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润色专家|理文编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nbianji 英语母语专家助您成功发表

博文

[转载]专栏 | 怎样写好论文(三):中文与英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已有 828 次阅读 2023-6-18 21:0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本文的作者为陆际联教授,原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科研副院长、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学术专长为机器人学、测量与控制、计算机应用、传感技术、机器人应用、机器人性能的评价与试验和无人驾驶车辆。


前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审稿经验,对科技论文的内容和论文的标题、摘要、引言、实验验证与结论几方面的写作要点进行了阐述,本文作者继续分享中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经验。


七、文字


以前用笔写字的时候,常听人说“字是人的脸面”,意思是说,一手好字会为你增添光彩,看着也舒服。现在,论文上的字都是打印机打出的印刷体,文章是不是通顺就很突出了,也就成为“人的脸面”了。俗话说“文如其人”,如果一篇文章的文字方面的问题太多,唸不顺口,作者给人的印象也不会好。


送审稿中,比较突出的文字、标点方面的问题有:

1、天一句,地一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语气、语意不连贯。


2、语意重复,用词囉嗦,不善运用代词。


3、“而”、“故”、“然”、“其”之类的虚构词用得别扭。


4、技术术语使用不当或生造术语,这是在论文中最不应出现的文字问题。


如果某一领域的名词术语已经有了国家标准,虽然这类标准一般是推荐性标准,但也应首先使用标准核定的术语,为的是与别人有“共同语言”。在论文中不应使用俗名,即使这样的名词已被较多的人使用。术语是有内涵的,在制定术语标准时,对收纳的每条术语都有严格的定义。如果在论文中不得不创造一条新的术语,对它的内涵一定要说清楚,要有严格的定义。


我对一篇论文中的“轨迹跟踪控制”提出过质疑。表面看来“跟踪控制”还说得过去,细想想,能与“控制”相连的无非是两类词,一是对象,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位置控制”、“力控制”等等;另一是方法,如“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等。“轨迹跟踪控制”是什么?“轨迹跟踪”既不是控制对象,也不是控制方法。实际轨迹对期望轨迹的跟踪正是对运动轨迹进行控制的效果。所以,“轨迹跟踪”和“轨迹控制”都是可用的术语,而“轨迹跟踪控制”则站不住脚。还有,在学术性文章中不应使用“电脑”、“光碟”这类商业化和港台化的名词。


5、乱用标点符号。错得最多的是句号,或是长句不断,或是断句不当。最不容易用错的只有问号和感叹号。


6、近年来有个很时髦也用得很滥的词“基于”。有时侯翻开一本杂志十有二、三的文章标题有“基于”二字。“基于X”的英文是“X-based”或“based on X”。应该说“基于”一词翻译得还是不错的。“基于规则的系统”比早年译的“规则基系统”、“以规则为基础的系统” 听起来要顺耳一些。问题是要把“基于”用得必要、得当。不是非用不可的地方,大可不必用它来追求文绉绉的味道。而且,既然是“在X的基础上”,X就应该是个可以被当做基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一篇文章用了“基于任务级……”,这个“任务级”就不是实在的东西。还有一个用得不当的词就是“智能”,有些根本没有智能的东西也被带上了这个帽子。


其实,解决文字方面的问题并不难。作者在写完文章后只要念一、两遍,大部分文字问题都可以发现。不过,如果作者在口语表达上就有不规范的地方和固癖,这样做的收效不大。


八、英文稿的特殊问题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用英语写作论文当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大多数人还不具有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做法是先写中文稿再译成英语,这样至少能避免直接写英文稿时容易出现的语意不连贯的问题。


英文稿中最容易出现的用词问题是:



1、按汉语硬译,形成所谓的“中式英语”。


虽然不大会看到“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这类“洋泾浜”,硬译的情况还是常见的。有一篇论文把“车载的”译为“tank-load”,其实,单词“vehicular”的意思就是车载。


2、介词的使用不当,用“of”、“to”较多,其它介词用得少。


3、代词“this”、“that”用得多,“it”用得少,而后者恰恰在科技文章中用得多。


4、句型单调,喜欢(或不得不)用“to be”构成句子。


5、不注意动词的词性。有些动词既可是及物动词也可是不及物动词,应该优先用不及物动词成句,而不要用及物动词的被动语态成句。


6、冠词“a”、“the”的使用不当,尤其容易忘记使用定冠词“the”。


7、不注意名词的单、复数,不注意主、谓语的人称配合。


8、论文中的用词应该比较正式,尽量少用一词多意的词,例如,口语中“get”有“获得”的意思,但论文中最好用“obtain”。


9、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使英文稿带有“中国特色”。有一篇稿件的作者很谦虚,在文章的结尾分析了所提出的方法的缺点,说在今后的研究中会逐步克服这些缺点。外国人就不会这么说,他们总是向前看,即使看到了缺点,也会说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方法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有些文章的作者介绍中非要在“教授”后面加个“博士导师”,外国人就想象不出不是博士导师的教授是什么样子。


精彩未完,敬请期待~


前文回顾:

专栏 | 怎样写好论文(一):内容和标题

专栏 | 怎样写好论文(二):摘要、引言、实验验证与结论



https://m.sciencenet.cn/blog-288924-1392205.html

上一篇:[转载]专栏 | 怎样写好论文(二):摘要、引言、实验验证与结论
下一篇:论文发表秘籍:数字的使用问题

1 王彦兵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