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Op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Open

博文

专栏征稿 | 海洋生物功能成分挖掘

已有 526 次阅读 2024-5-11 16:19 |个人分类:药食同源(英文)|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0.jpg

海洋生物功能成分挖掘

Food & Medicine Homology

Part.01

专栏主题

Functional components from marine organisms

海洋生物功能成分挖掘

Part.02专栏主编

专栏诚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杨献文研究员、集美大学刘光明教授作为专栏特邀主编,周雪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罗联忠教授(厦门医学院)、黄日明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陈思明副教授(厦门大学)作为副主编,指导专栏选题策划、把关论文内容的创新性、科学性,领衔组约高质量研究性论文和能体现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系统性、观点评论性综述论文。

Part.03专栏介绍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资源非常丰富,海洋生物所含功能性成分不仅种类繁多,包括聚酮、生物碱、萜类、甾体、多糖、多肽等,而且功能独特,如鱼油中的DHA可提高智力,EPA可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疾病。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保健问题的日益关注,海洋来源,尤其是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功能性成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抗菌、抗炎、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

本专栏聚焦海洋生物功能成分的发现及其应用,包括但不局限于海洋(微)生物功能成分的分离、合成,及其抗菌、抗炎、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等活性发现、作用机制、代谢等的相关研究。本专栏将引起学者对海洋生物功能成分研究的广泛关注,推动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海洋生物,功能成分,结构鉴定,作用机制

Part.04优势

1.开放获取(读者可无限制免费访问,在 SciOpen 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3006-6867 

2.免费;

3.精准推送,参考效果好。

Part.05

投稿须知

1.投稿网站:

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fmh

2.投稿截止日期:2025 年 5 月 30 日

3.出版日期:2025 年 9 月

4.为确保所有稿件都能被正确识别并纳入特刊,请作者务必选择special issue: Functional components from marine organisms

Part.06

主编简介

1.png

杨献文,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天然药物研究团队PI。主要从事海洋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研究,从中寻找发现针对肿瘤等人类重大疾病相关的活性先导化合物;先后主持20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已发表SCI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0篇;授权/申请发明专利29项,包括美国专利3项,部分技术成果已实现转化,受到人民日报等媒体关注。担任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海洋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药学分会理事。同时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Marine Drugs、Chemistry & Biodiversity等国际国内期刊的编委。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海洋工程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2.png

刘光明,博士,二级教授,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集美大学食品学院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4年获湖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理学学士,1997年厦门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理学硕士,2003年获厦门大学动物学专业理学博士;2004-2006年,汕头大学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2008-2009年,美国农业部南方农业研究中心食品免疫学研究室访问学者;2011年,台湾大学生化科技学系访问学者;2014年,英国诺丁汉大学食品营养学系访问学者;2018年,香港中文大学食品系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海洋学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福建省海洋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主任,以及《食品科学》、《中国食品学报》、《食品工业科技》等杂志编委。

4.jpg

周雪峰,博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海洋协会海洋生物分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新颖活性天然产物的高效发现,以及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机制和成药性评价。获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入选广东省首届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和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人才。以通讯/第一作者在APSB, J Med Chem, Brit J Pharmacol, Theranostics, Eur J Med Chem, J Nat Prod等国际主流杂志发表SCI论文7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项,其中2项已转让企业。

5.png

罗联忠,博士,教授,厦门医学院科研处处长、海洋生物医药资源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市海洋药物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主任、海洋药物福建省高校创新研究团队带头人、海洋药学专业负责人。先后入选厦门市拔尖人才、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近年来主要聚焦于集成前沿技术开展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的发现与开发、海洋天然产物资源多样性发现与应用开发研究、海洋中药资源的创新运用研究、药物分析与生物组学技术应用等领域。已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市各级纵向科研项目21项,承担企业横向科研攻关与技术服务项目16项,发表科研论文62篇,申请国家专利20项,已授权16项。相关研究成果获评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

6.jpg

黄日明,博士,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聚焦研究海藻糖质的序列识别及健康效应;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澳门(NSFC-FDCT)联合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六大产业)专项、广东自然基金、广东省科技项目、广东省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广州市科技项目等17项;已在Food Hydrocolloids、Food Chemi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 X等杂志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授权专利11件;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入选2022年度药物与生物分子化学领域“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7.jpg

陈思明,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药学院肿瘤表观遗传调控实验室独立PI。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厦门市拔尖人才。主要从事表观遗传蛋白复合物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基于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的抗肿瘤分子机制研究; 2013-2020期间,陈思明博士在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先后以博士后,研究科学家身份从事科研工作, 2021年通过厦门大学“南强拔尖人才计划”进入厦门大学药学院工作。截至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合作单位负责人)等7项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在Molecular Cell (2篇)、Angewandte Chemie (1篇)、ChemComm等著名SCI杂志发表论文,担任厦门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

专栏地址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message_news/get_by_id?id=1788391107824533506&issn=3006-6867

8.jpg

扫码关注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63286-1433651.html

上一篇:兰州交通大学李帅兵教授团队:交变湿热下光伏变流器DC-Link电容器老化机理及寿命预测 | CJEE论文推荐
下一篇:mLife | 细菌三磷酸胞苷合酶代谢纤维的组装和配体抑制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