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0xu000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0xu0008

博文

郭靖的4.5次科研创新 精选

已有 28573 次阅读 2021-3-18 19:29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文 l 徐鑫

这是我的「晴耕科研,雨读金庸​」系列的第二十五篇。

gh.jpeg

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它的头发,当你没有抓住再后悔时,却只能摸到它的秃头了。

——郭靖

郭靖给人的印象是鲁钝

代表性的说法,来自《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和对周芷若的对话:

贵派创派祖师郭女侠的父亲郭靖大侠,资质便十分鲁钝,可是他武功修为震烁古今,太师父(张三丰)说,他自己或者尚未能达到郭大侠当年的功力!

然而,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郭靖其实一点也不鲁钝

郭靖鲁钝的主要的证据,是江南七怪教他武功后的评价。当时托雷等人学武进境远超郭靖。

张三丰认为郭靖鲁钝的看法,可能来自郭襄,而郭襄的看法,极有可能来自七怪之首的柯镇恶。

就像上了年纪父母对的孩子的记忆,常常是小时候的样子。

然而,郭靖稍大后学全真内功,学《降龙十八掌》,学《双手互搏》,学《九阴真经》,哪一项不是进境极快?

以学降龙掌为例,郭靖用个把月时间学会降龙掌,资质鲁钝吗?

要知道,令狐冲学《独孤九剑》也用了数月时间,张无忌学《九阳真经》用了好几年。

耶律齐倒是天资不错,但终其一生只学了降龙十四掌。

洪七公教郭靖的时候,虽然说他笨,恐怕也是开玩笑说的,可能是为了多吃点黄蓉做的菜,故意拖延。这事洪七公干得出来。

所以,郭靖学习能力不弱。

聪明如黄蓉,学习能力固然极强,但创造力很弱。

而郭靖,学习能力固然不弱,创造力尤其强。

郭靖一生,有4.5次重要的创新。

1次,补齐《降龙十八掌》

郭靖第一次创新,是在宝应遇见欧阳克的时候。

郭当时已经学了降龙十五掌,但是和世家子弟、正值壮年的欧阳克相比,还是有所不如,以至于打斗时捉襟见肘。

因为十五掌不完整,所以郭靖在这时就自己杜撰了降龙后三掌。

郭靖自己创造的这后三掌,当然无法和原来的招数相比,但依然起到奇兵的作用,让欧阳克大吃一惊。

请注意,郭靖这时只有十八岁。在这个年纪、临阵对敌之时,就能创出三掌,容易吗?

这是多么好的创造力,多么强大的心理素质!

想想看,黄裳花费四十年破尽仇家招数,那是自己躲在没人地方偷偷研究;张三丰一百岁才创出《太极拳》,那是闭关好久之后的领悟。

郭靖的这次创新,为了补齐十八之数,从科学属性上看,属于需求引领,突破瓶颈

1次,双手双足互搏

郭靖的第二次创新,是在桃花岛遇到周伯通的时候。

当时,周伯通教会了郭靖《双手互博》。郭靖天才般地想到:

“倘若双足也能互搏,我和他二人岂不是能玩八个人打架?”但知此言一出口,势必后患无穷,终于硬生生的忍住不说。

周伯通在岛上十五年,没有意识到《双手互搏》让自己武功倍增,也没有再进一步。

郭靖短短时间内不但练成,而且有进一步的创新想法,由双手而至双脚,这是多强的创新能力!

郭靖的这次创新,是在周伯通《双手互搏》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从科学属性上看,属于聚焦前沿,独辟蹊径

0.5次,古藤十二式

郭靖这半次创新,是在第二次华山论剑之前。

那华山在五岳中称为西岳,古人以五岳比喻五经,说华山如同“春秋”,主威严肃杀,天下名山之中,最是奇险无比。两人来到华山南口的山荪亭,只见亭旁生着十二株大龙藤,夭矫多节,枝干中空,就如飞龙相似。郭靖见了这古藤枝干腾空之势,猛然想起了“飞龙在天”那一招来,只觉依据《九阴真经》的总纲,大可从这十二株大龙藤的姿态之中,创出十二路古拙雄伟的拳招出来。正自出神,忽然惊觉:“我只盼忘去已学的武功,如何又去另想新招、钻研伤人杀人之法?我陷溺如此之深,实是不可救药。”

这次创新只存在于郭靖的想象里,最后也没有实现。但我们也知道郭靖是个厚道人,他既然用「大可」这个词,那就是一定行的意思了,所以算半次

十二株龙藤据说是陈抟老祖所植,距郭靖所处年代久远,而「古拙雄伟」四字,正和郭靖的气质性格接近,如果创出,必然是一项卓然独立的武学。

郭靖的这半次创新,羚羊挂角,妙手偶得,从科学属性上看,属于鼓励探索,突出原创

1次,降龙掌+《九阴真经》

郭靖的第四次创新,是在神雕开始对战欧阳锋的时候。

正是降龙十八掌中的“亢龙有悔”。这一招他日夕勤练不辍,初学时便已非同小可,加上这十余年苦功,实已到炉火纯爵之境,初推出去时看似轻描淡写,但一遇阻力,能在刹时之间连加一十三道后劲,一道强似一道,重重叠叠,直是无坚不摧、无强不破。这是他从九阴真经中悟出来的妙境。纵是洪七公当年,单以这一招而论,也无如此精奥的造诣。

