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zcljz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hzcljz

博文

进一步搞好甘南生态资源保护和建设的几点建议

已有 1852 次阅读 2018-10-1 11:34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甘南, 生态资源, 保护, 建设, 建议

进一步搞好甘南生态资源保护和建设的几点建议

刘惠斌1    李俊臻2

(1夏河县农林站747100     2尕海则岔保护区管理局747200)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境内海拔高度在1073——4920米之间,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和高原地貌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湿地资源,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湿地资源又孕育了成千上万条溪流,众多的溪流汇集成了。

全州现已建成小水电站119座,总装机容量达到14.53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5.86%,年发电量3.93亿千瓦时,总投资5.81亿元。今年该州计划完工和实现部分机组发电的水电站有12座,计划新增装机容量达8.98万千瓦,投资达14.3亿元。预计2007至2008年计划竣工和部分机组发电的水电站有40座,总装机容量37.67万千瓦,总投资达26.49亿。

近年来,甘南州立足州情和水情,将农村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作为辐射和带动全州经济增长的支撑点,提出了“以水兴电、以电兴工、以工强州”的发展思路,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多元化投资等方式,不断加快农村水电建设步伐,农村水电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全州已建成水电站119座,总装机容量14.53万千瓦,实现年发电量3.93亿千瓦时。在建水电站35座,装机容量76.09万千瓦,投资规模约62.1亿元。

甘南州境内有黄河、洮河、大夏河、白龙江,是该省水能资源的丰富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61万千瓦,占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811.8万千瓦的19.9%;可开发量247.9万千瓦,占全省可开发量1096.9万千瓦的22.7%。农村水电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甘南州地方经济的增长点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的着力点,为全州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加快了甘南州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步伐,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财源。据统计,目前全州各县(市)农村水电业及相关产业的税收收入已经占到了财政收入的30%以上,个别县达到了70%。

 二是延伸了产业链条,扩大了就业门路。在农村水电的带动下,甘南州形成了包括黄金开采、硅铁冶炼等资源开发以及农副产品、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拓宽了就业门路。据统计,全州每增加1万千瓦的水电装机,水电及相关产业至少可创造100个就业岗位。

 三是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推动了全州各项事业的发展。农村水电的发展,加快了民族地区农牧民的脱贫步伐,带动了全州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

 四是解决了农牧民的燃料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农村水电的发展,解决了全州退耕还林区、天然林保护区和自然林保护区内的4.1万户农村居民的生活燃料,年可减少生活用薪木材20万立方米,对保护长江和黄河上游地区水源涵养和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甘南州地处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上游,境内“一江三河”水能资源丰富,水资源是甘南州五大资源优势之一,仅水能资源可开发量就占全省的27.63%,目前,已开发14.5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5.8%。“十五”期间,甘南州水务水电局认真落实州委把开发水资源作为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和工业强州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十五”期间,全州共开工建设46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78.3万千瓦,项目总投资达到61.5亿元。截至目前,已建成21座大中型电站,投产装机容量6.8万千瓦,全州共建成农村水电站119座,装机容量14.53千瓦,年发电量达3.9亿千瓦时,比“九五”末增长33.3%。

 甘南州通过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全州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大增加,也加快全州经济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水电建设更是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甘南州经济产业链进一步发展为产品开采冶炼和农副产品畜产品加工相关的联合产业链,带动了全州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水电建设解决了甘南州95%以上农牧民生产生活用电,极大改善了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快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甘南州水电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保护长江和黄河上游地区的水资源涵养和生态环境起了积极作用。

 2005年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甘南州水电工作取得辉煌成绩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甘南水电人在州委州政府正确领导下加快了水电站建设步伐,2005年全州开工建设水电站11座,新增装机容量8.25万千瓦,总投资5.50亿元。同时对各流域水能资源普查和流域规划编制工作有了新的进展;白龙江干流尼什峡至沙川坝河段梯级开发调整规划于2004年9月完成;洮河干流古城以上河段补充规划于2005年4月完成;大夏河干流桑科至土门关段水能梯级开发规划于2005年7月完成;黄河干流玛曲段规划省发改委进行梯级开发规划优化工作;水能资源普查工作基本结束,现已进入州发改委评审阶段。

 甘南州水电人本着从大局出发、协调发展的原则,在狠抓项目建设的同时,注重软环境的建设,改变过去的机关作风,进而成为项目建设的服务者、各项工作的协调者,从群众利益出发,既保证了项目建设进度,又改变了单位整体形象。在施工中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了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由于监管到位,措施得当,去年未发生一起水电安全事故。

 甘南水电人在抓建设的同时,也加大对甘南州水资源开发规划图的绘制工作,为项目业主服务,也为州委、州政府各县委政府提供了实施参考,做到自己家底心中有数。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始年,甘南水电人将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再接再厉,谱写一曲高原水电建设之歌。

