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南美洲隆冬季节遭高温炙烤,最高气温或达40℃:厄尔尼诺快速发展

已有 1142 次阅读 2023-8-7 15:46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南美洲隆冬季节遭高温炙烤,最高气温或达40℃:厄尔尼诺快速发展

                                                          杨学祥

关键提示

       最近,南美地区多次出现高温天气。8月1日以来,智利的气温超过37.8℃,创下该国八月份最高气温纪录。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往年8月1日的平均气温是14.4℃,而在今年,当地的气温则超过了30℃。

改写历史的高温,由“热穹顶”导致。

        厄尔尼诺是在南美高温之后快速发展的

     自8月5日以来,南美太平洋沿海升温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上升区间。

nino34 (3)2023-08-01-12.png

图1 2023年08月01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61,比2023年08月01日06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67,减速0.006,减速变快,进入下降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7月30-8月2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1-5日强潮汐组合转化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nino34 (3)2023-08-01-18.png

图2 2023年08月01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52,比2023年08月01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61,减速0.009,减速变快,进入快速下降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7月30-8月2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1-5日强潮汐组合转化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nino34 (3)2023-08-02-00.png

图3 2023年08月02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43,比2023年08月01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52,减速0.009,减速稳定,进入快速下降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7月30-8月2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1-5日强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地震频发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nino34 (3)2023-08-02-06.png

图4 2023年08月02日06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33,比2023年08月02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43,减速0.009,减速稳定,进入快速下降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7月30-8月2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1-5日强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地震频发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97671.html


nino34 (3)2023-08-02-12.png

图5 2023年08月02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23,比2023年08月02日06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33,减速0.010,减速变快,进入快速下降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7月30-8月2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1-5日强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地震频发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97676.html

nino34 (3)2023-08-02-18.png

图6 2023年08月02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14,比2023年08月02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23,减速0.009,减速变慢,进入快速下降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7月30-8月2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1-5日强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地震频发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97746.html

nino34 (3)2023-08-03-00.png

图2 2023年08月03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04,比2023年08月02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14,减速0.010,减速变快,进入快速下降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7月30-8月2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1-5日强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地震频发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894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5822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97754.html


nino34 (3)2023-08-04-00.png

图7 2023年08月04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63,比2023年08月03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71,减速0.008,减速变慢,进入快速下降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7月30-8月2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1-5日强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地震频发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nino34 (3)2023-08-04-06.png

图8 2023年08月04日06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58,比2023年08月04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63,减速0.005,减速变慢,进入下降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7月30-8月2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1-5日强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地震频发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97908.html


nino34 (3)2023-08-04-12.png

图9 2023年08月04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56,比2023年08月04日06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58,减速0.002,减速变慢,进入下降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8月1-5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5-8日弱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地震频发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nino34 (3)2023-08-04-18.png

图10 2023年08月04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56,比2023年08月04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56,减速0.000,减速停止,进入停滞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8月1-5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5-8日弱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地震频发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97925.html


nino34 (3)2023-08-05-00.png

图11 2023年08月05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59,比2023年08月04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56,增速0.003,减速变增速,进入上升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8月1-5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5-8日弱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地震频发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财联社8月5日电,据报道,智利气象部门数据显示,近日,该国北部科金博地区的气温最高达到37摄氏度,创下该国冬季的最高气温纪录,智利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超过30摄氏度的高温。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气温也在近期达到25摄氏度,而圣地亚哥往年此时的正常气温约为15摄氏度左右。据悉,这样的异常高温还将持续数日。南极半岛升温海冰减少是导致8月5日厄尔尼诺指数异常上升的原因。

nino34 (3)2023-08-05-06.png

图12 2023年08月05日06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65,比2023年08月05日00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59,增速0.006,增速变快,进入上升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8月1-5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5-8日弱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地震频发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9795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397999.html


nino34 (3)2023-08-05-12.png

图13 2023年08月05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74,比2023年08月05日06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65,增速0.009,增速变快,进入快速上升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8月1-5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5-8日弱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地震频发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nino34 (3)2023-08-05-18.png

图14 2023年08月05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87,比2023年08月05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874,增速0.013,增速变快,进入快速上升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8月1-5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5-8日弱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地震频发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nino34 (3)2023-08-06-12.png

图15 2023年08月06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54,比2023年08月06日06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26,增速0.028,增速变快,进入快速上升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8月1-5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5-8日弱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地震频发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nino34 (3)2023-08-06-18.png