郭靖的这次创新,是在降龙掌基础上融合《九阴真经》,从科学属性上看,属于共性导向,交叉融通

1次,降龙+九阴+天罡北斗阵

郭靖的第五次创新,是在蒙古大营被金轮法王等围攻的时候。

岂知郭靖近二十年来勤练“九阴真经”,初时真力还不显露,数十招后,降龙十八掌的劲力忽强忽弱,忽吞忽吐,从至刚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那已是洪七公当年所领悟不到的神功。

只是郭靖的降龙十八掌实在威力太强,兼之他在掌法之中杂以全真教天罡北斗阵的阵法,斗到分际,身形穿插来去,一个人竟似化身为七人一般。

郭靖的这次创新,在降龙掌和《九阴真经》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天罡北斗阵,是三种武功的组合,还是属于共性导向,交叉融通

对郭靖的这些创新,其实可以分析一下:

第一次创新,补齐降龙掌,属于需求引领,突破瓶颈。此时郭靖年纪最小,基础最薄弱,但同时创造力强,胆子大,但不管怎样,郭靖的这次创新谈不上有多成功。

第二次,双手双足互搏,属于聚焦前沿,独辟蹊径。此时郭靖年纪稍长,基础增强,创造力也很强,但阅历一多,胆子反倒小了,所以,属于临渊羡鱼。

第三次,古藤十二式,属于鼓励探索,突出原创。此时郭靖年纪更长,基础扎实,阅历渐丰,创造力极强,胆子也大,却在询问自己科研的意义,从而和自己这辈子最大的科研发现失之交臂。

第四次,降龙掌+《九阴真经》,属于共性导向,交叉融通。此时郭靖已达壮年,基础稳固,阅历深沉,但创造力开始不如以前,桃花岛岁月悠悠,天伦之乐也是妻儿之累,但是总的说来绝对创新能力依然上升,成就最成功的创新。

第五次,降龙掌+《九阴真经》+天罡北斗阵,属于共性导向,交叉融通。此时郭靖年富力强,基础雄厚,人情练达,但创造力已经开始下滑,而且妻儿之累之外更有政事分心,开始吃老本了,但整体创新体量庞大,这次创新也很成功。

总结一下:

人在年轻时,知识基础不强,阅历不广,但是可能胆子最大,创造力较强,但可能不切实际。

随着年龄增长,基础厚实了,阅历更广,创造力达到巅峰,但是可能胆子小了。

等到基础稳固、阅历广博的时候,可能有家庭、杂务之累,创造力可能反倒弱些。

所以,路遇创新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人的一生,能做出的杰出创新其实是很有限的,错过了,就不再有。

郭靖的创新生涯中,最让人遗憾的,就是古藤十二式了。

金庸武功,有据理而创,如来自《道德经》等道藏的《空明拳》、《九阴真经》,有模拟动物而创,如《蛤蟆功》、《灵蛇拳》,但是没有一项模拟植物而创的武功。

黄药师的《兰花拂穴手》、《落英神剑掌》有植物之名,而无植物之实。名实兼备的,只有古藤十二式。

郭靖的古藤十二式若能创出,实在是填补了金庸武学的一大空白。

中国古人有立功、立德、立研,三不朽,就是建立功业、树德立范、专心科研

郭靖驻守襄阳、保境安民数十年,外敌不敢南下而牧马,内奸不敢弯弓而报怨,被百姓倚若长城。这是立功。

郭靖一直践行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理念,一句话彪炳金庸十四部小说,数百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无出其右者,这是立德。

然而,郭靖的科研有缺憾。

他本可创出一门前五古人甚至后无来者的独特武学,可是失之交臂。

杨过在立功、立德上,都无法和郭靖相比,但是杨过的《黯然销魂掌》,让他立于武学史册。

此事古难全,这就是人生吧。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郭辞树(古藤树)。

-完-

往期文章: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金庸小说给你肯定答案

郭襄的科研选择

相关文章:

金庸武功的科学属性




https://m.sciencenet.cn/blog-876720-1277464.html

上一篇:丘处机和江南七怪的基金申请书
下一篇:金庸人物的科研动机

22 王国强 张晓良 黄永义 孟佳 康建 蒋敏强 季明烁 朱鸿源 王林波 郭战胜 周靖 郑强 雷涛 曾杰 王安良 谢煜 尹德强 田野 徐明昆 姚伟 吕振超 岳建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