现就进一步搞好甘南生态资源保护和建设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 搞好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

 江河源头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主要水源补给区,江河源头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对涵养水源作用十分巨大,江河源头理应划为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的重要区位,而目前的补偿范围仅限于洮河、大夏河等重要支流两岸两公里范围内的森林,从而造成碌曲、玛曲、夏河等县重点公益林很少的不合理现象,建议将江河源头的所有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全部划为重点公益林进行生态补偿。

2 搞好天保工程、巩固天保成果

 按照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到2010年底天保工程实施期届满,为了使天保工程区森林资源永久发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及减少温室气体等重要的生态效益,建议将工程区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地和灌木林地整体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进行生态补偿。

3 实施湿地低产草场生态效益补偿

 湿地同森林一样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目前国家重点公益林的生态补偿已经开始在全国实施,上游地区森林的生态效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偿,使森林经营者的管护费有了保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最近召开的若尔盖国际泥炭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会议上,笔者提出了进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的想法,得到了若尔盖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的赞同。

 对湿地低产草场进行适当的生态效益补偿,一是国家对湿地生态效益肯定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二是湿地低产草场所有者由于增加了收入,也会把湿地保护当作一种增加财富的产业来经营,湿地禁牧的决定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三是湿地保护的经费的紧缺局面也会得到缓解。

4 改变传统饲养观念

    在一些高原牧区,由于尚未完全实行定居,人们显示财富的形式仍然表现为牛羊数量的多少,而不完全是金钱的多少,牧民群众一味追求牛羊数量而不注意科学经营和利用草场资源,所以造成草场超载、过度利用和草场退化的严重局面。应通过政府官员、科技人员和宗教人士进行教育,改变传统的饲养观念,测算合理的载畜量,按合理的载畜量确定牛羊数量,以草定畜,科学利用,实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5 科学利用草场

        在高原牧区,普遍存在群众惜售牛羊的现象,由于牛羊的饲养年限过长,资金周转慢,还造成了草地资源的低效利用和浪费。应通过派出牧民到内地牧区考察学习、科技人员深入牧区搞示范等形式,向牧民群众传授科学利用草场和科学养畜知识,加快出栏,加快周转。同时,还要大力推行农牧互补战略,重新协调农业与畜牧业之间的关系,以农养牧、以牧兴农,形成了农牧互补的养殖模式,提高畜牧业整体经济效益。

6 退化草场改良

 植物的生长发育能力受土壤渗透性、土壤肥力、供水能力等因素的限制。要全面地恢复草地的生产力,就要因地制宜采用综合培育改良措施,如划破、补播、施肥等,以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水分状况,个别退化严重的草地还要进行草地补播。补播是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原生植被的情况下,在草地上播种一些适应性强、饲用价值高的草种,以增加草群种类成分,增加地面覆盖,提高牧草的产量与质量,这是草地改良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植被恢复与改良的一项有效措施。

7 鼠害防治

    减少对环境的危害,鼠害防治要采用生物防治与机械防治相结合的措施。一是利用鹰类喜欢生活在悬崖峭壁的特性,在鼠害发生区安装招鹰架和鹰槽,给鹰类提供繁殖、栖息的场所,吸引鹰类来鼠害区栖息捕鼠。二是应用捕鼠夹、捕鼠笼、地弓、地箭、捕鼠钩、杆套、石板塌、电子捕鼠器等各种工具直接捕杀。

8 生态补水

    一是借鉴尕海湖生态补水的成功经验,给萎缩的湖泊进行生态补水。建议在天鹅湖下方再修筑一个拦水坝、扩大天鹅湖水面,有利大天鹅的栖息;二是填埋人工排水沟,通过生态补水措施,扩大湿地面积;三是对兰郎公路改建时取砂留下的大坑进行补水,增加水面、提高水位、供牛羊饮用。

9 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及自然资源的监测监测

在保护区本底调查的基础上,经常性地开展对动植物资源的监测,并适时开展全面的资源调查,掌握动植物资源的消长变化。同时,通过气象站、水文站和生态定位站的观测了解环境条件的变化。尕海则岔保护区管理局正式成立以来,调查和监测发现的鸟类分布新记录就有42种,主要有中杜鹃、白眉地鸫、鸲岩鹨、灰椋鸟、小嘴乌鸦、渡鸦、火斑鸠、玉带海雕、黑耳鳶、毛脚鵟、栗头虎斑鳽、普通秋沙鸭、鹊鸭、凤头鸊鷉、白腰草鹬、矶鹬等。

10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

    建立保护区科研教学实习基地,组织或者协助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保护区开展科学研究。近两年,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中科院鸟类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十多名师生和专家来尕海湿地长期从事教学实习和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0654-1138216.html

上一篇:关于兰郎公路“黄河长江分水岭”标示牌位置的商榷
下一篇:乡愁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