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从兽医学角度研究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鼻内疫苗接种策略 | MDPI Animals

已有 1578 次阅读 2022-7-14 09:52 |个人分类:学术软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研究背景

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COVID-19) 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SARS-CoV-2) 引起的。这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可通过感染者呼吸、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的口腔和鼻腔飞沫快速传播,常见的入口包括嘴、鼻子或眼睛。研究人员和许多制药公司都积极参与到了新冠肺炎疫苗的开发和设计。尽管一项涉及 19 个国家人群的研究结果显示了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计划的积极作用,但有关疫苗接种的各种保护功效和副作用风险的最新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界人口对疫苗使用的看法。这最终导致了疫苗覆盖率低,随后无法产生群体免疫,进而导致新增病例数量持续上升。


文章导读

在兽医领域,疫苗接种覆盖率和病原体通过气溶胶快速传播的问题在许多重要的病毒性和细菌性疾病中很常见。虽然动物中的大多数冠状病毒感染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也存在例外,如猪流行性腹泻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PED),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频繁的基因突变,类似于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自 17 世纪以来,通过鼻内途径接种疫苗的方法已被长期实践,如今,已被广泛用于动物和人类药物,特别是控制呼吸道疾病,因为它可以刺激粘膜免疫,防止病原体在呼吸道定居,并有助于广泛接种疫苗。基于此,来自马来西亚布特拉大学的科研人员以视角和观点论文的形式在 Animals 期刊发表了文章,该研究讨论了基于兽医鼻内疫苗策略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粘膜免疫的潜在用途。


研究内容

1. 新冠肺炎发病机制简述

第一阶段,病毒进入宿主并开始感染,但不会导致临床症状。第二阶段,病毒进一步传播并向下呼吸道迁移,随后引发先天免疫反应,进而宿主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第三阶段,更多的病毒颗粒到达肺部,感染肺泡 II 型细胞。

2. 抗人和动物冠状病毒的鼻内疫苗

基于目前对新冠肺炎的发病机理以及人类和动物呼吸系统疾病的一般发病机理的了解,应该采用策略来改善粘膜免疫,特别是在 (但不限于) 上呼吸道。鼻内接种是刺激粘膜器官免疫的众多方法之一。包括新冠肺炎在内的许多细菌和病毒感染均始于粘膜表面,因此,粘膜免疫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原则上,鼻内疫苗适用于刺激呼吸道的粘膜免疫系统,许多针对人类和动物呼吸道疾病的疫苗在通过鼻内途径给药时被证明是有效的,包括用于人类的流感疫苗。鼻内疫苗成功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关键在于,该疾病是纯呼吸系统疾病,并且沿着接种个体的呼吸道产生强粘膜免疫。此外,许多人推测,与注射疫苗相比,鼻内新冠疫苗可以产生更好的保护作用。

3. 群体免疫

防止疾病在人群中爆发的最重要因素是群体免疫水平。群体免疫 (或人类医学中的群体免疫) 是指一个群体或人群对疾病的抵抗力,由于大部分成员获得了免疫力,从而降低了受感染个体与易感个体接触的可能性。在兽医学中,群体免疫是疫苗和接种最重要的方面。因此,疫苗开发和设计的重要方面包括:(1) 赋予免疫的能力;(2) 疫苗注射的便利程度;(3) 广泛的疫苗覆盖率。一种可适用的疫苗预计能够为至少 75% 的猪群提供保护。此外,许多用于动物,尤其是家畜动物的疫苗不能提供针对特定疾病的长效保护。因此,许多政府机构已经提供了动物疫苗接种的帮助,但由于疫苗接种覆盖率低,仍然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群体免疫。尽管已经实施了大规模疫苗接种,但种群动态也会影响群体免疫。例如,在根除牛瘟的过程中,世界各地的兽医必须了解大规模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因为这可以阻止疾病的传播和发生。兽医疫苗学研究的重点是开发易于注射的疫苗,以便间接达到疫苗的广泛覆盖率。

4. 鼻内疫苗接种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一般来说,鼻内疫苗比注射疫苗具有免疫和非免疫优势。免疫学优势之一是刺激粘膜和全身免疫的能力,而非免疫学优势包括疫苗更易施用、非侵入性、较少不适、增加安全性。特别是当涉及患有血液传播疾病的个体时,鼻内疫苗可以不需要医务人员,甚至使自我施用疫苗成为可能,这可以节省大规模疫苗接种的时间和成本。迄今为止,在进行临床评估的疫苗中,其中 76 种采用肌内给药途径,而只有 7 种设计用于鼻内给药。1 种疫苗设计为肌内引发,而后鼻内加强,还有 1 种为肌内或鼻内疫苗。然而,对于鼻内复制型病毒载体疫苗的使用存在一些担忧,例如影响免疫受损个体的可能性,或可能使疫苗效力降低的针对载体的先前免疫,以及疫苗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在兽医学中,火鸡载体疫苗的复制型疱疹病毒可用于控制家禽疾病,如传染性华氏囊病和禽流感,因为它即使在存在母源性抗体的情况下也是安全有效的。


研究总结

兽医在处理冠状病毒感染、致命的呼吸道疾病和根除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尽管与人类医学相比,疫苗接种的方法略有不同,但主要目的是相似的,即通过实现群体免疫来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病率。鼻内疫苗接种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注射方法,特别在用于控制动物和人类重要呼吸系统疾病以获得广泛的疫苗覆盖率上。然而,根据疫苗平台的不同,人类鼻内疫苗接种应小心谨慎,以避免与生物伦理、疫苗迟疑和疫苗拒绝相关的问题。


原文出自 Animals 期刊

Annas, S.; Zamri-Saad, M. Intranasal Vaccination Strategy to Control the COVID-19 Pandemic from a Veterinary Medicine Perspective. Animals 2021, 11, 1876.

微信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lihWqa1qnelfU3joGNHPQ


Animals 期刊介绍

主编:Clive J. C. Phillips, Curtin University, Australia

期刊主题涵盖动物学、兽医学、动物科学、动物伦理学和动物福利等方面。

2021 Impact Factor 3.231

2021 CiteScore 2.7

Time to First Decision 15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 37 Days


Picture16.jpg

Picture15.jpg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16770-1347188.html

上一篇:Fermentation 编辑荐读:江南大学文章精选
下一篇:中国科学院陈保冬研究员为您全面解析论文从写作到发表中的玄机 (下) | MDPI 干货分享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