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0xu000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0xu0008

博文

郭襄的科研选择 精选

已有 9857 次阅读 2021-3-11 15:56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文 l 徐鑫

这是我的「左手科研,右手金庸」系列的第二十三篇。

 gx.jpg

The party is over(盛宴已过)。

——郭襄

01

金庸小说中,科二代很多,但没有谁像郭襄一样得天独厚。

父亲是「北侠」,师爷是「北丐」和「江南七怪」,师大爷是「中顽童」,母亲是丐帮帮主,外公是「东邪」,哥哥是「西狂」,嫂子是古墓派传人,另两个哥哥是南帝传人,姐夫也是丐帮帮主,还得到过金轮法王的垂青。

所以,当郭襄想开始自己的科研课题的时候,拥有几乎无穷的选择。

《降龙十八掌》固然不适合女孩,《逍遥游掌法》却可以作为入门。

《双手互博》怎么也要看看有没有天分再说。

柯镇恶的杖法似乎太过猛恶,但是朱聪的「妙手空空」,韩小莹的《越女剑》,都是可以涉猎一下的。

《打狗棒》这种凭技巧的,必需来一打。

《劈空掌》刚劲有余,但是《弹指神通》、《落英神剑掌》、《兰花拂穴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回雪之流风」,这么美妙的武功,值得拥有。

《古墓剑法》、《玉女心经》本身就是女子创的功夫,自然越多越好。

《龙象般若功》听起来虽然一点也不温柔,也一定要练练才知道。

事实上,以上诸般武功,郭襄也确实有所涉猎。

少室山下,郭襄和无色禅师交锋,使用的武功包括:

黄药师《落英剑法》之「万紫千红」;

王重阳《全真剑法》之「天绅倒悬」;

丐帮《打狗棒法》之「恶犬拦路」;

林朝英《玉女剑法》之「小园艺菊」;

杨过传授张君宝战胜潇湘子、尹克西的「四通八达」;

瑛姑的泥鳅功;

大理段氏的《一阳指》;

周伯通《空明拳》之「妙手空空」;

裘千仞《铁掌》之「铁蒲扇手」;

少林派《罗汉拳》之「苦海回头」。

可以看出,郭襄对这些武功如数家珍,因为可能确实是家珍。

而且,郭襄在运用这些武功时,毫无拘泥,而是信手拈来,从心所欲。

比如以剑使用《打狗棒法》和《一阳指》,即便和风清扬的「无招胜有招」相比,也相差无几。

宗师气象,已经初露端倪。

02

但是,郭襄后来开宗立派的,却不是自己得天独厚的所有武功

郭襄后来创立的峨嵋派武功分三块:《峨眉九阳功》,峨眉剑法,峨眉掌法。

《峨眉九阳功》,来自觉远口诵所传的二、三成。

峨眉剑法和掌法都是郭襄自创。

峨眉剑法包括金顶九式(赵敏迎战陈友谅时所用的峨嵋派剑法)。

峨眉掌法之一是《飘雪穿云掌》(峨嵋派掌法精要所在,在张无忌为保锐金旗残众时,与灭绝师太约定承受的第一掌。掌力忽吞忽吐,闪烁不定,引开敌人的内力,再行攻击。)

峨眉掌法之二是《截手九式》(峨嵋派掌法精要所在,在张无忌为保锐金旗残众时,与灭绝师太约定承受的第二掌。灭绝师太以截手九式的第三式击中张无忌背心。)

峨眉掌法之三是《佛光普照掌》(套路只有一招,以《峨嵋九阳功》作为根基,掌力笼罩敌人全身,使对方挡无可挡。峨嵋派中,只有灭绝师太一人练就,是张无忌为保锐金旗残众时,与灭绝师太约定承受的第三掌。)

峨眉掌法之四是《金顶绵掌》。

可以看出,郭襄所创峨嵋派的武功基本上都是原创性的。

郭襄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03

郭襄的选择,最重要的一点是,《九阳真经》代表了第三次华山论剑之后最具潜力的武学方向。

从天龙直至射雕、神雕,金庸武侠世界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武功对抗需求和落后的内力增长方式之间的矛盾。

