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之痛

已有 3660 次阅读 2018-3-29 16:22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高校图书馆, 纸质图书, 图书馆评估

      2014年3月26日《中国青年报》刊发熊丙奇先生《图书馆不是用来评估的》,文中讲述了该文作者作为新增本科院校考察专家的所见所闻所感。有的本科院校为达到“生均100册纸质图书”这一指标,“到二手书批发市场论斤整车购买,还有的从其他兄弟院校拆借,专家们只管书的册数,不管这些数是否有收藏价值,是否与教育教学有关,学生们是否借阅,反正只有凑够指标,才能过关。为此,高校不得不在这方面浪费大量经费。”文中呼吁“要让高校重视图书馆,学生重视阅读、与图书馆为伴,关键在于让老师重视教学,对学生实行严格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拓展学生视野的老师会开出书单,要求学生借阅,学校图书馆必须根据老师的书单准备图书,这样也就形成图书馆建设、使用的良性循环。”如今四年过去了,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之痛如何呢?

    先说说“指标”是怎么回事?    高校基本办学条件,2004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分本科、高职(专科)。学校类别有:综合、师范、民族院校;工科、农、林院校;医学院校;语文、财经、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本科层次生均图书(册/生)分别为:100、80、80、100、70、80。“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合格要求”:本科层次生均年进书量(册)分别为:4、3、4、3、4。另有备注“凡折合在校生超过30000人的高校,当年进书量超过9万册,该项指标即为合格。”2006年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俗称2006版大学设置标准),“基础设施”中“图书。普通本科学校生均适用图书,理、工、农、医类应不低于80册,人文、社会科学类和师范院校应不低于100册,体育、艺术类应不低于80册。各校都应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各种评估,比如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办学升格(包括新增本科院校、本科院校升大学等)评估均是以此为行动指南,因此高校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主要是围绕上述指挥棒转。

    如果按学生当量(折合在校生数)来算,由于近年研究生、留学生数量增长太快,办学条件较好的高校资源经费亦很难跟上。假如某工科类本科层次高校学生当量为2万人,纸质图书总量应达到160万册方“及格”,每年新进图书量应为6万册,纸质图书大约需240万元。实际情况如何呢?有的高校所下拨的纸质图书经费也就100万元左右,甚至此类高校有的总文献经费(包括数字资源经费在内)为100万元左右!为了某一特定目标,突击购书(特价书为主),某一年新增纸质图书10余万册,甚至近20万册,并不稀奇。

    高校馆A,2017年订购并已验收入藏的中文图书共50705种87724册,复本率1.73。2017年共借出图书125874种,282231册次,通过汇文系统进行过借阅的读者24648人。馆藏纸质文献424.99万册,有效读者人数66231人。进行过借阅的读者占有效读者人数的37.2%。借出图书册数占馆藏纸质文献册数的6.6%。高校馆B,截至2017年8月31日,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2869501册,2016-2017学年全校师生共借阅图书369048册,人均借阅纸质图书10.3册;全校师生有21047人借阅过图书馆纸质图书,总全校师生总人数的70% 。 假如每册只被借一次,被利用过的馆藏纸质文献大约为12.9%。上述两校,A为985层次高校(现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B为211层次高校(现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且阅读推广工作方面做得比较出色。高校馆C,全校师生大约2.2万人,馆藏纸质文献大约为150万册,2016年借书55348册,2017年借书46152册。图书利用情况不理想,且此类情形并不“孤单”。

    200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曾制定有《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及评估办法,“基本服务”中有“开架率”指标:“开架服务的书刊文献占全部馆藏文献的比例(70%以上100分,每降低5%减10分)”。当前,好些高校图书馆,连做到三分之一的图书开架都有很大困难,图书存放的压力非常大,图书存放有相应的要求,比如承重、防潮、防火等等。一方面,纸质图书收到数字资源的冲击;另一方面,人力资源方面要求“减员增效”,尽管馆舍面积和馆藏数量持续增长,但馆均在编职工人数处于下降状态。

    面对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之痛,笔者认为图书馆是需要评估的。有资深馆员同行认为:“评估让图书馆可以争取到本该有的经费和资源,否则那点可怜的经费都可能没有了。但靠评估维持的图书馆其实一定是有各种毛病的,许多毛病正是评估带来的。哪天图书馆不需要评估也能正常运行和发展,图书馆才算真正找对了位置。”,所言甚是。不仅要认识到“图书馆不是用来评估的”,更要认识到“图书馆是需要评估的”。“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指导思想没有错,只是有待于切实付诸实践。据悉,早在2016年教育部规划司已着手《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修订(目前尚没有发布),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对《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订做了一些前期努力。笔者期待能早日化“长痛”为“短痛”,早日形成高校图书馆建设、使用的良性循环。


延伸阅读:

1 图书馆是需要评估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3646&do=blog&id=779608


2 闲话高校基本办学条件与文献资源建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036886.html


3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0/201412/xxgk_180515.html

生均图书=图书总数/折合在校生数

生均年进书量=当年新增图书量/折合在校生数

“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

+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

这类东西的填报,指导文件是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该文件附件的备注部分有明晰的“办学条件指标测算办法”。


4 图书馆不是用来评估的

http://zqb.cyol.com/html/2014-03/26/nw.D110000zgqnb_20140326_7-02.htm

2014年3月26日《中国青年报》

熊丙奇

“‘我们已有300万册电子书的电子图书馆,可专家们认为这不算图书,他们要求的是纸质图书。’最近,笔者到一所新增本科院校考察,该校负责人告诉我,教育部门对新增本科院校的评估,有一项指标是‘生均100册纸质图书’,学校有两万学生,达到这一指标要200万本图书,但他们根本做不到。据这位负责人介绍,有的本科院校为达到这一指标,到二手书批发市场论斤整车购买,还有的从其他兄弟院校拆借,专家们只管书的册数,不管这些数是否有收藏价值,是否与教育教学有关,学生们是否借阅,反正只有凑够指标,才能过关。为此,高校不得不在这方面浪费大量经费。”

“要让高校重视图书馆,学生重视阅读、与图书馆为伴,关键在于让老师重视教学,对学生实行严格的教育——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拓展学生视野的老师会开出书单,要求学生借阅,学校图书馆必须根据老师的书单准备图书,这样也就形成图书馆建设、使用的良性循环。由此建设起来的图书馆和配备的图书馆藏书,将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紧密相连,而不是只是一幢供检查、参观的建筑物。与哈佛大学图书馆就分布在学生生活区、宿舍楼下就有图书馆相比,我国大学喜欢把图书馆建设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有的离学生生活区很远,导致学生根本不愿意去。”


5 2017年图书馆运行数据摘编.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094660.html


6 东南大学图书馆

http://www.lib.seu.edu.cn/html/list_1.htm?parent_id=9&this_id=-1&id=2556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3646-1106336.html

上一篇:圕人堂周讯(总第202期 20180323)
下一篇:赏千岛菜花,观水上园林

1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