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创新与和谐之路

已有 9385 次阅读 2007-12-15 09:47 |个人分类:读书学艺|关键词:学者

创新与和谐之路-推荐一个充满奇闻轶事的博客

2007.12.15

李开周的过去进行时

偶然看到新浪上李开周的博客,觉得很有意思,比如下面转帖的这篇《多少人挥刀自宫》,以及其它更多的《苏轼一天花多少钱》、《太监的自由裁量权》、《清朝小户型及其单价》等等。用正统的话说,内容大多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但又高于生活和现实。

我一直喜欢关注细节和事情是如何发生的,在自己的研究中是这样,在读历史和观察社会的时候也是这样。因此,这个博客中讲的那些奇闻轶事,虽然无从一一考辩真伪,也不知道是否正确,不过读来是妙趣横生,也填补了历史的细节,能够吊起我的胃口。

李开周是谁我不知道,想来应该算是有些名气的人。他的博客上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李开周,二十有七,写字的。在平媒有专栏若干,一律站在过去,试图解构当前,是为“过去进行时”。

后生可畏啊!

老实说,借古讽今,不是什么新发明。利用小说反党,才是毛主席说的一大发明。毛主席说过要古为今用,李开周小朋友应该是在积极贯彻这一精神。

李开周的过去进行时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likaizhou

奇闻轶事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

奇闻轶事常常被当作文人的无聊。其实,奇闻轶事知道得多了,也就会见怪不惊,绝对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历史上喜欢谈论奇闻轶事的文人,虽然常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但其实妖言惑众和造反的绝不是他们。

上学的时候,发现正史之外,还有很多野史和笔记类作品。虽然我没有认真地系统研习过,但逐渐明白其功用在于做智慧的解药。未尝可稽的奇谈怪论,只要没有直接地反党反社会主义,至少能够告诉人们事务的确可能存在的丰富的可能性,可以大大丰富人们的想像力。有很多时候,人们会发现那些无稽之谈居然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或者唯一可以接受的可能性,久而久之,也就不会那么思想激进和一维化,所谓思想和态度的中庸与和谐,也就自然而然地达成。

奇闻轶事有利于创新

创新思想总是来源于正统之外。所以,我们在接受和学习正统的同时,还千万要给自己开一扇后门,常常考虑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接受和学习正统的功用,是防止自己走火入魔。但是如果真的达成了“非礼毋视,非礼毋听,非礼毋言,非礼毋动”的圣人境界,恐怕就离做白痴不远了。

我们天天讲要有好奇心才能追求科学和创新,可是又常常叶公好龙,对超出我们直接经验的事情又无动于衷,缺乏进一步思考和行动,似不可取。

常识作为奇闻轶事

另一方面,常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人们会把历史上和世界上的常识作为奇闻轶事,把自己身边的奇闻当作常识。这也难怪,因为大多数人其实除了一些直接经验之外,本来就是普遍地无知。历史表明,无知的人容易被管理,但是也容易被煽动,一点点有利可图的事就可以让他们上蹿下跳。例子就不举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本人绝无歧视无知者的意思,也没有假设自己就一定有知。无知者依靠本能和直觉的时候常常最聪明,有知者也常常会被煽动,只是相对要难一些而已。

H.G. Wells在1904年写了一本小说叫做The Country of the Blind,讲的是厄瓜多尔的安第斯山中的一个莫须有的盲人国的事。据专家说,二十世纪的人类学,无非是进一步验证了H.G. Wells的这部小说中的思想。去年又有一个电影叫做Land of the Blind,讲的是恐怖主义和暴力革命之类的黑色乌托邦故事。

常常把常识作为奇闻轶事,经过有意或无意的煽动,会导致很多非理性的群体行为。历史上的很多集体性的荒唐事件和大规模暴力,好像都与此有关。

因此,奇闻轶事可以丰富人们的常识,使人们更容易脱离无知和易被煽动的盲目状态,利国利民。

结论

所谓奇闻轶事和奇谈怪论,换个名词说就是民间的个人知识(personal knowledge),有时候甚至是所谓的流言。人们一般低估其社会作用,我却以为和创新与和谐大有好处。

为创新、和平、和谐和安定团结计,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前提下,多了解和认识些奇闻轶事和奇谈怪论,更能以平常心对待事物,不亦善哉!

***********************************
多少人挥刀自宫(转帖)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5b35c01000bbq.html

李开周

2007-10-28 20:35:37

这是一篇旧文,每当国家公务员考试开始报名的时候,我就把它拿出来,一遍又一遍地贴在这里,以表达我对广大考生的美好祝愿。

————————————

自从有了互联网,我们就学会了偷懒。袁枚《随园诗话》提到:“刘龑定例,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刘龑这个南汉皇帝有规定,谁要想做状元,必须把自己阉割了先。这种掌故是很刺激眼球的,所以有不少人引用,引用者的文章在网上流传,然后就有更多的人引用。在这个人云亦云的过程中,没有人去翻一下历史,大伙都偷了懒,都被袁枚忽悠了一回。

南汉当然是个变态的时代,刘龑当然是个变态的领导,让状元受宫刑也真有其事,然而,这件事却不是刘龑干的,而是刘龑的孙子、南汉另一位皇帝刘鋹干的。《十国春秋·陈延寿传》载:“逮后主,信任宦者,凡群臣有才能及进士状头或僧道可与谈者,皆先下蚕室,然后得进入。”后主是指刘鋹,蚕室是动阉割手术的地方,由此可见,到刘鋹时代才有阉割状元的规定,袁枚老眼昏花,把刘龑刘鋹祖孙俩弄混了。

上述问题搞清楚之后,又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刘鋹为什么要出台这个规定呢?《十国春秋》解释道:“帝性愚,以群臣自有家室,顾子孙不能尽忠,惟宦者亲近可任,至群臣欲进用者俱自阉,然后用。”也就是说,刘鋹认为臣子们拖家带口顾忌太多,如果早早阉掉,没了后代拖累,就能一心一意干革命了。基于这个逻辑,不仅状元要阉,所有的储备干部都要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组织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这个精神贯彻得不错,在刘鋹执政的38年里,从龚澄枢等高层干部,到卫源基等基层骨干,几乎全被阉过。这是一段很有趣的历史,我们只要发挥一下想象,就能瞧见南汉官场中那些尖着嗓子说话的公务员,上级与下级,莺声与燕语,一派喜人景象。

袁枚说:“惟南汉状元不可做也。”他觉得变成太监很不划算,南汉的人可不这么想。刘鋹并没有强行为大家动手术,而是让“欲进用者俱自阉”,也就是说,您可以阉,也可以不阉,不过只要想“进用”,那就得阉。事实上,想“进用”的太多了,他们主动申请,他们挥刀自宫,使得“阉人渐十倍于乾和时”,“宦者近二万人”。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评价道:“这帮趋炎附势的家伙!”其实没有理由贬低他们,毕竟挥刀自宫是人家的权利,履行这种权利的人,并不怕在小命根上割一刀。坦白地说,那不过是正常科目之外的一门加试罢了,通过了这场加试,就能获得一官半职,划算。

对刘鋹来说却一点儿也不划算,他播种了政策,本想收获一片赤胆忠心,结果事与愿违,那群勇于自宫的家伙,除了会在危急关头跟他抢逃命船,没有哪个保持了纯洁性。



https://m.sciencenet.cn/blog-176-12696.html

上一篇:科学研究的技术-E.B. Wilson的An Introduction to Scientific Research
下一篇:白色圣诞

0

发表评论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