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牧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红色牧师 学术论述通俗化 严肃话题生活化 复杂问题简单化 海龟理论土鳖化

博文

东方山: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已有 6209 次阅读 2008-3-4 23:51 |个人分类:知人晓事之岁月如歌|关键词:学者

东方山: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引子】东方山,因西汉著名文学家、汉武帝近臣东方朔曾在此结庐读书、修道炼丹而得名。位于黄石市下陆、铁山两个城区之间,方圆18平方公里,海拔470余米,由曼倩垴、揽胜垴、走马寨三大主峰组成。三峰鼎足而立,各具特色。东方山山不高而树茂林深,景色优美,气候宜人,植物繁多。东方山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东方山麓,长江之滨,就出现了一座以狩猎器具命名的小城“鄂”。东方山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八○五年)的弘化禅寺,历经千载,香火旺盛,高僧辈出,以弘化禅寺为中心的22座大小寺庙,散落于群山峰壑之间。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建都武昌,东方山因其地形险要成为捍卫军国重镇的形胜之地,走马寨便是当年东吴都城卫队的营迹。东方山目前已成为集佛教文化和风景旅游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我是个老布尔什维克,坚定的布尔什维克,只信马列,不信鬼神。但我也不是一个“教条”的布尔什维克,平日里常到名山大川走走,而且入乡随俗,到了庙宇既上香,也拜佛。而且是二上峨嵋山,二上普陀山,二上五台山。但是,迄今为止让我三次走上去的山,还是号称“三楚第一山”的“东方山”。

(一)凄然:一上东方山

第一次上东方山是在1991年春季,那年我刚刚在一次重大的挫折中复苏过来。起因是我遭到了小人的陷害,我的一位研究生的同学,为了自己的利益,使了个小手腕,让我跌了一跤。正如我后来总结时所说的那样:大人物整小人物是直接让人没有结果,小人物整小人物是间接让人没有结果,那是通过耽误我们的过程让人没有结果。我被耽误了研究生分配的最好时期,不仅丢掉了到中央国家机关和湖北省省直机关工作的机会,而且有六个月没有工作赋闲在家。在多方面的努力下,我终于再次被留校工作了,这与我第一次留校工作距离11年,我的身份还是助教和科员。

虽然我的老师和老领导都在不同层面开导我,但我自己还是陷入了一定的迷茫中。我研究生的第二导师、当时在国家教委工作的先生写信劝导我:“谈不上‘跌倒了再爬起来’。不过,从多方面吸取应该吸取的教训却是应该的。人生之路对你来讲还很长。往者逝也,来者可追。”在我留校过程中立了汗马功劳并成为我直接领导的一位同志也告诫我:“你的主要工作就是搞调查研究。要注意与各方面搞好关系,注意不要评价自己,不要评价别人。机关是个事非之地,如果说多了,将来有诸多不便。你今后的出路仍是做研究,目前所干的部门仅是你暂栖之地,先带一门课,为日后提讲师打下基础。”

同年48,学校一年级工作部组织我们去东方山去游玩,一路上同志们谈笑风生,而我没有心情参与其中。当时旅游开发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公路只到山脚下,我本来不想爬,但我们同事的儿子想上去,而她又爬不动,她让我带她儿子上山。说来也巧,这个我曾带着上山的小孩,今年成为我的研究生,毫不吹牛,在我们学校成为老陈的研究生,对学生来说绝对是件得意的事情,也许这就是“缘”。在山顶的弘化禅寺里,我抽了平生第一次签,其过程是这样的:老和尚问:你求健康?答曰身体尚可;又问:你求婚姻?答曰老婆还在;再问:那你是在求功名?未答。老和尚说:“你还求什么功名,此签说明你正在功名路上走,日后必有造化。”回到家里,我对家人说了此事,他们不以为然。天下事一笑了之,我也没有太在意,一是继续好好生活、好好工作,二是当天在日记里将那个签的段子记录在册:“僧鲧降龙已点睛,只今破壁上云程。稍候夏季风和雨,峥嵘头角尺鮠惊。”

