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为 诗 歌 理 想 而 死 精选

已有 4470 次阅读 2007-12-19 17:51 |个人分类:散文广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诗歌, 海子

为 诗 歌 理 想 而 死

——屈原、李白、海子及其他

 

海子之死,我宁愿相信那是一个遥远的传说,传说了十八年的传说。传说中的事情发生六年之后,我去了一次山海关,却不晓得海子的升天地,也没有从当地人的谈话中听见他的名字。也许,海子早就远离一些世俗人的视线了。但是,追究还有人会记住海子,并且阅读他的诗。海子那凝结于大地,麦田、天空以及山川上的诗魂仍在。

诗人写诗,的确是“一种消极能力”。诗人的作品,经常是不能直接带来政治、经济效益的,甚至是副效益。由于他们的坦诚、直率,往往惹人厌倦;他们的才华,往往让人嫉妒。所以,他们不适于与“虎”做伴。屈原、李白、苏轼,一个接一个地放逐了,这样的名单可以开列很长。所以,我觉得这样说有道理:即使屈原、李白、苏轼的诗词,与左右他们政治命运和人生浮沉的“君子、高人”,有关,他们也不过是激发诗人们创作的外在因素之一。诗人反复歌咏的美人、香草、清风、明月,大地、山川,就是诗人美好愿望和理想的象征物,是远离那些“明君”们的。这些“明君”们的贡献就是,制造了产生诗歌的挫折环境,诗人们的思想更开阔、更深刻了,他们的艺术表现力也更强劲了。

海子的死也一样,与自己的诗歌理想有关。屈原、李白之死也一样,他们也许不是为了诗歌才出世的,却是为了诗歌而离去的,尽管采取的形式不一样。十八年前,就有人想把海子之死这个事件与当时的某些非诗歌环境或者氛围扯上关系,我不以为然。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姜涛谈到了海子致力于长诗的悲剧性,文章的标题中“冲击诗歌的极限”,隐含了海子的悲壮色彩。海子曾经有“我以走到了人类的尽头”的句子,诗人已经抵达或者察觉到了人类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诗人也是无法摆脱的,他冲击诗歌极限的努力,注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由于阅历不足,诗人的创作灵感,多源于《圣经》、《浮士德》等经典的阅读以及不断的旅行,尽管诗人的想象力超强,语言把握力很强,但操控宏大的空间、描述广阔的地域,仍显吃力。无论如何,海子的努力,以及他区别于同时代诗人的文本,从诗歌的角度出发,都是值得赞许的。

海子以前,我国真正为诗歌理想而死去的诗人不多,海子以后,也同样不多,顾城也许算一个。

**********

海子的诗我的阅读范围几乎不超过《海子的诗》,其中以短诗为主,从《亚洲铜》到《春天,十个海子》,都十分精致。《春天,十个海子》则让人联想起海子吟咏过的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诀别诗《再见,再见吧,我的朋友》:

再见,再见吧,我的朋友

亲爱的,你已刻在我的心间

今天我们决定分手

是因为我们已约好再见

再见吧,朋友,不必话别和握手

莫悲伤,莫忧愁

在这样的生活中死去并不新鲜

当然,活着,更不稀罕。

的确是这样,年轻的诗人离去多年以后,我们还可以与永远年轻的诗人以及他们的诗歌相遇,在书籍的封面或者扉页相遇,在他们的诗歌中相遇。

而海子最后的诗篇中,有“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等句子。海子的短诗中,多次吟咏一些自杀的诗人或者艺术家,或者多次出现他们的名字,多次描述他们的心情也许就是诗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劈开”这个动词屡次被海子采用,也许不是偶然,他‘在昌平的孤独’中阅读、感受、抒发了那种极致的痛苦或者快乐。那种对于主动死亡的迷恋,也许是其抑郁气质、忧伤心境的合情合理的表达。于是,在“土地”上,“忧郁 死亡”,并且选择山、海交接的地方。他的最终结局就是一首抒情诗,有血有肉、感情炽烈的浪漫抒情诗。

从空间上与海子最接近的一次是20年前,假如当时他没有离开昌平的话;(也许,空间上的接近不是在京郊,而是在西部,他的许多诗以西部为描述对象。海子的履历值得研究。)我曾经第一次步行去昌平县城,那是一个星期天。当时,我在昌平境内参加一个短训班,从遥远的西北军营暂时出来的。

昌平,在20年前对于北京人来说,恐怕还是偏远的地方;对我来说,却是令人向往的京城之郊。来到昌平,我会兴奋地读诗甚至写诗。而久居昌平的诗人,则喜欢流浪西部,同时吟咏出大量的诗歌。在西部的时候,我不时买些诗集或者诗刊,幸存的《探索诗集》(上海文艺出版社)中收录了海子的《传说——献给中国大地上为史诗而努力的人们》,长诗分为四节,分别引用了李白、王维、老子和庄子的句子。

20年后,重读这首长诗及其序言依然模糊,但感动于,尤其是序言中的最后一段文字。这些句子,似乎是双关语,不仅讲了史诗,也讲了诗人自己:

“······走出心灵要比走进心灵更难。史诗是一种明澈的客观。在他身上,心灵娇柔夸张的翅膀已蜕去,只剩下肩胛骨上的结疤和一双大脚。走向他,走向地层和实体,还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就像通常所说的那样——就从这里开始吧。”

如果你还不了解或者熟悉他,那末请捧读《海子的诗》吧。你,不仅会读出海子,也会读出自己。



https://m.sciencenet.cn/blog-255-12939.html

上一篇:师兄的透镜补充材料——引力透镜效应(转载,图)
下一篇:为同学导游研究生院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4: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