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hs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hsh

博文

秦桧是杀害岳飞元凶剖析

已有 4520 次阅读 2021-2-20 17:2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我曾在多篇博客中从不同角度对杀害岳飞的元凶进行了剖析,充分肯定杀害岳飞的元凶是秦桧而不是宋高宗。目前,有很多人想为秦桧翻案,将杀害岳飞的元凶转嫁给宋高宗。主要理由一是宋高宗害怕岳飞北伐成功迎回二帝,威胁其帝位;二是岳飞建议立储,犯了宋高宗大忌;三是岳飞有谋反和不臣之心,自有取死之道。本文就上述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问题剖析如下。

一、宋高宗害怕岳飞北伐成功迎回二帝进而威胁其帝位吗?

1. 在南宋,决定是否北伐的关键在于皇帝及其朝中的文官集团,而不在于在外征战的武将。

2. 战争意味着死亡和经济消耗,整个宋朝朝野,无论文武还有百姓几乎都坚持偏安而并不支持北伐,包括赵鼎和朱熹等这种表面主战的大臣以及张俊甚至包括韩世忠这样的武将,像岳飞这样坚持北伐的仅是个例,北伐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民意基础。

3. 岳飞的部队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岳飞没有能力独自北伐。

4. 宋徽宗死在岳飞之前,即便北伐成功甚至迎回宋钦宗,一个亡国且懦弱之君加上宋朝特殊的文官政治不可能对宋高宗产生帝位威胁。

5. 更关键是当时朝野形成一种共识,即必需还位于太祖后裔才能保持宋朝的延续,宋高宗也被迫接受这种现实,宋钦宗回归后即便想谋取帝位也不可能得到支持而成功。

6. 宋高宗在金朝无力侵宋之后即传位宋孝宗,安心做了二十多年的太上皇,一方面表明他并不太留恋帝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作为宋朝皇帝的责任,与其父亲徽宗相比强的太多。

因此,根本不存在宋高宗因害怕岳飞北伐成功迎回二帝进而威胁其帝位进而加害岳飞的可能。

二、宋高宗坚决反对北伐吗?

1. 中原丧失、父兄两任皇帝成为俘虏,这是大宋的耻辱,也是宋高宗的切身之痛,宋高宗骨子里有北伐之愿,但其又因害怕北伐失败而恐惧战争。

2. 宋高宗坚持议和,不是坚决反对北伐,是认为北伐时机不到。

3. 宋高宗极力扶植岳飞,迅速扩大岳飞的兵力,实际上要不是张浚和秦桧作梗,宋高宗希望当时兵力已经为诸将之冠的岳飞进一步接管刘光世的部队,为北伐做充足的准备。

4. 为勉励岳飞,宋高宗亲书精忠岳飞,并制作成“精忠”和“岳飞”两面锦旗(据说由吴皇后亲自绣而成)。

5. 绍兴八年,宋高宗破例让岳飞拜见他选定的继承人(即后来的孝宗),以表示自己对北伐的态度,坚定岳飞对其北伐的信心。

三、岳飞因建议立储而犯了宋高宗大忌吗?

1. 岳飞的确曾建议宋高宗立储,但这是在绍兴八年宋高宗破例让岳飞拜见他选定的继承人之后,所以岳飞并没有犯宋高宗大忌,事实上宋高宗对岳飞建议立储进行了褒奖。

2. 薛弼捏造岳飞在绍兴七年建议立储,目的无非是想告知世人岳飞犯宋高宗大忌,宋高宗有杀岳飞之心,这不过是受秦桧指示将杀害岳飞之罪转嫁给宋高宗所玩的一个手段,这也间接表明秦桧是杀害岳飞的元凶。

四、岳飞有意谋反吗?

1. 岳飞一生忠君爱国,主观上不具备反叛之念。

2. 岳飞的部队大多独立成军,是受朝廷指派而归岳飞战时指挥,这些部队不可能跟随岳飞谋反,而真正意义上的“岳家军”并不足以支持其谋反。

3. 岳飞所展示出的高尚的品格,使其非常孤立。“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一句话就几乎得罪了所有文武官员。岳飞与同僚多有不睦,包括韩世忠也曾对岳飞多有嫉恨,好者也多敬而远之。岳飞军纪严明,其部下也多对其心有怨恨,这是其部下落井下石的一个原因。

4. 岳飞坚持北伐实际上缺乏民意支持,岳飞即便反叛也不可能实现其抗金恢复中原之志向。

5. 宋高宗对岳飞有知遇之恩。

因此,岳飞不具有谋反的理由和条件,“莫须有”充分表明,谋反只是为了定罪并杀害岳飞试图捏造的一个理由。

五、宋高宗想杀岳飞吗?

1. 南宋初期,众将多遇战即躲、即逃,多次使金国军队长驱直入,兵临城下,甚至将宋高宗逼入大海。

2. 诸将中韩世忠、张俊皆已老迈,即便和议也需要有实力作为支撑,何况金主战的完颜宗弼仍正掌握金国政权而虎视眈眈,宋高宗绝不可能为了和议而杀害岳飞。

3. 岳飞已是当时宋朝最大的依仗,属于宋高宗亲信,宋高宗也尽力扶持和维护岳飞,使岳飞军力迅速成为诸将之首。

4. 宋高宗虽然对岳飞的特立独行和桀骜不驯有所不满,宋高宗最多是想敲打岳飞,但绝不会杀死岳飞,可以说诸将中宋高宗最不想杀的是岳飞。

5.《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所记宋高宗下诏:“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令杨沂中监斩,仍多差兵将防护。”这与《宋史·岳飞传》所说“岁暮,狱不成,桧手书小纸付狱,即报飞死”所说都有一个共同的含义,即岳飞是先被害而后下诏。这确凿无误表明,杀害岳飞是秦桧先斩后奏,而宋高宗只是被动接受。

六、秦桧为何要杀害岳飞?

秦桧在南宋立足的根本就是和议,而岳飞是和议能否得到坚持的最大障碍和隐患。这种障碍和隐患并不直接在于岳飞的抗金态度和决心,而主要在于宋高宗对和议的态度。宋高宗面对丧失中原以及父兄为他国俘虏的屈辱,其内心实对和议并不甘心。因此,宋高宗在寻求和议的同时,也在为北伐做着准备,其中岳飞是其最大依仗。因此,秦桧深知岳飞是和议能否得到坚持的关键,这也是秦桧必须杀害岳飞的关键原因。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0206-1273077.html

上一篇:科举史话之真正意义上的“三元及第”
下一篇:几种新类型超导现象

2 李世晋 赵国求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