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yinghuoc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jyinghuochong

博文

又是一年基金写作时——我的一些写作技巧 精选

已有 30741 次阅读 2019-11-27 22:4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国基;申请书;写作

      最近有较多同事、同行询问我国基申请书撰写的技巧问题。我亦没有什么高级技巧,只不过碰巧在科学网发表了有关“基金评阅和申请”的博文,又碰巧被相关单位叫去做了几次讲座,故而落下一个名头,“基金申请书写作较好,有一些技巧”。常被别人询问。今天有空,将这些碰巧所得经验写出来,如果有用,供大家参考。

      按照申请书写作要求,我的介绍分为以下8部分:

      1. 框架和时间安排。

      自然基金包括:u题目 u基本信息 u预算表和预算说明书 u项目的立项依据 u目标、内容和关键问题 u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 u特色和创新之处 u年度计划和预期研究成果 u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 u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好的申请书应该在写作重点上有所侧重,将写作时间花在刀刃上。所谓刀刃,我个人认为就是以上标红的几项。另外,如果需要一个先后写作顺序的话,我建议:1 目标、内容和关键问题;2 项目的立项依据;3 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4 特色和创新之处;5 研究基础和工作条件。其他部分随便。写作时间上,尽可能将80%的时间花在前3项上。

    2.目标、内容和关键问题。

    写作顺序为内容、研究思路和目标、关键问题。

    关于内容:(1)涉及3-4个内容为宜。(2)注意内容之间的逻辑性(前一个内容是为后面内容做研究基础,千万切记不要东扯西扯,各内容之间没有联系)。(3)适当地内容进行解释。(4)内容较多时用小标题。

    关于研究思路和目标:一定要与内容之间对应。另外,目标是方法的引申。逻辑上和方法一致。

    关键问题是研究内容的深化与总结。可以1个关键问题,也可以多个。

    3. 项目立项依据。按照研究内容设置段落数,如果有3个内容,立项依据有5段。第一段,总括表述研究的意义,2-4段分别对应3个研究内容进行阐述,5段总结提出科学问题/科学假设。

    4. 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案和研究内容对应。如果有3个内容,就将方法写成3部分,没有部分介绍怎样解决一个研究内容。自然而然地,内容的逻辑将会引申到方案中。注意:研究方法最好采用已经成熟的方法,如果是研究科学问题的话。如果项目是研究方法的,写作时要做好自己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论证。可行性分析可以从理论可行、方法可行、实验室保障、人员保障主要4个方面介绍。

    5. 特色和创新之处。这一部分是对关键问题的论述。关键问题是什么,特色和创新就是什么。一个可以,几个也可以。

    6. 研究基础。这一部分主要包括申请者基础、参与者基础、实验室基础、国内外合作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千万注意,大多数申请者对这一部分写作不太注意。但这一部分关系“你到底有没有研究基础”——十分关键。没有研究基础,可以通过这一部分的适当阐述获得基础。比如,我申请方向没有已发表成果,那我就要找在这方面发表成果的学者作为我的参与者。这样处理,就有基础了。再比如,我某方向很差,但我和国内外某个大牛合作,人家有基础,故而项目的申请团队有基础。

    7. 其他写作部分没有特殊不同。

    8. 值得最注意的事项。

    (1)选题。申请书能获批,个人觉得选择占65%贡献,申请书写作好坏占25%,运气占10%。因此,选题是最重要的。选择应该注意“千万别和小同行重复,如果大家报近似的题目,很高概率在同一个审稿人手中,自然会选择一个优劣,降低命中概率”,是不是和别人重复可以通过已发表文章、基金委的网站和LetPub这样的网站进行查询,看一下最近几年是否有同地区的学者和你做一个方向。千万注意要避开“大牛的研究方向”,一来容易撞车,二来在比较中落后(原因自明)。再者,选题属于当前的热点,有一定积累为佳。

    (2)行文。行文优美是最高境界。一个好的申请书不仅可以看出科学问题,而且通俗易懂。比如,每次我的申请书写完,就会让家里人过目几遍,如果我问他们(不是行业内人事)是否能懂,是否能将我写的啥问题说出。如果可以,说明申请书是写作成功的。

    (3)时间安排。成功是给有准备人的。基金成功也是如此。在时间投入上,我建议最少应该从11月开始下手。最开始不一定写作,是找思路,找问题,找内容,找方法。多多思考,多多交流。等成熟了,大致在1月中下旬,用2个星期写出来,1次成文,千万不要间断。间断重新开始可能会改变想法,影响逻辑。

    (4)交流。申请书写好之后。千万不要藏着掖着,觉得自己写的就是个宝。我建议交流,可以让同事,同行,大牛多给你看看,人越多越好,他们好的建议听,不好的摈弃。有人找问题,将问题提前找出来,总比审稿作为问题好很多。

    (5)申请书中,千万注意为了显示自己选择的优秀,别负面评论别人的研究成果,相反应该用褒扬的姿态去说已有成果。小心没有错,万一申请书到他家,你懂的。


     最后,祝大家写申请书愉快,取得一个好成果。现在已到写作时间,时间不等人。



基金申请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14940-1207853.html

上一篇:“青椒”抱团取暖,是取得好成果的一种方式
下一篇:基金放榜,愁要总结

21 杨正瓴 高绪仁 蒋文帅 熊建华 郑永军 唐小卿 黄永义 吴斌 李星苇 靖常峰 曾跃勤 张喜龙 丰成君 周春雷 江克柱 王卫 孙颉 张凌 韩金辉 杜学领 杨顺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