图216 2023年08月06日18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87,比2023年08月06日12时厄尔尼诺指数为+0.954,增速0.033,增速变快,进入快速上升区间和+0.5以上的厄尔尼诺区间(-0.5以下为拉尼娜,+0.5以上为厄尔尼诺),与南极半岛海冰夏至增加对应(秋分达到极大值),与8月1-5日强潮汐组合向8月5-8日弱潮汐组合转化对应,与地震频发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应下降区间(已被证实),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对应上升区间,与南极半岛海冰异常有关。全球变暖可能导致9月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变小,减弱秘鲁寒流,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1398146


相关报道

冬天热得像夏天!南美洲隆冬季节遭高温炙烤,最高气温或达40℃!

红星新闻


2023-08-03 15:16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8月,北半球正处于夏日酷暑之时,南美洲正值隆冬时节。然而,智利、阿根廷及周边地区的酷热却创下纪录。

▲南美洲冬季遭遇极端高温

最近,南美地区多次出现高温天气。8月1日以来,智利的气温超过37.8℃,创下该国八月份最高气温纪录。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往年8月1日的平均气温是14.4℃,而在今年,当地的气温则超过了30℃。

改写历史的高温,由“热穹顶”导致

气象历史学家马克西米利亚诺·埃雷拉在社交平台上写道:“南美洲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极端的事件之一。而这一事件正在改写所有有关气候的书籍。”

最极端的情况出现在南美大陆的南部,尤其是安第斯山脉地区。8月1日,包括海拔约3500英尺到4500英尺(约1066.8米到1371.6米)的安第斯山麓地区的许多地方,气温都超过了35℃。一些地方的气温从早晨的-1.1℃到4.4℃,一路飙升,最终达到近38℃。

尽管现在南美洲正处冬季,但其一些地方的气温甚至超过夏季气温,达到了历史最高值。与近二三十年的气温记录相比,这种高温现象十分异常。

7月中旬,巴西部分地区出现异常高温现象,气温超过37℃,创下该国当月最高气温纪录。接着,阿根廷、玻利维亚、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国也相继出现异常高温,并创下了一系列7月最高气温纪录。

据报道,这是因为以巴拉圭为中心形成的“热穹顶”正自东向西横跨在南美洲大陆中南部,主导着当地的天气。所谓“热穹顶”,中国科学院曾科普解释:高层大气热高压在一定时间内停滞不动,高压像罩子一样把热空气盖在热浪发生区域,令“热穹顶”里面的温度升高,最终引发热浪。

在南半球,澳大利亚、非洲以及一些岛屿地区也同样出现了异常高温现象。科学家表示,随着气候不断变化,带来持续高温的“热穹顶”可能变得更加常见。

▲巴西圣保罗,民众在泳池消暑 资料图

热浪还将持续,最高气温或达40℃

南半球的8月,就好比北半球的2月,本不应是炎热甚至炙热的。

气象历史学家蒂埃里·古斯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今年智利遭遇“非同寻常的冬季热浪”。智利中部的维库尼亚等多地的气温都超过了37℃以上。这些地区下午的气温比正常气温高出约7.2℃,夜间最低气温也达到较高水平,低海拔地区的最低气温可以达到21℃。

此外,阿根廷的许多地方也达到了30℃到35℃。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最高气温超30℃,几乎是平时气温的两倍,创下了该国8月初的单日最高气温纪录。沿海的里瓦达维亚气温也升至约37℃。

据了解,这场开始于七月下旬的高温天气预计将在未来几天达到顶峰。

报道称,就像全球其他地方也将持续高温一样,南美洲的温暖冬季还将持续下去。由于持续高压的影响,大面积的极端高温至少将持续至本周末。未来几天,南美洲最热地区的气温将达到35至40℃。

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实习生 陈雅然

编辑 何先锋 责编 李彬彬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3191344464556537&wfr=spider&for=pc

http://k.sina.com.cn/article_2810373291_a782e4ab02002iwz5.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3360397763578988&wfr=spider&for=pc

https://m.gmw.cn/2023-08/07/content_1303470965.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1398166.html

上一篇:2023年8月7日午报:南美太平洋沿海升温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上升区间
下一篇:2023年8月7日晚报:南美太平洋沿海升温使厄尔尼诺指数进入快速上升区间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4: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