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一生一世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ianyb 博学笃志,格物明德。

博文

科学人

已有 4091 次阅读 2009-1-11 20:22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科学精神, 科学道德, 科学人

两个月前去北大听法学名家贺卫方老师讲法律人的职业道德,贺老师幽默风趣而又睿智的演讲不仅增加了我对法律人的了解,而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对“××人”的思考。当我们把自己当作“××人”时,其实是在讲两方面的要求,一个是最低要求——职业道德,一个最高要求——职业精神。这种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是至高无上的,是独立,决不能为名利所腐蚀。

作为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我也对自己提几点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鞭策自己去努力做到。

科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规律,“客观”就是最基本的科学道德。“客观”就要求科学家讲实话,特别是对待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课题一定要实事求是,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不要夸大其辞。我希望自己以后能有独立的科学人格,如果我觉得现在做的这个课题没有多大的意义,即使给我经费我也不会去做,更不会将其包装去争取经费。如果我发现在课题的进行当中,并没有当初预想的好结果,甚至出现了未曾遇见的差错,我会实事求是地说出来。一定要讲实话,不能弄虚作假,不能违背科学良知,决不能出现像“三鹿奶粉”那样的事件去危害人类健康。

科学既然是研究客观世界的规律,就要求科学人要严谨认真。对于每一个实验,都进行仔细的设计,每一步都要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做好实验记录。我觉得我们现在和国外的差距并不是在硬件设备上,而是细节上,我们缺乏德国人的死板,和日本人的认真,我们喜欢耍小聪明,自以为是,随随便便。就我们自己实验室,以及我接触过的电子科技集团的一些所,仪器设备乱摆乱放,不按操作规程,桌子上一堆杂物,仪器脏的不行。做现场试验,也没有一个设计好的实验方案,都是“随机应变”。有时候我自己也做的不够好,总想省事,没有那股认真劲。希望自己能够从小事做起。

科学是要探索未知世界,或者寻找新的解决方案,肯定会碰到很多困难,就要求有执着的科学精神。我现在也碰到一个问题,有点类似于爱迪生寻找灯丝材料,一直困扰着我,希望自己能早点找到解决方案。

我觉得现在教育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缺乏科学道德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熏陶,本科教育仅仅是在传授一些死的科学知识,并没有把学生塑造成一个活的“科学人”,而研究生教育又仅仅是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使。不过,在中科院有个好处就是,有很好的资源,可以任自己发挥,虽没有太多的言传身教,但周围有很多牛人可以学习效仿。五年的研究生生涯已经过了三年半了,剩下的时间扣除半年写论文答辩,剩下的也只有一年了。希望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科学人”。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3069-209655.html

上一篇:科学网,科学共同体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