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开后百花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yuexue623

博文

穷山瘠土未徘徊 傲雨骄风艳蕊开——外来植物马齿苋

已有 1120 次阅读 2024-6-15 06:13 |个人分类:自然之旅|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又称马齿菜、蚂蚱菜、五行菜、长命菜、五行草等,为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种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学名来源自拉丁语“porto”,与“lac”结合,意为牛奶,因为这种植物含有乳汁。马齿苋的中文名称源于中国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因其叶与马齿相似,而性滑利与苋相似,故名“马齿苋”;又因其性耐久难燥,故有“长命菜”之名。马齿苋叶青、茎红、花黄、子黑、根白,具有五行之色,故又称五行菜。又因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中国河南南阳地区断粮时,因食马齿苋保住性命便封它“永不死”,又称“长命菜”、“长寿菜”。

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较少直立,伏地铺散,多分枝,呈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带暗红色。

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倒卵形,长1~3厘米,宽0.6~1.5厘米,似马齿状,顶端圆钝或平截,有时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呈现暗绿色,下面呈现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叶柄粗短。

花无梗,直径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顶,午时盛开;苞片2~6片,叶状,膜质,近轮生;萼片2片,对生,绿色,盔形,左右压扁,长约4毫米,顶端急尖,背部具龙骨状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片,稀4片,黄色,长3~5毫米,倒卵形,顶端微凹,基部稍合生;雄蕊通常为8枚,或更多,长约12毫米,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花柱比雄蕊稍长,柱头4~6裂,呈线形。

蒴果呈卵球形,长约5毫米,盖裂;种子细小,多数,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直径不及1毫米,具小疣状凸起。

马齿苋嫩茎、叶、花均可食,为健康蔬菜,其口感脆粘,味道微酸微咸,既可生吃亦可熟食,可凉拌,可用肉丝烹炒,亦可用蛋、肉丝做成羹汤食用,也可以干制、速冻、制罐等。马齿苋的种子亦可食用,澳大利亚原住民会用它来制作饼干。此外,马齿苋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A、核黄素等维生素和钙、铁等矿物质。马齿苋全草及种子均可作为中药材入药。据中国药学典籍记载,马齿苋全草味酸,性寒,归大肠、肝经;具有凉血解毒、除湿通淋、止痢等功效,对内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白带等,对外可用于治疗疮疡痈疖、湿癣、湿疹等。马齿苋的干燥种子马齿苋子亦可入药,其味甘,性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化湿、清肝、明目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泪囊炎、青盲白翳等疾病。马齿苋还可以作兽药及防治蚜虫的农药。

马齿苋起源于印度,原生范围是马卡罗尼西亚、热带非洲、地中海到巴基斯坦和阿拉伯半岛。当前,马齿苋已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温带和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有分布在寒带地区,为世界最普通的野生植物之一。

注:本文文字介绍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和(或)出版商,仅用于学术传播等非商业行为。特在此致谢!

图By王从彦@丹阳陵口

马齿苋@丹阳陵口 (22).jpg

马齿苋@丹阳陵口 (26).jpg

l   入侵植物相关指标计算方法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1128.html

l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群落稳定性等指标计算公式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03822.html

l   入侵植物研究领域存在问题及其研究展望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17119.html

l   菊科入侵植物成功的主要因素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0005.html

l   两种菊科入侵植物共同入侵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8821.html

l   两种菊科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一年蓬之共同入侵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3858.html

l   两种菊科入侵植物春飞蓬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共同入侵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2666.html

l   两种菊科入侵植物春飞蓬和一年蓬共同入侵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1821.html

l   两种菊科入侵植物春飞蓬和续断菊共同入侵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0969.html

l   三种菊科入侵植物春飞蓬、一年蓬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共同入侵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3266.html

l   多种菊科入侵植物共同入侵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9469.html

l   多种菊科入侵植物共同入侵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6017.html

l   多种入侵植物共同入侵的那些事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0695.html

l   化感物质和化感效应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46143.html

l   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的功能差异以及生态位差异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65874.html

l   群落多样性与其可入侵性的关系的悖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58593.html

l   生物群落物种共存机制的悖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58176.html

l   入侵生物的生态策略进化机制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34409.html

l   生物入侵之遗传悖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25699.html

l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共四批)中入侵植物入侵中国大约时间轴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58991.html

l   入侵生物&入侵物种的传播途径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3067.html

l   外来生物和入侵生物之差异以及外来生物成为入侵生物之概率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2116.html

l   入侵生物扩散进程中的桥头堡效应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4743.html

l   入侵植物是司机还是乘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73586.html

l   生物入侵的进程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07475.html

l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46605.html

l   中国入侵物种名单(四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45628.html

l   中国入侵物种名单(四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96601.html

l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2754.html

l   农业重大外来入侵生物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93179.html

l   江苏省第一批入侵物种名单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2753.html

l   中国重要外来入侵媒介和病原生物名录(2023)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93177.html

l   中国水生入侵植物名录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973994.html

l   中国的入侵植物名录和入侵克隆植物名录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961990.html

l   世界上入侵力最强的100种外来入侵植物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05853.html