(二)释然:二上东方山

20065月的一天,应黄石市供电局团委的邀请,我给部分团干上了一课,名为《职业化:从业者生存与发展之道》。课讲完后,陪青年团干们吃完午饭,他们用车送我。我请团委书记告诉司机,车子先到东方山去绕一下,我想再次到东方山看看,他们答应了。今非昔比,车子一直开到弘化禅寺脚下的停车坪,我一个人买了张门票进入寺庙。这次我不是来求什么功名的,功名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太大意义。要说有功名算不上,我们小学同学中有三个人在我们学校,与他们相比我不算好。一个已经是一所著名大学的副校长了,而我只是正处级干部;一个已经是博导了,而我只是教授。要说没有功名也是假话,比起那位副厅级的老兄,我社会地位虽不及,但也不是一点影响力都没有,而且自由度要大得多;比起那位博士生导师的老姐,我学术地位虽不及,但也在不经意中获得了“知名教授”的称谓,而且生活多样性要大得多,并没有不安全感。也就是说,我比他们活得自在。

闲人出思想,照例烧香拜佛后,我对东方山命名之人的东方朔阅历产生了兴趣。东方朔是个奇人、怪人、仙人,有许多故事流传于世。东方朔,汉武帝时,为太中大夫,他性格诙谐滑稽,爱好喝酒。古代隐士,多避世于深山之中,而他却自称是避世于朝廷的隐士。有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之说。东方朔也是个有争议的人,他进入仕途以后,并未能和他想象的那样受到重用,施展自己的才智。“待诏公车”、“待诏金马门”,表面上虽然好听,可实际上他的生活待遇,一如侏儒、俳优,随时听候皇帝的召见。他需随时准备陪从皇帝巡行狩猎,根据皇帝的意图,以其所见所闻,写成赋颂,供皇帝赏玩。这样的处境不能不使东方朔感到难堪,其情绪由开始的兴奋转为愤慨。但他没有让这样的愤慨爆发,相反,由于汉武帝“颇俳优畜之”,那么他就索性以俳优面目出现,于是他假传圣旨,恐吓侏儒;深宫射覆,痛惩幸倡……。他的言行,他的文章也因此带有诙谐荒诞的色彩。班固称东方朔为“滑稽之雄”,“不能持论”,封建时代的文人指斥他行为放荡,现代学者中也有人认为东方朔是专供宫廷娱乐的皇帝的清客。这几天中央电视台10频道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读《史记》就用了许多篇幅谈及了这个“另类奇才”。但是,只要人们看了东方朔写的《答客难》,就会知道东方朔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那一句:“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是何等的经典!

有关东方朔的传说很多,最有趣的,当数他喝酒的故事:一是喝“不死酒”,二是喝酒劝君;前者出于野史,后者出于正史。其一,君山上有美酒数斗,如能喝到,可以不死为神仙。武帝得知后,斋居七天,派人带童男童女数十人到山上求之,果然得到仙酒,于是带回来给武帝。谁知东方朔抢在武帝之前偷偷把酒喝光了。武帝大怒,下令将东方朔斩首。东方朔说:“假如酒果真灵验,你杀我,我也不死;要是不灵验,这酒有什么用呢?”武帝一寻思,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放掉了东方朔。其二,武帝妹妹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君娶了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为妻,既为外甥又是女婿。此君平日飞扬跋扈,经常犯罪,隆虑公主很不放心,在病重临终前,拿出金千斤钱千万,为儿子预赎死罪,武帝答应了。后来,此君醉杀了夷安公主的傅母(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按律当斩,但朝中大臣都不敢问斩,于是奏请武帝裁夺。武帝说了许多有情有法之话,但还是下令廷尉斩了昭君。斩后,武帝十分悲痛,左右大臣也面露悲伤之色,只有东方朔没有哀伤的表情,反而拿了一杯酒,为武帝祝寿。他说:“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治理国政,赏赐不避仇人,杀戮不择骨肉。这就是古书上所说的‘不偏不党,王道荡荡’。这两件事,是五帝所推重的,也是三皇所难以办到的。现在陛下却做到了,这样,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各得其所。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我手捧酒杯,冒死再拜,祝皇上万岁。”武帝没说什么,起身进入宫内。到了傍晚,武帝召见东方朔说:“《传》曰:看准时机后再说话,别人不会讨厌。今天先生给我祝寿,认为是看准时机了吗?”东方朔马上脱下帽子,磕头请罪道:“我听说快乐过分就阳溢,哀伤过分就阴损。阴阳变化就心气动荡,心气动荡就精神分散。精神一散,就邪气侵入,消除愁闷最好的是酒。我所以用酒向皇上祝寿,是表明陛下刚正不阿,用它来替皇上止哀的。我不知忌讳,罪该死。”武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并恢复了他的中郎官职,此职曾因为东方朔喝醉了酒,闯入宫殿,且在殿中小便,而被武帝下诏免去的。

