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扬州大学刘俊教授团队——壳聚糖-羟基肉桂酸接枝共聚物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猪肉包装中的应用 | MDPI Foods 精选

已有 5882 次阅读 2022-7-14 09:00 |个人分类:学术软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图1.png

用慧敏 博士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 SCI 论文 10 篇。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活性多糖。

通讯作者

图2.png

刘俊 教授

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 SCI 论文 90 余篇 (其中 ESI 高被引论文 14 篇),被引用 4000 余次,H-index 为 41。主要研究方向:功能活性多糖、食品活性智能包装。


研究背景

近年来,基于壳聚糖-多酚接枝共聚物制备食品活性包装膜已受到研究者广泛的关注。与壳聚糖-多酚共混膜相比,壳聚糖-酚类化合物接枝共聚物膜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长效的抗氧化和抗菌作用。羟基肉桂酸是一类酚酸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其活性与羟基和甲氧基的数量及位置有关。然而,目前尚无比较不同种类的壳聚糖-羟基肉桂酸接枝共聚物膜性能的研究。


文章导读

来自扬州大学的刘俊教授团队在 Foods 上发表题为“Chitosan films functionalized with different hydroxycinnamic acids: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for pork preservation”的论文。该研究首先采用碳二亚胺介导的接枝方法,分别将三种羟基肉桂酸 (对香豆酸、咖啡酸和阿魏酸) 接枝到壳聚糖上,并对合成的壳聚糖-羟基肉桂酸接枝共聚物进行表征;然后,通过溶剂浇铸法制备壳聚糖-羟基肉桂酸接枝共聚物膜,并比较了不同的壳聚糖-羟基肉桂酸接枝共聚物膜的物理性能和功能特性;最后,将性能最优的壳聚糖-咖啡酸接枝共聚物膜用于猪肉包装。


研究方法与结果

采用碳二亚胺介导的接枝方法,分别将三种羟基肉桂酸 (对香豆酸、咖啡酸和阿魏酸) 接枝到壳聚糖上,并对合成的壳聚糖-羟基肉桂酸接枝共聚物进行表征。

研究发现,羟基肉桂酸主要通过酰胺键和酯键共价连接到壳聚糖链上。通过溶剂浇铸法制备了壳聚糖-羟基肉桂酸接枝共聚物膜,并比较不同的壳聚糖-羟基肉桂酸接枝共聚物膜的物理性能和功能特性。

同时还发现,羟基肉桂酸的接枝有效地提高了壳聚糖膜的致密性、紫外光和水蒸气阻隔能力、机械性能、热稳定性以及抗氧化和抗菌活性。不同的壳聚糖-羟基肉桂酸接枝共聚物膜的性能受接枝羟基肉桂酸种类和接枝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

不同羟基肉桂酸功能化壳聚糖膜的制备及其在猪肉包装中的应用。

此外,将性能最好的壳聚糖-咖啡酸接枝共聚物膜用于猪肉包装,发现其有效地将在 4°C 下冷藏的猪肉保质期延长至 10 天。


研究结论

羟基肉桂酸主要通过酰胺键和酯键共价连接到壳聚糖链上。在不同的壳聚糖-羟基肉桂酸接枝共聚物中,壳聚糖-咖啡酸的接枝率最高。与壳聚糖膜相比,壳聚糖-羟基肉桂酸接枝共聚物膜具有较好的致密性、紫外光和水蒸气阻隔能力、机械性能、热稳定性以及抗氧化和抗菌活性。不同的壳聚糖-羟基肉桂酸接枝共聚物的功能主要和接枝羟基肉桂酸种类和接枝共聚物接枝率有关。由于壳聚糖-咖啡酸接枝共聚物膜具有最强的水蒸气阻隔、抗氧化和抗菌性能,其可将在 4℃ 下冷藏的猪肉的保质期延长至 10 天。


原文出自 Foods 期刊

Yong, H.; Liu, Y.; Yun, D.; Zong, S.; Jin, C.; Liu, J. Chitosan FilmsFunctionalized with Different Hydroxycinnamic Acids: 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for Pork Preservation. Foods 2021,10, 536. 


Foods 期刊介绍

主编:Arun K. Bhunia, Purdue University, USA

期刊主题涵盖食品研究相关各方面。目前已被 Scopus、SCIE (Web of Science)、PubMed 等数据库收录。

2020 Impact Factor:4.350

2020 CiteScore:3.0

Time to First Decision:17.6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37 Days

Picture16.jpg

Picture15.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16770-1347166.html

上一篇:程京院士团队:使用灵活的双通道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唾液葡萄糖和乳酸 | MDPI Biosensors
下一篇:Fermentation 编辑荐读:江南大学文章精选

2 郑永军 杨顺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