l   惨不忍睹的生物入侵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3717.html

l   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5138.html

l   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18854.html

l   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5137.html

l   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8271.html

l   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19432.html

l   入侵植物春飞蓬(春一年蓬、费城小蓬草、费城飞蓬)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2059.html

l   入侵植物春飞蓬(春一年蓬、费城小蓬草、费城飞蓬)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98759.html

l   入侵植物一年蓬(白顶飞蓬)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98014.html

l   入侵植物一年蓬(白顶飞蓬)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98015.html

l   入侵植物一年蓬(白顶飞蓬)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8662.html

l   入侵植物小飞蓬(加拿大蓬、加拿大飞蓬、小蓬草、小白酒草、小白酒菊)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7415.html

l   入侵植物小飞蓬(加拿大蓬、加拿大飞蓬、小蓬草、小白酒草、小白酒菊)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4880.html

l   入侵植物鬼针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7899.html

l   入侵植物野老鹳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1441.html

l   入侵植物野老鹳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93181.html

l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7897.html

l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7774.html

l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2017.html

l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72441.html

l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6243.html

l   入侵植物圆叶牵牛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0380.html

l   入侵植物圆叶牵牛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58601.html

l   入侵植物圆叶牵牛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54348.html

l   入侵植物百日菊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3319.html

l   入侵植物百日菊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62845.html

l   入侵植物箭舌豌豆(救荒野豌豆、大巢菜、薇菜)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7710.html

l   入侵植物箭舌豌豆(救荒野豌豆、大巢菜、薇菜)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05771.html

l   入侵植物箭舌豌豆(救荒野豌豆、大巢菜、薇菜)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76586.html

l   入侵植物羽扇豆(鲁冰花)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3425.html

l   入侵植物羽扇豆(鲁冰花)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75868.html

l   入侵植物羽扇豆(鲁冰花)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98469.html

l   入侵植物南苜蓿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2558.html

l   入侵植物红花酢浆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4675.html

l   入侵植物关节酢浆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8114.html

l   入侵植物关节酢浆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3956.html

l   入侵植物关节酢浆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93664.html

l   入侵植物美丽月见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5076.html

l   入侵植物美丽月见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2963.html

l   入侵植物美丽月见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4580.html

l   入侵植物美丽月见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62369.html

l   入侵植物美丽月见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81148.html

l   入侵植物苏门白酒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6791.html

l   入侵植物苏门白酒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65605.html

l   入侵植物钻叶紫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59314.html

l   入侵植物秋英(波斯菊)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6451.html

l   入侵植物秋英(波斯菊)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87553.html

l   入侵植物秋英(波斯菊)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0136.html

l   入侵植物秋英(波斯菊)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19440.html

l   入侵植物秋英(波斯菊)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38815.html

l   入侵植物粉绿狐尾藻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6910.html

l   入侵植物瘤梗番薯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18035.html

l   入侵植物火炬树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3896.html

l   入侵植物火炬树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6632.html

l   入侵植物火炬树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55906.html

l   入侵植物凤眼蓝(凤眼莲、水葫芦)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56877.html

l   入侵植物红车轴草(红三叶草、红花苜蓿、红菽草翘摇、红荷兰翘摇)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7981.html

l   入侵植物白车轴草(白三叶草、白花苜蓿、菽草翘摇、荷兰翘摇)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7793.html

l   入侵植物白车轴草(白三叶草、白花苜蓿、菽草翘摇、荷兰翘摇)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7183.html

l   入侵植物白车轴草(白三叶草、白花苜蓿、菽草翘摇、荷兰翘摇)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392833.html

l   入侵植物三裂叶薯(小花假番薯、红花野牵牛、假红薯)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8152.html

l   入侵植物藿香蓟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65873.html

l   入侵植物南美天胡荽(铜钱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4756.html

l   入侵植物南美天胡荽(铜钱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7189.html

l   入侵植物南美天胡荽(铜钱草)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6654.html

l   入侵植物虞美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63771.html

l   入侵植物虞美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13422.html

l   入侵植物虞美人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106496.html

l   入侵植物野燕麦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5651.html

l   入侵植物野燕麦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3905.html

l   入侵植物剑叶金鸡菊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5389.html

l   入侵植物黄秋英(硫华菊)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7300.html

l   入侵植物刺果毛茛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3111.html

l   入侵植物菊芋(洋姜)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6000.html

l   入侵植物北美车前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4576.html

l   入侵植物美洲商陆(异名垂序商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8247.html

l   入侵植物美洲商陆(异名垂序商陆)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4269.html

l   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异名喜旱莲子草、水花生)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4990.html

l   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异名喜旱莲子草、水花生)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57438.html

l   入侵植物双穗雀稗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07772.html

l   入侵植物阿拉伯婆婆纳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2684.html

l   入侵植物阿拉伯婆婆纳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25645.html

l   入侵植物续断菊(花叶滇苦菜)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0470.html

l   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三裂叶蟛蜞菊)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899-1254279.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565899-1438252.html

上一篇:花落花开 等闲不管流年度——入侵植物关节酢浆草
下一篇:灵谷流云接定林 无人知我入山心——南京紫金山灵谷深松

13 刘进平 张晓良 高宏 孙南屏 宁利中 崔锦华 郑永军 杨正瓴 鲍博 钟炳 杨卫东 郭战胜 蒋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