 次阅读 2017-9-6 04:40 |个人分类:现象分析|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生活, 时代, 80岁老人, 悲惨

中国80岁以上的老人中大多数是最悲惨的人

蒋继平

201795

我得到这个想法是由于最近的两个经历。首先是把我88岁的母亲接来一起生活,其次是最近回国到我的家乡农村走访看到的景象。

我要声明的是,我这里用的两个数字是很明确的,一个是80岁以上,一个是大多数。我用大多数是因为每个群体中都有少数例外。比如说,经常在科学网上发博文或者评论的80岁以上的老学究们就是例外。这些人是那个时代的幸运者。他们有知识文化,属于那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不能与生活在社会底层没有文化知识的普通大众相提并论。

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是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以前的人。当时,中国的人口大多数还是在农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接受正规的教育,缺乏文化知识。虽然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人走向城市,但是,这部分人几乎都是中青年人,年纪大的都留在家乡。

鉴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中国目前80岁以上的老人大部分生活在农村。他们没有文化知识,不会使用现代科技产品,不会读书看报,几乎没有任何精神意识上的爱好和追求。他们的后代大部分已经离开家乡,在城镇或者其他地方谋生,剩下他们孤零零地过日子。

这些农村老人,经济上没有保障,生活上不能自理,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家庭负担,也是一个社会包袱。他们确实属于这个社会最悲惨的人。

由于这样的社会现状,这些人催生了一个新的社会行业,就是敬老院或者养老院。据我估计,这个新兴行业的前景非常好。

我去年回国的时候,到家乡乡镇的一个养老院做实地考察,其目的是为我妈妈进养老院作准备。

我亲眼看到的是满目凄凉景象。当时正是开饭的时候,是正月初六,本来是一家人团聚欢乐的时刻,他们个个眼神凄凉,脸色阴沉,一副十分可伶的神态。我看到这样的境况,心中一阵难过,立即打消了送母亲进养老院的想法。

鉴于这样的经历,我想尽办法,花时间和金钱把我妈妈接到美国来和我们一起生活。我让夫人专程回国接她老人家。到了家中为她提供最佳生活条件。可是,两个月下来,她还是觉得生活无趣,要回中国去。

我想来想去想不通,为什么过着这样舒适的生活还是不满意。后来终于找到了答案。她是文盲,既不能读书看报,也不会使用手机电脑,耳朵有点背,电视音频听不清,字幕看不懂,家用电器不知道怎么用。所以整天在家无所事事,无聊的很。她在家乡可以和村子里的人玩麻将,这是她唯一的生活爱好。还有,她一辈子生活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看到我们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很不适应。在餐桌上,一张餐巾纸也要撕成两半用,衣服要用手洗,碗筷要用手洗。我们全部用机器。她觉得太浪费,很心痛。

像我妈妈这样的农村老人很多,他们的景况不会比我妈妈好到那里去。我妈妈有六个子女,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我和妹妹的家庭条件不错,所以,可以给妈妈足够的生活保障。但是,即使生活上有保障,他们还是不能享受时代进步带来的生活乐趣。因为他们没有文化知识,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所以,他们的生活就显得很落后,很单一,很无趣。这就是我说的他们是最悲惨的人的主要理由。

这是他们的不幸。这个不幸是时代造成的,是我们不能改变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3132-1074444.html

上一篇:2017年回国经历纪事之十一
下一篇:2017年回国经历纪事之十二

27 杨学祥 武夷山 张学文 汪育才 信忠保 马志超 檀成龙 梁洪泽 刘钢 刘建彬 孙志鸿 吴晔 彭渤 汤茂林 徐耀 宁利中 郑永军 鲍海飞 刘炜 xlsd guhanxian loyalSciencefan wqhwqh333 zhyzh ncepuztf zjzhaokeqin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