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2+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j 陈永江西安交大压缩机教研室退休教师一生从事化肥厂用大型压缩机

博文

(17)七揭李连生束鹏程的徒有虚名和胡言乱语

已有 6675 次阅读 2009-4-11 08:02 |个人分类:造假内容剖析|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李连达, 李连生, 李连生造假, 束鹏程, 西安交大, 西安交大

 
(17)七揭李连生束鹏程的徒有虚名和胡言乱语
李连生在报奖文第2、3页《项目简介》和《主要技术创新点》中重点阐述他报奖文的主要技术重新。包括11项国家专利。他在其报奖文第34页第1行起到第35页第6行为止的原文是这样写道:
 
 
 
(4)知识产权授权情况
 
    在大型和特殊用途往复式压缩机及其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申请专利11项(已授权6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92篇,培养研究生30余名。
 
 
 
一、申请国家专利情况
 
(1)微型高压压缩机,(专利号 ZL91108762.1)
 
(2) 压缩机排量自动调节机构,(申请号 200510022774.5)
 
(3) 一种自由活塞式膨胀-压缩机组,(申请号200410073276.9)
 
(4) 往复式压缩机的高压级润滑方法,(申请号 200710017275.6)
 
(5) 一种跨临界CO2制冷循环用往复活塞压缩机,申请号200610105259.8)
 
(6)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余隙调节方法,(申请号200710017319.5)
 
(7)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气阀,(专利号ZL98240070.5)
 
(8) 一种活塞式压缩机气阀, (专利号ZL98240071.3)
 
(9) 一种压缩机气阀, ( 专利号ZL 98237013.0)
 
(10)  压缩机气阀, (专利号ZL 200520004389.3)
 
(11) 微型梳撞集成斯特林制冷设备, ( 专利号ZL 00223578.1)
 
 
 
二、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92篇。以下是10篇代表性论文:(略—— 下次再分析)
 
让我们还是分析李连生们的11个国家专利。
 
 
 
(第一步)序号为7、8、9、10的四个专利,全系广西大学潘树林教授(举报人林梅老师早期的研究生)的《压缩机气阀》专利,专利证书上的专利发明人(即专利设计人)都标以:潘树林,谢莲花,杨 师徒三人。
 
①专利发明人都是——潘树林,谢莲花,杨 师徒三人。根本没有李连生的名字。② 广西大学的专利申请日都是1998年7、8月份,而李连生在报奖文第2页的《项目基本情况》的《项目起止时间》一栏内,却写的是1990年1月到2006年12月为止。
 
这就说明,广西大学潘树林教授师徒三人研究成功、并且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的日期,李连生的报奖活动尚且没有开始。
 
③ 那么,广西大学开始申请专利于前;李连生们申报教育部一等奖于后。这不是“事后去搜罗,去欺骗的恶性捆绑”他人成果!请问,这是什么行为?
 
 
 
而序号11的《微型梳撞集成斯特林制冷设备》专利,专利发明人却是昆明物理研究所的——陈晓屏、李海英、黄  伟、赵 杰、陈 军5人,与李连生又没有关系。
 
申请日期是2001年6月.和李连生们报奖文的起草日期持平!
 
 
 
于是,11个专利,只有前面序号为1、2、3、4、5、6的专利,才有可能是李连生的专利。
 
 
 
(第二步)看看剩余的序号为1、2、3、4、5、6的前六个专利:
 
(1)微型高压压缩机,(专利号 ZL91108762.1)
 
(2) 压缩机排量自动调节机构,(申请号 200510022774.5)
 
(3) 一种自由活塞式膨胀-压缩机组,(申请号200410073276.9)
 
(4) 往复式压缩机的高压级润滑方法,(申请号 200710017275.6)
 
(5) 一种跨临界CO2制冷循环用往复活塞压缩机,申请号200610105259.8)
 
(6)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余隙调节方法,(申请号200710017319.5)
 
 
 
然而序号为1的专利,其第一发明人是西安交大的郁永章教授而不是第四名的李连生。何况李连生持之报奖时,居然没有得到郁永章教授的同意,“借光”变成了“偷盗”。
 
   
 
 于是,只剩下序号为 2、3、4、5、6的五个专利。然而,在这五个专利中的两个专利(序号为3、5的)又不是李连生的:① 其中序号3的专利《 一种自由活塞式膨胀-压缩机组》(申请号200410073276.9) 是西安交大压缩机研究所彭学院的;② 序号5的专利《 一种跨临界CO2制冷循环用往复活塞压缩机》( 申请号200610105259.8)又是西安交大压缩机研究所邢子文的。
 
 
 
(第三步) 最后,报奖文所报专利11项,真正是李连生自己的专利只剩下序号为 2、4、6的三个专利,即:
 
(2) 压缩机排量自动调节机构,(申请号 200510022774.5)
 
(4) 往复式压缩机的高压级润滑方法,(申请号 200710017275.6)
 
(6)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余隙调节方法,(申请号200710017319.5)
 
但是,这三个专利里面又被李连生做了手脚:
 
 
 
原来序号为(2)的专利的名称,并非此处的《压缩机排量自动调节机构》(申请号 200510022774.5)。查阅获奖文第63页所载的国家专利局公布的同一专利号200510022774.5的专利名称是《旋叶式压缩机排量自动调节机构》。
 
李连生为什么把“旋叶式压缩机排量自动调节机构”的“旋叶式”三字抹去呢?
 
因为“旋叶式压缩机”仅仅是压缩机大家庭里面的一个小小的无足轻重的分支。抹去之后该专利名称就升级为“压缩机排量自动调节机构”。
 
 
 
第一、伪造的“压缩机排气量自动调节机构”,其专利便涵盖了所有压缩机;第二、篡改之后的“压缩机排气量自动调节机构”,就和李连生报奖文的大题目《活塞式压缩机的系统六列……和系列产品开发》接近了。
 
否则,自称为报奖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在哪儿呢?
 
没有呀!
 
于是,李连生们便又一次耍出偷天换日之技,以便迷惑外行!
 
 
 
(第四步) 再看看只剩下序号为4、6的这两项发明专利:
 
(4) 往复式压缩机的高压级润滑方法,(申请号 200710017275.6)
 
(6)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余隙调节方法,(申请号200710017319.5)
 
 
 
唯独属于李连生的专利、唯独和报奖文大标题接近的两个专利,正面临被“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人”在专利复审委员会“申请将该专利予以无效”,近期即将在北京专利复审委员会召开审理会进行审理。我们完全有把握让国家专利局将李连生的发明专利予以撤销并且宣告无效。
 
李连生这两项发明专利,都是欺骗和蒙唬外行的玩意。只是由于国家专利局的审查人员不可能《样样精通》,因而让李连生们钻了空子,令专利局的审查人员将“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也恬列在中国专利的行列里。
 
估计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将这种“胡言乱语、笑话百出、丢人现眼、糟蹋中国名誉”的专利予以无效了之!
 
                  西安交通大学压缩机专业退休教师
 
                      陈永江、郁永章、杨绍侃.
 
                           2009年4月11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6527-225503.html

上一篇:去年围剿今年又围剿,《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下一篇:《剽窃有剽窃的艺术》

1 周长华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