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暗物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ntiger 暗物质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纽带,也是低速物理通向高速物理的桥梁,更是跨越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巨大鸿沟的有效工具!

博文

经济战争破坏

已有 922 次阅读 2022-11-17 14:51 |个人分类:社会科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经济战争破坏

经济战争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财团为达到一定经济目的和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所采取的军事行动和经济制裁措施。它是政治斗争的继续,是现代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战争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讲,它是指双方为破坏、瘫痪或直接打击消灭对方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的总和,这种经济战争通常采取军事斗争的形式,因此又称破坏性经济战争。从广义上讲,它包括使用一切手段来增加本国和盟国的经济力量,包括和平时期国家利用关税、进口限额、出口补贴,甚至包括对外援助,来加强国家在国际上的经济和财政地位。广义上的经济战争通常采取经济斗争的形式。

经济战争虽然不同于军事战争,但同样反映不同国家或地区利益主体之间竞争矛盾的极端激烈状态,是一种竞争过度或恶性的体现。凡经济战争都是损人利己的行为,针对的是对己利益构成威胁的一方,以经济战争的形式压制和削弱对方,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弈。发动经济战争的初衷,大多出于在经济发展中获取垄断或竞争优势的目的,比如通过给对方造成麻烦抑制、削弱对方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实力,甚至摧毁对方的经济基础。当然,也不排除发动经济战争并非出于经济目的,而是在不出一兵一卒、不费一枪一弹的条件下,不战而屈人之兵,达到政治或军事上的目的,也可能两者兼而有之。从趋势来看,未来经济战争可能较多地替代军事战争,经济战争的频率会高于军事战争。

经济战争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

贸易战争。贸易战争主要是指一国或该国形成的战略同盟采取一致的贸易策略,对特定的某个国家或某些国家实施特殊的贸易限制,比如突然宣布禁止和控制对某国某些产品的进口或出口,打乱该国的贸易平衡。

货币战争。以货币为武器,有针对性地对某国或某些国家在货币方面发动攻击。比如,先是疯狂做多,再疯狂做空某国货币,造成该国货币体系的崩溃。亚洲金融危机时泰国货币泰铢就遭遇大幅度贬值。津巴布韦因外部环境的压力,导致其自身货币信用体系完全崩溃,不得不以他国货币取代自身货币在国内流通,最终成为导致津巴布韦政变的重要因素。

科技战争。国家之间的科技竞争,是经济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科技间谍几乎无处不在。但是,从经济战争的角度观察,科技战争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竞争。科技战争主要表现为科技发达国家对科技不发达国家的战争,而非科技发达国家之间或科技不发达国家之间发生的战争。科技发达国家主要依赖科技创新优势对科技不发达国家进行压制。比如,列出禁止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名单,严防高科技产品外溢到具有敌对色彩的科技不发达国家,导致敌国经济缺少高端科技的配套而长期落后。特别是在高端的军事性质的科技产品方面更是如此。另外,在科技人才方面,同样实行高度的垄断和封锁政策,对高端科技人才的流动作出多方面限制,核心是防止技术外泄。

经济制裁。经济制裁是经济战争最为典型和集中的综合表现。经济制裁中可能综合使用多种手段对某国或某些国家发动经济战争。比如,有针对性地冻结部分重要人物的金融和其他资产,禁止特定人物在国际上出入境,停止或大幅度减少重要货物的进口,禁止对该国有决定作用的产品出口等,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打击该国经济,摧毁其经济基础,导致该国经济元气大伤或者一蹶不振。从多年来美国对外的经济战争实践看,其对古巴、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朝鲜的经济制裁,都在不同程度上重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当然,由于各个国家的资源丰度、经济开放程度不同,经济制裁产生的实际效果会有所区别。但是,经济制裁作为经济战争的重要表现,其影响力不可小觑。

经济战争还有许多形式,如价格战争、资本战争、投资战争、税率战争、汇率战争、关税战争、就业战争等,不一而足。

总之,经济战争爆发不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也不是因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其根本原因是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其他的原因都是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衍生的。

《暗物质与宇宙模型》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aeswH_469N-qGaGH0CaVg?pwd=3qr0

提取码:3qr0

 

 

《和平与发展》全书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gCYm0EEaYOzNzylsrAtuA?pwd=cxkq

提取码:cxkq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5458-1364137.html

上一篇:军事战争威胁
下一篇:暗物质PNPDs模型与统一场论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