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人生的丑小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utefay 犀利的灭绝师太

博文

导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一)——沟通问题 精选

已有 8375 次阅读 2009-1-5 22:43 |个人分类:科研*创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科研, 导师, 学生, 课题, 积极性

导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呢?我想从一个学生的角度分两部分阐述,一部分是沟通问题,另一部分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问题。由于篇幅较长,本篇先阐述沟通问题。

现在很多课题组导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如同老板跟员工的关系。往往是导师有导师的想法,学生有学生的想法。导师往往不能理解学生为什么不按照他说的做,而学生有时候则觉得导师对自己的有些要求是自己不喜欢的。感觉导师和学生之间总存在着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鸿沟,阻碍了学生的科研积极性,阻碍了学生好好工作。如何能够让导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消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导师跟学生之间的鸿沟,往往是由于沟通不足引起的。导师有时候不会去主动询问学生心里真正所想,而学生往往又害怕跟导师沟通。导师不主动询问学生真正所想可能是因为导师觉得自己的话权威性很高,学生就应该照着做;而学生不敢主动跟导师沟通,则往往是因为学生怕导师,怕被导师批评。正是因为沟通不足,所以学生和导师之间往往不能相互理解,这种现象会阻碍课题组的发展。

元旦期间,我们有几个朋友一起聚会,其中有几个是研究生,在聚会的时候,就谈论到导师和学生的关系的问题。有一个女孩子,她很诚恳地向我们其他人征求意见,该怎么样跟导师相处。她是一个内心非常细腻的女孩,所以经常会去猜测揣摩别人的心。她说,她很害怕跟导师沟通,因为她想象不出来导师对她会是一种什么态度,她总希望能够在导师面前表现得很好,所以才会很在乎导师会怎么看她。尤其是当做课题的时候有和导师不一致的想法的时候,她更不知道怎么跟导师沟通。导师让她做一个课题,她很不想做,但又不知道要不要告诉老师她的想法,如果告诉的话该怎么跟导师说。

像她这样的情况是研究生经常遇到的,学生往往都很在乎自己在导师心中的形象,怕导师对自己印象不好。所以,很多话都不敢跟导师说。我想,如果她如果继续勉强地不情愿地继续做这个课题的话,可能最后会做不好,并且,会让她一直很痛苦。如果她能够跟导师很好地沟通,那么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导师会给她换一个她喜欢的课题;另外一种情况是导师明白了她的难处之后,会给她这个课题更多的指导和建议,让她继续做这个课题会更顺利。无论那种情况对她都是有利的。

可能有的人会说,那么问题是出在学生身上了,只要学生跟导师多沟通就行了。但是,如果一个导师跟学生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多向我汇报工作,多跟我沟通和交流。”那么,学生真的会主动地沟通和交流么?如果以前不会,那么现在还是不会的。

这是因为,学生还是畏惧导师的。这种畏惧来自两个方面:

1、学生怕跟导师沟通和交流的时候导师会批评自己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所以,还不如尽量少跟导师沟通,还减少挨骂的次数。尤其是面对比较喜欢批评人的导师,更是如此。

2、学生心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够毕业是导师说了算,万一不小心得罪了导师,那以后毕业就困难了。

所以,我觉得导师在跟学生交流的时候,即使学生表现很不好,也不要劈头盖脸地骂他,骂了一次之后,下次再也不敢找导师了。而是应该多用一种理解式的沟通的办法。因为现在学生都是成年人,都是能够明白道理的。

当导师能够心平气和地跟学生交流的时候,学生就会乐意跟导师沟通自己科研中的问题,当课题遇到问题的时候,导师和学生之间对课题的探讨会让学生很快地从课题的迷茫中走出来,寻找到新的思路。

而如果当学生某段时间表现不好,我觉得导师如果跟学生好好交流,先听听学生的心声,为什么会表现不好,如果学生是因为最近遇到生活或者情感等方面的问题而表现不好的话,导师应该多安慰和鼓励。这样,学生会非常感激导师,当个人问题解决之后,一般情况下都会非常努力地工作的。而如果是学生某段时间懒惰而表现不好,导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列个计划,然后告诉他,这是你自己列的计划,自己要照着完成。因为学生是很在乎自己在导师心中的形象的,所以,当导师给自己一个可以弥补的机会,那么一定会好好表现来让导师另眼相看的。

最后,我觉得作为学生,也应该主动想办法建立起跟导师的这种友好的沟通关系。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地找老师沟通自己的情况,导师是非常乐意接受的。即使是很严厉的导师,也会慢慢和蔼起来的。我以前也很怕跟导师沟通(其实现在还是有点怕),正因为怕沟通,所以当课题遇到问题的时候,经常自己迷茫很长时间而还是找不到出路。后来,自己尝试着主动跟导师沟通自己的课题,甚至是自己的生活问题,发现导师其实是很乐意跟我沟通的,并且,我越是主动找他沟通,他的态度越和蔼,越是能够给我提出很多好的建议。这样,我做科研就更有动力了。

我的导师是一位非常好的导师,他身上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以前他很少跟我们主动交流他的一些想法,最近几个月他跟我们交流比较多,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对导师以及课题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的科研思路也清晰很多。双方的这种有效沟通让我们学生们更加佩服导师,也会不自觉地向导师学习。在这里,通过科学网向我的导师表示敬意。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071-208759.html

上一篇:科学网上有很多夜猫子
下一篇:导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二)

7 唐凌峰 张志东 曹聪 杨秀海 刘全生 刘立 唐小卿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