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共同成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ny911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博文

导师,你做得够好了吗?

已有 3798 次阅读 2008-12-27 14:01 |个人分类:文摘|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研究生, 导师, 成长, 指导

自从做了研究生导师,尤其是这两年在实验室中接触到越来越多,各种特点的同学,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和自己一样的“小老师”成长为硕导、博导,经常会发现和感觉到,我们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给予同学们指导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思考、学习和实践,真正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经常会在忙碌一天后,问自己:作为导师,你做的够好了吗?(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7780,另一篇从导师的角度看导师的博文) 

以下文字摘自科学网唐凌峰的博客。发表于2008-11-3。感觉他作为一个研究生确实思考了很多“为师之道”,也为我们这些研究生导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那么我想,作为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科和不同工作环境中成长的青年学生,应该有自己对导师的共性要求和个性要求。烦请各位同学,在唐同学的启发下,谈谈自己对导师的希望和要求。

———————————————————————————————————————

假如我是导师,我招收的学生要一半以上都不是学医的,他们来自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多个领域,这样才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氛围。

 

假如我是导师,我一定不要那些考分很高却不热爱科研的学生。如果有非常热爱科研但却考分低的学生,我也会破格录取,如果所有报考的学生都不热爱科研,我宁愿不招。

 

假如我是导师,我会教学生学会反对我的意见,他们应该知道不应该迷信任何的权威,除了我,还有教材和其他的权威。他们应该学会批判性的继承,有自己的思想,这样的学生才能够超越自己的老师。

 

假如我是导师,我要从科研经费中拨出足够的钱保证学生不为日常生活开销发愁,他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研究上,这个补助的总额在国内硕士应该达到1500-2000每月,博士应该达到2000-3000每月。

 

假如我是导师,我会要求学生能够提出很多的问题来。没有问题便没有科研,提出问题的质和量是评价一个学生是否具有科研潜力的重要指标。如果有学生在学习新的内容时没有任何疑问,这样的学生最终不会在科学上有所成就。

 

假如我是导师,我不会直接指定课题给学生,而是将学生的兴趣和我的兴趣结合起来确定课题,例如我提出几个课题由学生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或学生提出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我确定一个,最好将二者结合起来。

 

假如我是导师,我会要求他们广泛地阅读科学家传记。从这些传记中,他们应该发现科学家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养。他们也应该阅读别人写的科研经验教训,博采众长。

 

假如我是导师,当学生问我问题时,有些问题我会坦率的承认我不知道,我们可以一起学习。我会要求他们首先具备自学能力,而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向老师学习。

 

假如我是导师,我会告诉学生要有广博的知识面,不要把自己的知识局限在一个很小的领域里。知识的积累应该是一个先博,后专,然后再博,再专的无限循环过程。关注一下那些认为和自己专业无关的书籍、讲座,也许就可以激发思维的火花,产生科研的突破。

 

假如我是导师,在学生介绍文献时,我一定要求他们评价作者所用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让他们阐述假如是自己设计试验解决这个问题时会怎样设计,可否设计出更好的方法。

 

(本文为自己对于研究生教学的不成熟看法,尚待完善。未完,待续……

假如你是导师,你希望......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9566-207237.html

上一篇:真实
下一篇:研究生,你做得够好了吗?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