(三)慨然:三上东方山

上周日在2005MPA学生结业晚宴上,当我问一位向我敬酒的同学是哪里来的时,这位同学告诉我是湖北黄石市的。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告诉她我本周星期五要到黄石去。这位同学说,您要到黄石来,我们同学一定要尽地主之谊。425,我参加湖北省高等学校领导学会年会,做了题为《信息化:领导者素质的新视角》的发言,还向与会的代表主要是各高校的领导干部介绍了我在人民网强国博客上写博客的体会,讲了“四个一”:一个好网名,一批好作品,一个好心态,一种好习惯。学生果然发来短信,邀请我吃饭,我说会议上有饭吃,而且是自助餐,可以不喝酒。学生又说那您还有什么要求,能为您做点什么是很高兴的事情。我做过办公室主任,深知“客不走,主不安”的道理,一般既不扰民,也不扰官。不过许多同学都说,您不扰我们还有别人要扰我们,总不是接待活动,接待谁不是接待呀,接待老师是件高兴的事情。说来也是,于是我说,你能不能给我搞个车,让我三上东方山。她说,没问题。

第二天早上,她如约来到宾馆,出乎我意外的是,她将她婆婆也拉到陪我上东方山的行程中。这位女同志是我的同龄人,比我略大一点,是东方山土生土长的人。她不仅带我参观了东方山的寺庙,而且带我参观了她的老家,看得出来她与东方山的人非常熟,所到之处与她打招呼的人非常多。中午,她在弘化禅寺前她中学同学开的一个小餐馆里请我吃饭,伴随着阵阵山风,借着几杯啤酒,她说了许多话。也正是如此,才让我看到了一个在现实世界里,东方山的又一个“奇人”。她是从一个普通农民,一个回乡知识青年,先做了大队党支部书记,然后走出大山从政。在城里,她办过工厂效益颇佳,在35岁那年为了照顾孩子走进机关,从科员做起当上了局长,现在成为我党的副县级干部——区政协副主席。她讲了许多做人和做事之道,比如人都有“三自”:自信、自尊和自私,认识了这“三自”就能够成事;当干部就要学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人盘活了一切就活了;女性公务人员最大的成功就是能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

每个人发展的经历和人生理念是不同的,每个人发展的标准和状况也是不同的。一个副处级干部官阶虽然不大,但是从她的起点看也不能算小,更何况她是用自己的双手和双脚写就自己的历史。她告诉我,她此生感到非常满足,退休之后准备从城里搬回东方山,在山里面种点菜,养点小家禽,呼吸点新鲜空气。她还希望我有机会再来看看他们,说的我无言以对,与她相比,我甚感惭愧,不知有无颜面再来东方山。临别时,当我问她:“你这辈子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她的回答让我慨然:“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啊,神奇的东方山,神奇的东方山人!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949-16909.html

上一篇:喻家山下:感悟生活 感恩生活
下一篇:人怕出名猪怕壮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