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张海霞 | 雁门萨氏英雄传

已有 1340 次阅读 2023-10-6 09:18 |个人分类:杂文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题记】朋友说应该写一写萨镇冰、萨福均、萨本栋、萨支唐等跟中国近代命运息息相关的名字,因为他们不仅是一个了不起的家族,更是值得我们铭记的民族英雄。

图片

缘起:雁门萨氏

萨镇冰和萨支唐两家都出自福建的名门望族--萨氏家族,他们号称雁门萨氏,这是因为他们的祖上是从山西雁门迁到福建的,当然从萨这个姓大家也很容易联想到:他们的祖先不是汉人,确实如此,他们祖上是辅佐元世祖经略吐蕃有功的色目人(属西突厥部落葛罗禄)答失蛮,元代中期赐姓萨,家族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诗人和画家萨都剌出生于山西雁门,所以后世称雁门萨氏。萨都剌的侄子萨仲礼于1333年前往福建任职,就此定居福州,成为了雁门萨氏进入福建的老祖宗,这也是福建的萨氏都称自己是雁门萨氏的历史渊源。

雁门萨氏在福建开枝散叶将近800年,家族注重文化教育,人才辈出,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图片

萨镇冰:戎马一生的萨菩萨

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占领汉城,92岁的萨镇冰喜极而泣,挥毫写下:

五十七载犹如梦,举国沦亡缘汉城。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

这是萨镇冰先生的传世佳句,也是他辉煌一生的最好注脚。生于清朝咸丰九年(1859年)的他经历了太多的屈辱,尤其是甲午海战的那场惨败,作为北洋水师舰长之一的他和同胞们溃不成军,连尸体都来不及掩埋,一路被日军追杀到国内,之后经历国破家亡、坚持不打内战、支持新中国的建设,终于看到自己国家的军队击败了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一洗百年国耻,不难想象年逾九旬的爱国将领萨镇冰内心是何等的激动。

萨镇冰先生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一生,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下,很多资料。这里写最让我感动的是两件事:

一个是他在甲午海战中任职北洋水师驻守山东,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月,威海卫之战打响,萨镇冰奉命驻守日岛。恶劣的生活环境,加上劳累过度,萨镇冰病倒了,夫人陈氏闻讯从福州赶来探视,被萨镇冰下令撤开扶梯,不准夫人登舰。左右将士极力相劝,萨镇冰断然答道:

此地非同寻常,此时非同寻常,怎能允其登舰?告她当我已死,令其速回!

 我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此事似曾相识:它是影视作品的最煽情桥段,可它是萨镇冰先生的真事,每次看到这段话,我都泪流满面,他舍小家为民族大义凛然赴死不留后路的决心和勇气,值得我辈铭记!

另外一个是他一生简朴,长期从事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特别是1927年至1929年三年中,萨镇冰先生住祠堂、睡公所,不分昼夜从事赈灾工作,被南港九十三乡百姓称萨镇冰为救苦救难的“萨菩萨”!要知道那时候的萨镇冰是曾经的海军部长、刚刚下野的省长、高居庙堂之上多年的70余岁老人了。从这些事,我们就能够理解萨镇冰先生为什么80多岁坚持要骑着毛驴去延安(背后国民党拦截)、90岁断然拒绝蒋介石赴台的邀请,留在大陆继续支持新中国的建设,因为他的心中从来没有自己的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他满眼都是百姓的疾苦、全身心都在为老百姓做事!

难怪萨镇冰先生94岁仙逝以后,获得了最高规格的礼赞:

生前享有隆声,活时享有赞许,死后享有美誉。

萨镇冰先生真的是戎马一生的萨菩萨!

