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熊猫家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jd 中科院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 张晋东的博客

博文

卧龙的猴子

已有 3538 次阅读 2009-2-23 00:03 |个人分类:科研/创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看到孟津老师在黔灵山拍的猴子,甚为传神,凑巧前几天我在卧龙工作时候遇到一群猕猴,第一次在野外看到这么大的猴群,而且它们也不怎么怕人,于是也拍了几张照片,由于当时猴群所在地方上面的山崖正在落石头,很危险,我没有太多时间拍它们,匆匆拍了几张。

         坦白说,我对猕猴的生活习性,生态行为知之甚少,只好在网上查些有关知识,学习一下,正像孟老师所说的。猕猴多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属群居性动物,一般都有十数头或数十头集群生活,猴群大小与栖息地环境优劣而有别。繁殖和缺食季节,往往集群大些,故活动范围也较大。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山林区或石山上,毛长能耐寒。

        我国是猕猴资源的富产国,60%以上的省(区)都有出产,虽然分布不均、分布区不连续,但分布面积仍相当广。据近年来各地对猕猴资源不完全的估算统计综合,目前我国的猕猴数量约20万只左右。其中主要产区之一广东约1万只;广西约3-5万只;贵州约3-5万只;云南约5-6万只;其它地区共约 3-4万只。从一些地区的调查结果分析,目前猕猴资源最多仅及四五十年前的20-30%。以广东、广西等地的猴源下降最甚,许多地区甚至连猴迹都断绝多年了。
         最近有新闻说峨眉山的猴子把老妇人踹下山谷,导致昏迷。我认为主要是这么多年的峨眉山旅游开发,大多数人抱着猎奇的心理跑来看猴子,逗猴子,耍猴子,不要忘了,猴子有多聪明,和人交往久了,学会了人类的智慧与狡猾,他们当然就会游人带来危险。看卧龙的猴子,他们尽管也不太怕人,但是他们决不会与你靠的很近,他们保持他们的本性。

           卧龙的当地人,在早上10点之前是不能说猴子的,他们说猴子是精灵,说了他们的名字,就冒犯他们了,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兆头,也许有人说这是迷信,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也是敬畏自然,敬畏生灵的一种方式。

猴群中的思想家



它警惕着看着我

 





https://m.sciencenet.cn/blog-81724-216611.html

上一篇:想着简单,说得容易,做起困难!
下一篇:野外考察不是探险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