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V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DRV

博文

写在这学期末

已有 1832 次阅读 2018-1-8 16:37 |个人分类:个人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2017年,这一年,学生身份有了转变,从本科生转为了研究生。这一路,并不是那么顺顺利利。

年初奔着目标院校而去,后来调剂到其他院校。

前两天,在实验室的组会上,完成了我的第一次报告,内容是关于我的课题的研究思路,基本得到实验室各位老师的认可。后续就是要对这一思路的细化,制定出一个详细的研究实验方案,并予以实施。

从接到课题到基本勾勒出这个研究思路,花了整整这一个学期。

7月份就进了实验室,按照实验室的老规矩,先制备一个多克隆抗体。一方面锻炼一下自己的实验技术,二来呢为实验室提供一点资源(前提是制备出有效的多克隆抗体)。因为在本科期间一直混迹于各个实验室,所以制备这个多克隆抗体也没耗费多少精力,两个多月就拿到了有效的多抗。

制备好了多抗,就要着手自己的课题了。

导师给了一个大框架,没有任何抓手。面试的时候导师问我能否接受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我说可以,我喜欢挑战。这一次,我接手的,确实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能参考的资料很少。

然而这一次,花费了整整一个学期才完成了基本研究思路的制定,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自从完成抗体制备后,到现在也没有坐到过我试验台旁边。这个学期,没有做过一个实验。刚拿到课题的那几天,确实很兴奋,因为要去完成研究生生涯的第一个课题。但没过多久,头就大了,没法入手,第一次感到焦虑,甚至考虑过更换课题,因为和同实验室的博士交流时,也坦言很难入手。但自己在面试时说下的话,不能食言。(其实是吹出去的牛逼,不能打脸啊)

继续查资料,看文献,查文献的附件内容。

每两周要提交给导师的工作报告都让我挠头,头发还时不时的往下掉几根。

在当了两个多月的无头苍蝇之后,根据自己前期查阅的资料去请教了导师。经过一番指点,又信心满满,继续干活。

终于在研一第一个学期末,2018新年伊始之时,基本明确了该课题的研究思路。在明确这一思路前的最后几天,每天都在凌晨一点才睡觉,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在想实验思路。整理好了资料,拟定了研究思路,发给了导师。导师回复说让我在组会上给大家汇报一下。组会上讨论后也基本敲定了这一思路。

小小的开心一下,继续干活喽


小硕士的第一篇随笔,多有不足,望各位前辈海涵指导。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66787-1093733.html


1 孙杨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