图片

萨本栋:呕心沥血的萨校长

萨本栋先生,其实写下这个名字我就开始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澎湃。

第一次听到萨本栋这个名字是从葛文勋教授那里,2002年我们都去厦门大学开会就是因为他在厦门大学瞅见了萨本栋微纳米研究中心,这个名字有点陌生也有点异域风情,就算当时去了厦大也没有更多了解萨先生的事迹,更多的了解是在克里夫兰的时候到葛先生家去做客,他跟我们讲他在厦大读书期间萨先生拆了自己的车教他们发动机原理的故事,后来才进一步知道在当时的厦门大学里有谢希德先生这样的学生(后来的中国半导体泰斗),才知道原来萨先生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的好老师、好校长。当然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他们的校园不在厦门在长汀。

等几年后我回国,再去厦门大学计划跟萨本栋中心开展合作,再去厦门大学时机缘巧合去看了厦大的校史以及多次去厦门访问才进一步知道了更多厦大的历史:陈嘉庚先生创校的丰功伟绩以及萨本栋先生临危受命带着厦大在长汀熬过抗战岁月并发展壮大的英雄事迹,他那一句话像是烙印一样烙在了我的心上:

 我们对暴日只能“抗”战而不能作“惩罚”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学术至今尚未独立,我们民众技能的水准,几百年来未曾提高。

这句话放到今天依然适用:

我们对各种制裁都只能进行“口头抗议”而拿不出快准狠的“惩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学术至今尚未独立,我们民众技能的真实水准,几百年来未曾真正提高。

我常常以萨先生这句话来激励自己和学生,我们真的要努力,要非常非常地努力,成为葛文勋、谢希德这样的学生,才能不辜负萨本栋校长这一辈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付出。

图片



萨支唐:改变世界的萨方程

当然,随着对萨先生越来越多的了解,我更加敬仰这个传承八百年的名门望族,因为他们不仅仅自己优秀,更是长期一贯地注重文化教育,把下一代都教育得更加优秀:

萨镇冰先生的独子萨福均(1886-1955),年青时赴美学习,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工程学学位,然后义无反顾地投身中国铁路的建设,先后任职粤汉、川汉铁路工程师、云南个碧铁路总工程师、铁道部参事兼管理司司长,交通部技监等职。新中国成立以后,萨福均还出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副部长兼西南铁路工程局副局长、铁道部参事主任等职,是中国铁道部门中的重要人物。可以说萨福均先生完美继承了父亲的家国情怀,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祖国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样,萨本栋先生的两个儿子都是闻名世界的学者,其次子萨支汉(1934-1997)是数学家,长子萨支唐(Chih-Tang Sah,1932-)是世界上顶尖的半导体物理学家,用他的萨方程彻底改变了世界!

图片


萨支唐先生于1956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91964年先后任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高级成员、物理部主任经理,在仙童公司期间,萨支唐带领一个64人的研究组从事第一代硅基二极管、MOS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研究,是半导体工业先驱之一。他提出了半导体p-n结中电子-空穴对复合理论,开发了半导体局域扩散的平面工艺和MOSCMOS场效应晶体管,并提出MOS晶体管理论模型,即著名的萨支唐方程,简称萨方程,这是全世界每一个半导体专业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方程!这些都是在集成电路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贡献!因此,萨支唐先生1998年曾获半导体工业协会(SIA)最高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86)、“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8)、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萨支唐先生是改革开放以后最早与中国进行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美国科学家之一,曾多次回到国内进行各种交流活动,2010年,他接过萨本栋先生的火炬,受聘为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教授,继续培养物理人才……

图片

吾辈当自强!

这就是福建雁门萨氏15代萨镇冰(1859-1952),16代萨福均(1886-1955) 17代萨本栋(1902-1949),18代萨支唐(1932-)的家族故事,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与中国近代命运息息相关,一代接一代薪火相传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为国家和世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写下这些故事,希望有缘看到的各位朋友,受到一些启发和激励,传承当年冒着敌人“物理”炮火砥砺前行的萨镇冰和萨本栋先生的精神,在当下敌人的“精神”炮火围攻下勇敢担当、杀出重围、重建精神家园!

图片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9-1404825.html

上一篇:雁门萨氏︱满门皆忠烈,爱国永传承
下一篇:张海霞︱势如破竹

1 章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