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p630 致力于传播和普及气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让公众了解和关注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和挑战!

博文

地心深处的碳循环:揭秘地球气候背后的隐形驱动力

已有 606 次阅读 2024-5-15 18:4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在探讨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的复杂网络时,一个常常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环节逐渐浮出水面——深部碳循环。这项革命性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地球碳循环基本架构的认知,揭示了一个隐藏在地表之下的庞大碳库,它不仅是地球最大的碳储存室,更是调控全球气候、塑造地球宜居环境的关键力量。

地球深处的碳秘密

长久以来,公众的注意力多聚焦于大气圈和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即我们熟知的“表层碳循环”。然而,随着科研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更为宏大的故事:在地球深部,碳的循环与转移正在以一种几乎不为肉眼所见的方式悄然进行。这一过程涉及板块构造的动态变化、地幔对流以及火山活动,构成了地球深部碳循环的核心。

深部碳循环的起点之一在于板块俯冲带。当海洋板块沉入地幔,其携带的沉积物,包括富含碳的碳酸盐岩石,也随之深入地心。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这些碳酸盐经历化学反应,部分转化为二氧化碳和其他含碳化合物,随后融入地幔物质中。这一过程不仅代表了碳从地表到地幔的转移,也是地球内部碳循环的第一步。

而碳的归途则多由火山活动完成。当地幔中的碳富集体随着岩浆上升至地表,通过火山爆发释放到大气中,完成了其从深部到表层的循环旅程。这一过程虽缓慢,却持续不断地影响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而调控地球的气候系统。深部碳循环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它作为地球碳循环的一个“缓冲器”,帮助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对抗剧烈的气候变化。地球历史上数次重大的气候变迁,如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都与深部碳循环的动态调整息息相关。同时,这一过程揭示了地球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联系,为我们理解地球宜居条件的维持提供了新的视角。

探索未知,保护未来

尽管深部碳循环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它已明确告诉我们,地球的碳循环是一个跨越地表与地心、连接现在与过去的宏大系统。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深入理解并监测这一过程,对于预测未来气候趋势、制定有效应对策略至关重要。地球深部碳循环不仅是解开气候谜团的关键,更是指引我们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明灯。在这个意义上,保护地球,不仅要关注我们目之所及的环境,更要深入了解和呵护那些隐藏于地下的生态秘密。

参考文献:

Farsang, S., Louvel, M., Zhao, C. et al. Deep carbon cycle constrained by carbonate solubility. Nat Commun 12, 4311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4533-7

Shu-Guang Li, Wei Yang, Shan Ke, Xunan Meng, Hengci Tian, Lijuan Xu, Yongsheng He, Jian Huang, Xuan-Ce Wang, Qunke Xia, Weidong Sun, Xiaoyong Yang, Zhong-Yuan Ren, Haiquan Wei, Yongsheng Liu, Fancong Meng, Jun Yan, Deep carbon cycles constrained by a large-scale mantle Mg isotope anomaly in eastern China,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Volume 4, Issue 1, January 2017, Pages 111–120, https://doi.org/10.1093/nsr/nww070

Liu, S., & Li, S. (2019). Tracing the Deep Carbon Cycle Using Metal Stable Isotop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Engineering.



https://m.sciencenet.cn/blog-3549522-1434246.html

上一篇:[转载]如何区分矿物岩石中气体包裹体成分甲烷(CH4)乙烷(C2H6)的激光拉曼光谱?
下一篇:[转载]地幔矿物岩石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意义

2 崔锦华 蒋大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