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tbhy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stbhyh

博文

[转载]激发社会投入基础研究的热情和动力——万钢参加全国政协科技科协界别协商会议

已有 1183 次阅读 2019-3-13 13:36 |个人分类:自然科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万钢, 基础研究, 社会投入 |文章来源:转载

本报记者 崔 爽

两会传真

“昨天(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的发言只有6分多钟,但有8次掌声,这说明整个社会对科技创新寄予高度期望,对科技人员高度信任,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希望,这也是我们的信心。”3月11日,全国政协科技科协界别协商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笑着感慨。

说到科普,他饶有兴致地提到最新大片:“今年贺岁片《流浪地球》给大家一个很大的正能量,我觉得其科幻的伦理(观念)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美国的大片是历尽艰难变成英雄,我们的英雄为地球做出牺牲,美国人是做个诺亚方舟,我们是带着地球一起走。”

万钢还一一回应政协委员最关心的问题。

“市场换技术的时代结束了。创新,只有创新,才是引领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主任赵宇亮说。谈到青年学者的处境,他说,“为生存所迫到处申请经费,一年磨十剑,远看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近看是一节更比一节遭”;说到科研管理者的重要性,他说,“交通规则不如红绿灯,红绿灯不如交警”。为此他建议: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激活原始创新活力;信任科学家,信任科技管理部门和管理者;规范媒体的科学宣传。

赵宇亮话音一落,现场自发响起热烈掌声。“掌声代表心声。”他的直言不讳获得万钢的“点赞”。

基础研究是委员发言的高频词。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蔡荣根表示:“没有基础研究的原理性突破就无法实现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难以预测性。”为了鼓励基础研究,他认为应该增加稳定支持力度,避免过度的项目、人才、帽子竞争破坏科研生态。

“增加稳定支持力度,让科学家腾出时间去琢磨、去推敲、去头脑风暴。建议大幅度提高对科研诚信度高、成果好的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力度,让科学家长久潜心科研,科技界才会重新出现真正的大师。”赵宇亮说。对此,万钢表示,“科技创新是人的创新,还是要关心人”。

增加基础研究的投入来源,也是委员们广泛关注的议题,不少委员在发言中提及。尤其是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呼吁“激发社会参与基础研究活力”,中国基础研究的投入结构相对单一,中央财政投入比重超过九成,“目前靠政府为主的投入结构是不可维持的,常年保持对科技投入的增速压力过大,而社会力量还有很大增量空间”。

另外,社会力量投入基础研究有一些独特价值:在研究方向上,社会力量自主性强、试错成本小,可以在自由探索未知科学领域、推动原始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调动科研工作者积极性、创意方面,社会资本可以做出更灵活的制度安排。

对此,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当场回应:“涉及到钱的增量,光靠国家投入不能持续发展,且没有活力。好的点子、火花在民间在企业,原创的东西不一定是规划出来的,有时候连发明人自己都不知道有什么用,还是要有企业、有社会的活力。”他还邀请沈南鹏委员以后就此问题再具体聊聊。

万钢表示,基础研究的投入多元化是大家的共识。他指出企业捐钱到基础研究,不仅应该加计扣除,还应该按慈善扣除。

学术规范和科研诚信是学术研究的痛点,蔡荣根表示,学术造假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和宝贵的科研资源,还会对青年一代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影响科研人员的国际声誉。万钢表示,当年的论文撤稿事件对我们学术风气的负面影响很大,科技部和科协将联手推动学风建设,弘扬科学精神。(科技日报北京3月11日电)


转自中国科技网

http://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9-03/12/content_754821.s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1424134-1167290.html


下一篇:[转载]基金项目评审应唯创新程度是瞻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