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zeng

博文

对“网络智能”的再认识

已有 8541 次阅读 2008-4-20 21:45 |个人分类:Web智能|关键词:学者

    2007年1月4日《科学时报》刊载了一篇题为“网络智能:在人与机器间搭建无缝桥梁”[Wang 2007] 的文章,报道的是我所在的研究院主办的一次国际研讨会的相关情况。总在别人询问我的研究方向时不加思索地回答道“网络智能”,但一直没有认真地思考过一个问题,直至一个讨论会上Tang老师问我“你所谓的Web和网络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是的,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以前随便使用“网络智能”这个概念太草率了。以至于感觉不得不澄清一个混淆了的概念。

    那次研讨会的主题是“Web Intelligence meets Brain Informatics”,即“Web Intelligence”与脑信息学的融合。现在看来很明确,“Web Intelligence”和“网络智能”是相关又截然不同的概念。而网络智能又指什么呢?在此次研讨会上李德毅院士有关“Network Intelligence”的讨论其实才是与中文意义对应的“网络智能”。

     “网络”并非一个从计算机科学兴起的概念,例如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人际网络,离散数学中的网络。网络甚至可以认为是刻画任何复杂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因此“网络智能”研究的内容不一定与计算机科学有关,甚至某些时候与其完全无关。它可能是物理学家研究的问题,可能是化学家研究的问题,也可能是社会学家研究的问题。例如社会学中的网络智能可能是研究由人构成的复杂网络中体现的群体智能行为。

    造成这种混淆的原因可能是两个更容易混淆的术语,即Web和Internet。关于两者的区别,Webopedia上的一篇文章已经说得很清楚了[Webopedia 2008]。总结说来,即Internet是用来连接全球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的计算机的网络(network),而Web仅仅是一种使用HTTP协议在Internet上进行信息共享、传播的模型[Webopedia 2008]。同样可以进行信息共享、传播的协议还有FTP,SMTP等等[Webopedia 2008]。

    由此看来,Web Intelligence研究的内容实际上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上的智能[Zhong 2003],即在Internet之上,遵循HTTP协议的信息系统之上的智能。因此“Web Intelligence”正确的翻译我想有两种可能更合适,即“Web智能”或“万维智能”。正如Tim Berners-Lee等人于2005年倡导“Web Science” [Tim 2005] 时王飞跃教授将其翻译成“万维学”一样[Wang 2006] 。

    因此我想《科学时报》的这则报道中,以及2004年同样由我们研究院主办的一次国际会议中《科技日报》关于“我国网络智能研究与世界同步”的一篇报道[Zhao 2004]在使用“网络智能”一词时都被含糊的解释误导了。

    另外,我十分赞同Jeff Hawkins总结的一个观点,即“很多新兴的学科往往是对原有学科的重新包装和重新解释”[Hawkins 2004]。关于大家经常讨论“Web智能到底与人工智能等学科有何关系,新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我想不妨借鉴“Web Science”的观点。“Web Science”之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但在于倡导它的学者是Web领域的领袖,更重要的是它的目标,即“跟踪Web的发展,辨别好的发展方向与不好的发展方向,并致力于发展有益的方向”[Tim 2006]。这样的目标虽然让人难以看出其与传统的Web研究有何区别,然而,却广纳了一切关注Web的研究者。如果沿着这条思路思考下去,究竟什么又是“Web智能”呢?从我个人的想法来讲,不必强调“Web智能”有多新,或者革命性,只需将其作为Web环境下有关智能(包括人工智能、人类智能、自然智能)的研究方向也许更务实,更能引起各个领域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Wang 2007] 王海霞. 网络智能:在人与机器间搭建无缝桥梁, 科学时报, 2007年1月4日。

[Webopedia 2008]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ternet and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webopedia.com/didyouknow/internet/2002/web_vs_internet.asp

[Zhong 2003] Zhong, N., Liu, J., and Yao, Y.Y. (eds.), Web Intelligence, Springer-Verlag, 2003.

[Tim 2005] Web Science Workshop Report, 12th-13th September, Hosted by the British Computer Society, London, 2005.

[Wang 2006] 王飞跃. 万维学 — 面向下一代网络世界的新兴科技前沿, 科学时报,2006年11月24日.

[Zhao 2004] 赵凤华. 我国网络智能研究与世界同步, 科技日报, 2004年9月22日.

[Hawkins 2004] Hawkins, J. and Blakeslee, S. On Intelligence, Henry Holt and Company, 2004.

[Tim 2006] Berners-Lee, T., Hall, W., Hendler, J.A., O’Hara, K., Shadbolt, N. and Weitzner, D.J. A Framework for Web science, 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Web Science, 2006, 1(1): 1-130.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005-22352.html

上一篇:对Herbert A. Simon的《漫谈科学研究方法》一些理解
下一篇:感悟“21世纪的计算学术研讨会”——三位图灵奖得主关于研究的建议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