大理段氏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包括枯荣大师、段正明在内的一众大理高手,都无法练成《六脉神剑》,单单段誉练成了,为什么?主要是段誉通过《北冥神功》累积了绝世内力。

到了段智兴,连《一阳指》都几乎守不住了,别提什么《六脉神剑》。

段智兴以后,《一阳指》也渐渐式微。

原因?无非是内力不足罢了。

丐帮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乔峰这种天纵奇才,外功已达登峰造极,但内力也是个坎。

乔峰初遇段誉,二人比拼脚力:

那大汉已知段誉内力之强,犹胜于己,要在十数里内胜过他并不为难,一比到三四十里,胜败之数就难说得很,比到六十里之外,自己非输不可。

阿朱偷《易筋经》,就是想弥补乔峰内力的不足。

除了乔峰,丐帮历任帮主也都有类似的内力劣势。

洪七公是外家高手。

洪七公之后,耶律齐只得了降龙十四掌,而史火龙只余十二掌。

《降龙十八掌》的衰亡史,步《六脉神剑》凋零的后尘。

那么,有哪些增长内力的方式呢?

金庸世界,增长内力的经典,最具代表性的,除了阿朱偷盗的《易筋经》,就是《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

《易筋经》世间罕逢,偶出世间,昙花一现。

《九阴真经》代表的是郭襄所处境遇的顶峰,但衰势已现。

《九阴真经》是黄裳面对仇家,集近四十年心血而成的武功,主要是破解各家招数,以招数胜,但是内力增长并非所长。

《九阴真经》之「易筋锻骨篇」虽然有神效,例如洪七公、一灯得之武功恢复旧观,郭靖等练了也内功大有进境,但似乎要求门槛很高,需要基础才可以成就。

否则的话,周芷若也不会尽挑一些速成的功法,如《九阴白骨爪》等练习了。

《九阳真经》则不然,中正平和,进境很快。

十几岁的张君宝武功虽不及昆仑三圣何足道,但是内力居然和何足道伯仲之间。

无色在得了二、三成《九阳真经》后,尽弃少林内功,专修《少林九阳功》,并培养出了三渡(渡劫、渡厄、渡难)、四空(空见、空闻、空智、空性)等少林神僧。

张君宝得了五、六成《九阳真经》后,创武当一派,专修《武当九阳功》,并培养出了武当七侠。

而郭襄,在得了二、三成《九阳真经》后,尽弃得天独厚之学,专修《峨眉九阳功》,并培养出了风陵师太、孤鸿子、灭绝师太等人。

《九阳真经》一花三叶,自此大行于世。

可以说,《九阳真经》解决了天龙、射、神最主要的矛盾,代表金庸武侠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金庸武侠世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金庸武侠世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郭襄做出这样的选择,就理所当然了。

04

郭襄的选择中,如果说《九阳真经》代表了内力的先进方向,那么「后发制人」理念则代表了招数的先进方向。

金庸武侠世界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的问题。

天龙、射、神都是讲求「先发制人」的。直至觉远划时代的提出「后发制人」,「先发制于人」的观念。

张无忌(觉远外第二个练成全本《九阳真经》的人)在光明顶上,对战少林寺四大神僧之末的空性,以《龙爪手》对《龙爪手》,后发先至,折服空性。

风清扬、令狐冲「无招胜有招」,同样是后发,在对方先发之后,看到破绽,实现先至。

双方对战,都处于「薛定谔猫」状态,一方先动,薛定谔态就坍缩为具体的状态了,破绽就暴露了。另一方就可以采取策略进行控制。

但「后发制人」的条件是:后发而先至。

敌不动,我不动,敌微动,我已动。

一味的后发是没有未来的。

后发先至的前提是有充沛的内力支撑。

05

郭襄的选择中,武功匹配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同样是《降龙掌》,乔峰、洪七公豁达,降龙掌刚猛;郭靖沉稳,《降龙掌》结合《空明拳》,刚柔相济,内力悠长,能连发一十三道后劲。

