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龙珠 阅读,思考,体验宁静

博文

大学食堂就餐偶感

已有 4209 次阅读 2009-3-18 17:09 |个人分类:高等教育|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大学校园, 食堂卫生

这些年,社会发展迅速,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逐渐增大着,大学办得越来越大了。学生多了,那些老牌大学在市区的老校园自然容纳不下了,郊外建新校区便也是很自然的选择。

在郊区的校园,学生们相对地隔离于喧嚣的城市而有益于安心读书,但这或许对理工科学生较为合适。于是,一些人文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便有幸留在市区原来的校园学习和生活。

按理说,市民的生活卫生习惯整体要比农民的相对地要高些的,至少不会倒置的。而这种校园周围社会环境的差别,会对我们的学生产生正相关的影响吗?

这些年来,由于科研、教学工作的关系,我频繁来往于市区老的和郊区新的校园,也经常到学校餐厅就餐。两校区食堂应该隶属于一个后勤部门主管,就餐主体都是学生,只是市区的会相对多一些教职工和附近校外人员。几个小时工作后,避开就餐高峰时段,到郊区校内食堂买好饭菜后,坐在那宽敞、明亮和整洁的餐厅里就餐,会有一种轻松、享受的感觉:这里万计就餐的同学抑或还有一些教职工,就餐后都能自觉地将餐具送到集中清理处,食堂工作人员则集中精力将餐桌及时地清理好。

(后记:闵行校区第3食堂,摄于2009-4-27)

可在市区老的校园内,我却是经常提醒自己早点去食堂吃饭,因为在那里稍一迟到,第一、二波就餐人群离去之后,那餐桌上便会一片狼藉、甚至令人作呕:那么多的就餐者是筷子一放、擦嘴的餐巾纸桌上一扔,便潇洒地走向了食堂的门口,留下自己用过的餐具任其由食堂工作人员来清理。如此这般,那食堂还能干净整洁得了吗?

同样是处于繁华的市区,还有那个几年前合并进来的y学院校区。这学期初,我第一次走进那个有专业排名全国第一的校园,还特意逗留到中午在那里的食堂就次餐,一则想了解菜价水准,二则也看看他们的就餐环境。初步的印象,这里就餐的学生不比上述市区老校园的少到哪里去,虽然菜价也比郊区校园的贵一些,但就餐秩序、环境却与郊区新校园的基本相当。

从上述亲眼所见三处食堂就餐过程中的情景,我们能关于学校周围的城市、农村环境对大学生们产生的影响得出啥明确的结论吗?疑惑之中,我似乎只是隐约地感觉到,经过10余年正规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大学生们,在有良好秩序的环境中,是可以得以健康的成长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070-221109.html

上一篇:校园春归
下一篇:“通缩”为乘机旅差带来了便利

2 刘畅 张海粟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