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 VIA NETWORK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haisu

博文

和Internet互帮互助

已有 3617 次阅读 2009-4-9 21:33 |个人分类:复杂网络演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Internet, Web, 群体智慧, 可编程web

张海粟

Internet上的一张张网页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和人异常紧密地结合起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向其中注入自己的想法,而这个想法像一滴水一样很欢快地汇入了Internet上的信息海洋中。有人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大到向一朵浪花。没有关系,总之最终还是汇入了大海。

最近看了CMU的一篇题为human computation的博士论文,开篇这样写道:帝国大厦的建造耗费了七百万的工时(每人工作小时),巴拿马运河耗费了两千万的工时,但是网络上一年花费在联机跳棋游戏上的工时有多少呢?答案是:超过十亿。

突然强烈地感觉,我们不光是向Internet的海量文库里面加入了自己的一篇博客,而是加入了自己对于世界的另一种认识。我们不光是在游戏时花费了自己的时间,也贡献出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这些认识、经验或者智慧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它们应有的作用:而不是仅仅给我们在检索词条时带来麻烦。

Internet上的信息和用户的群体智慧之间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关系。怎么样来和网络互帮互助是一个微妙的、值得好好探究一番的概念。看看我们在网络上能够做的一些不同寻常的工作吧:

首先,你可以自己往类似于豆瓣的图书或者影视的数据库里添加你自己推荐的内容:这在以前的网页上是不常见的,比如很难在sina新闻上加上自己的头条,但是你可以努力在sina博客里加上自己的头条。

其次,任何人能够对这些内容发表评论,包括你的使用体验,你的购买经历,你的心情,你的忠告,你的一切想说的话。你的意见最终的评价者是大量的网民:带有自己观点和思考来看待你的评价,因此你也具有被其他人进一步评价的可能。

再次,很多时候,如果我们需要对某个概念获得公正的认识,而你的评论或者解释文字恰恰有失公允,那么在类似于wiki的网站里,经过一段时间,你的文字很快就会被其他贡献者给替换掉更加合适的内容。

对于喜欢进一步“捣鼓”的人来说,利用这些网站还能够干出些大事情来:科学松树会的网站以群体博客的形式在科普界挂起了旋风。

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你会很乐于见到现在网络上一个个的软件超市mall被建立起来了:你甚至可以零编程(至少是轻量级的编程)地在类似于http://ning.com的网站里面快速建立一个你自己的新的网站。你也可以在http://programmableweb.com上发表你仅仅综合了google map的地图和flickr图片就搭建起来的风光指引网站。

不少人都会很乐意在玩跳棋的同时贡献自己的力量给Internet——这个有一张张变化的网页和联系在背后的人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二模网络。在类似于http://deli.cio.ushttp://flickr.com的分众分类的系统中,用户何尝不是给网络巨大烦杂的信息贡献了最好的分类?也许,这样的分类能够解决我们给网页加上语义的难题:一直以来,ontology的建立和维护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何不利用分众分类的方法建立起各种各样的本体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许这是Internet已经不足以表示我们现在使用的网络了,因为我们在互帮互助,所以似乎还要加上一张隐藏在电脑和网线背后的那张有人组成的、生动的、巨大的社会网络。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7587-225255.html

上一篇:对因特网端到端原则的思考
下一篇:复杂网络书评系列之二:《社会网络与组织》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