同样是《九阴白骨爪》,古墓后人和周芷若,一个中正平和,王者气象,一个如鬼似魅,阴气森森。

老顽童性格贪玩嗜武,就无法练成《降龙掌》和《黯然销魂掌》。

张无忌对战,很少使用《龙爪手》或者《七伤拳》这种刚猛武功,因和自己性格不合。

郭襄豁达,虽然在少室山下炫技,连使十种武功,但开宗立派之后,武功简洁明快,如只有一式的《佛光普照》掌法。

06

郭襄的选择还在于,作为一个务实的人,她选择了先进的工具

天龙、射、神都不大使用兵器,乔峰、虚竹、段誉都不用。

南帝北丐、东邪西毒基本也不用。

郭靖也少用。

杨过开始用兵器,部分弥补断臂的不足。

郭襄选择武器,补女性气力弱的缺点。

荀子不是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07

郭襄还选择了根据地、建立了门派。

天龙、射、神都不大有据点,如丐帮。

另外很多宗师有门派、但少师承,如乔峰、虚竹、段誉都不授徒。

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也都人丁稀少。

与之相反的是,少林传承千年,靠的是稳定的根据地和师承。

王重阳的全真教也是如此。

所以郭襄效法少林、王重阳,开山立派。

此后六大门派、五岳剑派等等莫不如是。

科研要有根据地,就像人要有屁股。

08

郭襄的选择,还意味着武功由博而精

十八岁的郭襄,曾经十招用十种不同武功。

四十岁以后,郭襄则只留下峨眉内功、剑法、掌法,而且都简洁凝练。

金庸小说中,武功太博的,似乎都未达绝顶。

例如袁紫衣,号称天下掌门人,抢了九家半掌门人令牌。

例如杨逍,在和三渡对战时,连变了二十二般兵刃,四十四套招式。

例如鸠摩智,用《小无相功》催动少林七十二绝技。

老子不是说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09

总结一下郭襄的科研选择。

一要选择并投资未来

九阴没落,九阳崛起,郭襄乘势而行。

杨振宁先生说过,「the party is over,盛宴已过」,「研究生要选择未来五至十年大有可为的领域」。

二要领先,但不要太领先(后发而先至)

觉远最早接触、练习《九阳真经》,但是默默无闻。

郭襄、张三丰、无色等发扬光大。

张锋、杜德纳都不是最先接触CRISPR/CAS9的,但也较早,所以最终取得杰出成就。

三要注意科研品味

郭襄平生慷慨,万里间关,武功也清爽干脆。

杨振宁先生说过,「科学研究,有自己的品味是非常重要的。」

他还说:

「不只是大的科学问题需要品味。即便是对一个研究生,发展自己的品味也很重要,他需要判断哪些观点、哪类问题、哪些研究方法是自己愿意花精力去做的。品味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与个人的能力、家庭环境、早期教育、自身的性格,还有运气都有关系。」


四要注重技术

郭襄逐渐依赖剑术,携倚天剑浪迹天涯。

年轻科研工作者需要掌握先进技术,如基因组编辑,单细胞测序等。

五要注意团队建设和学术传承

郭襄在峨眉定居,开派授徒。

学术需要传帮带。

六要专一

郭襄就很专一,科研如是,做人如是。

10

很多人认为,风陵渡以后,那个豪爽豁达的郭襄就死了,少室山下,远去的是一个孤单落寞的背影,一生在那一刻定格。

如「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

如「只是爱上了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的烟花」。

人们甚至用灭绝想象郭襄。

问题是,能用宋青书想象张三丰吗?

能创出峨嵋派一门武功的郭襄,难道不会拥有一种别样的生活吗?

就像居里夫人。

「年纪渐老了,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物、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一种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他还是一个小孩子,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身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


-完-

注1:郭襄是我最喜欢的两字名字之一,觉得甚至可以和李白、杜甫、乐毅、蒙恬这样的名字相提并论。

注2:图片来自网络。也是我心目中郭襄的样子。

往期文章

丘处机和江南七怪的基金申请书

王重阳的科研杂志创刊了

相关文章

瑛姑的科研路



https://m.sciencenet.cn/blog-876720-1276186.html

上一篇:王重阳的科研杂志创刊了
下一篇:丘处机和江南七怪的基金申请书

22 季明烁 康建 邢志忠 单坚开 黄永义 张盖华 吴斌 张晓良 王鹏 王茂清 王林波 方立明 王彤彤 吴耿 许培扬 何俊 刘珍环 高景 王安良 徐耀 彭真明 郑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