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congD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congDuan

博文

人工智能DIKWP国际测评标准国际委员会标准规划会议-会议纪要-2024年05月14日

已有 380 次阅读 2024-5-16 10:49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人工智能DIKWP国际测评标准国际委员会标准规划会议

会议纪要

 

 

日期:20240514

参会人员:人工智能DIKWP测评国际标准委员会委员

 

在人工智能DIKWP国际测评标准国际委员会的标准规划会议中,与会专家围绕上次会议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了细致审查。会议由主持人开场,对之前讨论的信息定义修改内容进行了详尽说明,为后续的深入探讨奠定了基础。与会专家积极参与,针对信息的定义展开了多维度的探讨,着重强调信息在概念空间、认知空间及语义空间中的界定,并对原有公式"IX→Y"提出改进建议,建议采用函数形式"FIX→Y"以更好地描述信息处理过程,同时提议将关联调整为内容语义集合或组合,使表述更为精准。

会议中,专家们还聚焦于信息处理的意图驱动特性,以及如何通过DIKWP框架在语义空间中实现认知主体的意图驱动内容语义交互,这一过程被视为从输入X到输出Y的处理形式的核心。讨论中,专家们深入分析了信息定义与香农信息理论的联系,一致认为目前的信息定义是与香农的信息消除不确定性理论是相通的,同时探索了引入模糊集和可拓集等数学工具的可能性,旨在丰富信息处理中的不确定性表达。有专家建议对于公式中的表述,尤其是这些集合的内容,最好能够查阅一些数学相关的文档进行优化。

对于信息价值的表述,会议中出现了有益的辩论,最终达成了“信息的价值在于成为连接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意图的桥梁,揭示认知主体对DIKWP内容的语义关联的共识,这一表述突出了信息作为中介角色的重要性及其内在的关联性。此外,会议还涉及了语言表述的规范化,避免了主观性词汇的使用,并对理论表述中的整合混合进行了明确区分,以提高论述的严谨性。

“信息的价值在于成为连接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意图的桥梁”提出疑问,两个信息是否存在重复。有专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对表述进行了修改。有专家认为两个信息是不重复的,因为信息本身还是可以与其他信息之间产生关联关系的。最终整体内容确定为“信息的价值在于成为连接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意图的桥梁,揭示认知主体对DIKWP内容的语义关联。

认知科学在信息语义理解中的作用成为另一讨论焦点。专家们强调了在人工智能和人工意识研究中,认知科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并建议在信息处理模型中深入融合认知科学原理,尤其是在信息生成与处理的机制阐释上。会议还触及了信息生成与康德认识论的相似性,强调信息处理的主观性与双向交流特性,以及在测评标准中利用概念、认知和语义空间界定测评范围的必要性,以应对自然语言的局限性。

信息生成的过程跟康德的认识论是一致的,不仅仅是被客观接受的过程,有主观的、双向的内容。从概念空间到认知空间,认知空间在内部。测评在面对目标(多模态内容)是需要从概念空间向认知空间或语义空间进行映射的,这样就可以弥补自然语言在测评中的局限性,对测评边界进行了一个扩展。所以可以运用认知空间、概念空间、语义空间作为边界问题进行对测评边界进行界定,要明确测评是在哪个空间的哪个部分或者对多个空间进行测评时的相关操作和规范性。

关于DIKWP的创新性,会议达成一致,认为其优势不仅在于整合已有知识,更在于能生成新知识,这一观点丰富了对DIKWP理论框架的理解。综上所述,会议成果显著,不仅推进了信息定义的修订工作,也为未来人工智能DIKWP国际测评标准的制定指明了方向,强调了认知科学视角的深入探索与实践应用。

 

后续行动建议:

· 综合专家意见,修订和完善术语定义,确保术语清晰、表述准确无歧义。

· 正式文档部分,需特别注意语言的客观性,避免主观色彩,并统一术语使用。

· 深化认知科学与DIKWP理论的结合点,特别是在信息生成和处理机制的阐述上。

· 明确测评标准中各空间的界定和操作规范,为跨空间测评提供指导。

 

会议结束语:

本次会议成功地审议了上次会议的修改意见,通过深入讨论,对信息定义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实质性的改进,为人工智能DIKWP国际测评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将根据会议纪要整理并实施修订方案,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

 

编委单位:(不分先后,按首字母排序)

AIII人工智能国际研究院、AGI-AIGC-GPT评测DIKWP(全球)实验室、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s PeshawarBlue Edu、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北京标准化研究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重庆警察学院、东莞研华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广西师范大学、国家电网、海南大学、海南核电有限公司、海南普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华为编程语言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极氪汽车、江苏立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肯思德(珠海)有限公司、辽宁省辽阳市人民检察院、南京警察学院、内蒙古大学、宁波大学、清华大学研究院、山东大学、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厅、上海航天信息科技研究院、上饶师范学院、深信服公司、世界人工意识协会、世界人工意识大会、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腾讯研究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理论战略研究所、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29562-1434337.html

上一篇:段玉聪教授的发明专利技术投资分析与建议报告
下一篇:人工智能数据-信息-知识-智慧-意图(DIKWP)网馈国际测评标准 (2024-05-14征集建议版)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