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涂长望先生留学英国的学业、师承及回国情况等探析

已有 5232 次阅读 2023-4-11 15:56 |个人分类:人物沧桑|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涂长望先生留学英国的学业、师承及回国情况等探析

陈昌春

       关于涂长望先生留学英国的学业、回国原因及归国前的英文著述发表情况,就近日的想法简单罗列如下:

一   涂长望先生留学英国的学业与师承

      《涂长望传》修订本中,“初来伦敦”及“语焉不详的‘博文的英语教师’”,对于同往伦敦且同住的陈立却可能是影响深远的。《中国心理学及其经典人物研究》一书称,陈立拜访的是丁克生(丁克生牧师,Rev.S.H.Dixon)先生,且接受丁克生先生的推荐、进入丁克生先生的母校——伦敦大学。《涂长望传》一笔带过并且批评丁克生先生抓住博文学院大权不放,其实也可看出这位丁克生先生堪称涂长望先生的伯乐,当初是他看到涂长望失学、心生焦急并推荐涂先生转入沪江大学入读。而据一本华中大学校史,陈、涂初到伦敦时,丁克生先生可能还在中国,这使《中国心理学及其经典人物研究》说法也值得推敲。此外,一个重要细节与疑问,是涂长望先生如何获得英国循道会的资助得以留在英国并读博?看来还是这位被现有中文文献忽略的恩师与伯乐——丁克生先生。丁克生先生曾是英国循道会委任的唯一代表,且在涂长望先生出国前就担任了并非挂职的华中大学教务长。

        如果湖北公费没有指定留学高校及专业,那么,入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经济地理学,或许也是这位洋伯乐丁克生先生。丁克生先生作为华中大学教务长,既然有把握推荐涂长望先生转入沪江大学,他与沪江大学地理教员葛德石先生也会因涂长望先生而加深交往。

       涂长望先生在伦敦大学攻读地理专业之时,觉得该校地理教育非常枯燥,受葛德石先生信件的循循善诱、盼望转往葛德石先生的母校克拉克大学。没有成功后才于翌年转入帝国理工学院读气象,导师是气象名家沃克先生。后来,因湖北省等1931年爆发大洪水,公费资助中断。为继续学业,转学至可获资助的利物浦大学攻读地理博士,导师是罗士培先生。

        钱伟长先生在《言传身教,师德崇高——怀念我的老师叶企孙教授》中回忆:“他动员了王大珩、龚祖同去英国学玻璃工业技术,傅承义去美国学习地震,赫崇本去美国圣地亚哥学习海洋学,赵九章学习海洋动力和海浪,涂长望去英国学习气象,钱临照去英国学习金属物理”。那么,涂长望先生赴英之初为什么开始不是学气象,钱伟长先生回忆有误?这方面有无国内派出档案的记载?

       沃克先生在涂长望先生攻读硕士时,在英国的声望如日中天。当然,不排除他因即将退休,无法为涂长望先生攻读博士申请与获得奖学金。涂长望传修订版里讲的涂长望申请并获得基督教循道会资助,或许有些依据。该书基本未附参考文献,因此只能假设话有所本。

       涂长望先生改投罗士培先生门下,也未必是现有故事里说的无法给涂长望先生奖学金,而可能是沃克先生年事已高、即将退休。涂长望传的不少细节,不排除是艺术加工。当然,由于史料的缺乏,传记用适当的想象充填,也是可以理解的。不知有无沃克(Sir Gilbert Thomas Walker 1868-1958)先生的专门传记?涂长望先生硕士毕业时沃克先生已经65左右了,沃克先生于1934年(时年66周岁),即推荐与讨论涂长望先生(硕士工作的)文章的当年退休。国内学校,就是现在,即使是博导,往往也会在60周岁光荣退休。如果沃克继续指导涂长望先生博士学业,他可能要熬到接近70岁才退休了。

二   涂长望先生接受公派的指定国家专业

       从湖北省教育厅的公文可以看到,涂长望先生的公派专业是“(英国)地理”。转向气象,我推测与转向美国克拉克大学难获批准,而“气象”可以视作地理的一个分支。公费留学,是难以自由变换专业的。同时赴英的3人,陈立获得了教育博士学位,霍秉权在伦敦大学和剑桥大学攻读(有文献称,获得了剑桥大学物理博士学位)。


三   涂长望先生急于回国的原因     

       《涂长望传》中为竺可桢先生与涂长望先生牵线、邀请涂长望先生回国的吕炯先生自己,当时的行踪都存在不确定之处,包括德国留学的学校名称。涂长望先生1934年结束苏联行程之后是专程赴柏林大学看望吕炯先生吗?与所谓的涂长望先生放弃数月即可得的博士故事相比,回国介绍人吕炯先生在德国求学4年半,似乎没有获得任何学位。吕炯先生与涂长望先生同年回国,也是竺可桢先生希望他们尽快回国吗?

       《涂长望传》中应出自写作者假想与推测的竺可桢先生信函内容,也被其他一些文献当成竺老信件的原话了。至于竺老的这个信函,或许曾有过,但看来失传了。《涂长望文集》,除了一页半的“生平”,没有其他事迹介绍。据涂长望传修订版说,有一个涂长望先生入党时提交的《自传》。不知这个自传的全文哪里有?

       至于竺所长既发信函,又发电报的双管齐下的求贤故事,新版与老版完全一样。有信函在先,且称涂已立即复信表示愿意回国效力,还用得着急电在后吗?陈学溶先生文章对《自然》与急电未发表疑问,不排除他心有疑惑,只是没有写进文章。

      从师生之谊看,涂长望先生不是竺可桢先生的学生。谈家桢先生回忆:“后来,我还听说,沪江大学出身的涂长望教授和燕京大学来的谭其骧教授,也都由他聘来浙大,并且都得到重用。”

三   涂长望先生回国前的英文著述

        根据“DISCUSSION OF MEMOIR. CHANG-WANG TU, ON CHINA RAINFALL AND WORLD WEATHER-1934”可以判断,《涂长望文集》收录的第一篇论文首页,对于英文原文出处的脚注卷数看来有误,尽管目前还没有搜到这篇文章更多的介绍。脚注的英文标题不排除有误,真实的标题有可能是“ON CHINA RAINFALL AND WORLD WEATHER”,而不是“CHINA RAINFALL AND WORLD WEATHER”。

      王淦昌先生的回忆,提到见到涂长望先生的《自然》论文。难道王淦昌先生记忆有误?

     《涂长望传》修订版所说“《中国雨量与世界天气》发表于《皇家气象学会论文集》第38卷第4期”,也存在疑问。目前似难搜到线索。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0729-1383823.html

上一篇:留学柏林大学的生物学家辛树帜、郝景盛、董爽秋、吴印禅学业与师承回顾
下一篇:水文名家顾慰祖先生去世一周年之际,《顾慰祖先生年谱》面世

6 张学文 宁利中 杨正瓴 尤明庆 木士春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