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44262961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442629614

博文

关于聚乳酸,这些国内外行业大事件你值得关注

已有 1131 次阅读 2021-5-31 09:13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image.png


1. 10万吨!道达尔聚乳酸PLA将在2024年法国投产

Total Corbion PLA 近日宣布其在法国格兰德普伊特新建的年产10万吨聚乳酸(PLA)工厂已进入前期工程设计阶段,工厂将于2024年投入运营。image.png

Total Corbion PLA是道达尔(Total)与Corbion 各持股一半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生产聚乳酸树脂,满足市场对聚乳酸树脂的需求。

2. 丰原集团30万吨聚乳酸项目启动!

413日上午10点,丰原集团30万吨聚乳酸项目第一模块,启动了第1台核心设备的吊装。这次吊装标志着,丰原30万吨聚酯酸项目第一模块正式从土建阶段转入到设备安装阶段。

image.png

3. 总投资86亿!会通新材料与陈学思院士、长春应化所共建35万吨聚乳酸项目

image.png

527日,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芜湖润安兴投资管理合伙企业、陈学思、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肥朗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孙小红、边新超以及刘焱龙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书》,共同投资设立普立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并取得了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4. 中粮科技2020年盈利5.93亿元 2021年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长253%

 中粮科技428日晚间披露年报。公司营业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2.25% 20211-3月,公司实现营收56.19亿元,同比增长38.12%;净利润3.56亿元,同比增长253.33%

image.png

生物可降解材料方面,继续夯实淀粉、淀粉糖、乳酸等产品生产技术能力,为聚乳酸业务奠定上游基础;充分发挥现有聚乳酸原料和制品生产线,加大下游聚乳酸产品市场应用;彻底打通从玉米-淀粉--乳酸-丙交酯-聚乳酸的全产业链生产环节,后续伴随产业的发展,有序扩充可降解材料产业链业务规模。

5. 宜家召回17万件由聚乳酸材料制成的厨房用具

来自上海市场监管局的消息,著名的家居品牌——宜家已在中国召回了17万件碗、盘子、杯子等厨房用具,据说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烫伤。

image.png

通告显示,这批餐饮用具共173564件,涉及希罗斯、塔利卡两个品牌,该系列产品由聚乳酸材料制成,宜家发现微波炉和洗碗机会影响这种产品的耐用性,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餐饮具可能会破裂,并可能由于其中所盛的高温内容物渗漏造成烫伤。

6. 星巴克中国将推广可降解PLA吸管

421日,新京报记者从星巴克了解到,422日起,星巴克上海超过850家门店将率先引入供冷饮使用的可生物降解吸管,并计划于年内逐步推广至中国内地所有门店。

image.png

这款可生物降解吸管采用先进工艺,对萃取后的咖啡粉进行资源再利用,结合安全的广泛商业化的食品接触级聚乳酸材料(PLA)加工而成,4个月内可完成降解90%,高于国内外法规要求的6个月标准。同时,此吸管因材质更加坚韧,使用体验相较纸质吸管升级,不仅长时间浸泡不会变软、更耐搅拌,也不易粘嘴,吮吸大颗果粒更加顺滑。

7. 中国石化资本入股海正生物材料 布局高端聚乳酸可降解材料

20201229日,中国石化集团资本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资本”)宣布投资入股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正生物材料”),布局高端聚乳酸可降解材料。

image.png

 

为了更好地了解聚乳酸材料,“2021绿色复合材料论坛”特诚邀 郑州大学陈金周教授 莅临本次大会,分享《聚乳酸的增强与增韧研究》主题报告。

image.png

   本报告针对“绿色化、智慧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国家“十四五”生物基/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LA)材料发展的机遇,介绍我校智能材料与绿色包装团队对PLA增强与增韧的一些研究工作。(1)强韧型PLA纳米复合材料;(2)全生物基韧性PLA材料。

专家介绍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包装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绿色包装材料与制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功能性环保包装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生物基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的高性能化与功能化研究。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7017-1288975.html

上一篇:中南民族大学张道洪教授带你了解高强度可降解超支化环氧树脂的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Bcomp的可持续植物基材料如何挑战碳材料的性能?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