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平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gping2009 面对地震专家与您论道纹坪,置身围棋高手听我谈天说地。

博文

站在牛屎堆上仰望星空

已有 7511 次阅读 2009-5-7 21:07 |个人分类:仰望天空|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仰望星空, 牛屎, 放牛娃

老朋友牧风兄在我的蚕宝宝一文之评论中,鼓动我写一写关于放牛的趣事。虽然回答说,因为科学网上关于大牛小牛的论争,使得凡是带有牛字的句子,好像都变成了敏感词汇一般,原本言及等到此次Niubious与否纷争过后,再写不迟。
但我脑中思绪的翅膀,便再也不能够停止煽动。那过去的儿童与少年时光之片段,象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在我眼前晃动。
我小时候放的牛,还是属于生产队大集体的,记忆中一年放一个牛,大概可以挣80个工分,那时候年景好的时候,生产队年终分红的话, 一个工分最高约值8毛钱。所以,放牛这活儿也很抢手,需要队里的每家每户抓阄儿决定,谁家能够在这年中放上一头牛。运气好抓上了,这家的大人便很高兴,因为这样便可以多挣些工分,但相应地,我们孩子们便辛苦不少了。
放牛主要分为放忙牛与放闲牛两种,主要依据农时的闲忙而定。所谓放闲牛,就是因为处于农闲时分,牛们不需耕地,于是一般情况下,生产队里便不会额外给这些牛们添加营养,例如喂食那菜籽饼一类的东西,牛们的营养便主要靠放牛获取,即由我们这些放牛娃,拉这些牛们去山坡上、田埂边,去一点点地吃那青草等等,塞饱肚子。但因为是闲牛,牛们本身对于营养的要求便不是很苛刻,能够吃饱青草就行,而且事实上,这些青草也确实很有营养,一段子时间的闲牛放下来,牛们个个膘肥体壮。
但放忙牛便很有些不同,因为农时需要赶季节,所以这些牛们的任务便很重,需要它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耕完规定的田地亩数。所以一到农忙时节,例如初春时分,我们这些放牛娃们,天还没有放亮,便被大人们轰出被窝,进到牛棚,骑上牛背,然后半闭着眼睛,将牛带往村外牛们将要拉犁拖耙的附近,以便让牛尽可能地多吃些青草,这样一直等到大人们上工犁田耙地,我们这帮孩子才能够回家,快速地喝上两碗稀饭,便赶紧背起书包上学去。
中午一放学,有时候家也不回,便又直接从学校奔向牛们所在的田头,接过大人们手中牵牛的绳子,继续放牛,而大人们便可以回家做饭与吃饭。
然后,大人们下午继续耕田,我们孩子们也在回家午饭后,继续下午的上学;再于傍晚时分,大人们放工之后继续放牛,直到天空慢慢变暗,天上的星星先是一个一个的出现,逐渐地达到满天繁星闪烁,牛们同时也吃得很饱的程度,我们便算完成了这一天的放牛与学习生活。
这样的放忙牛生活持续着,一直到这一个农忙季节过去为止。于是,每天披着星星出去,再戴着月亮回来,便成为我儿时放牛的常态。
但仅此而已,也还正常不过,只是农忙时节,早晚时分,一种我们称为小咬的虫子,厉害无比;还有脚底下不知名的爬虫蛇蛙之类,尤其天黑之时较为恐怖。于是最好的办法之一,便是将牛圈在一片青草地上,找到一泡牛儿刚拉的牛屎堆,双脚站进去,泡在牛屎堆里;用闲着的自己的双手,不停地驱赶着这帮可恶的小咬。
同时抬头,仰望天空,数着星星。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6819-230532.html

上一篇:蚕宝宝吐丝了
下一篇:牛蛙

33 杨正瓴 任胜利 周可真 武夷山 杨学祥 张志东 杨玲 廖永岩 孟津 鲍得海 刘玉平 祖乃甡 吴雄斌 梁进 刘进平 朱志敏 吴渝 钟炳 杨秀海 周春雷 冯新港 陈国文 刘立 马丽丹 郑义 刘继顺 迟菲 刘畅 陈应泉 蔣勁松 黄丹萍 djiang airenao

发表评论 评论 (3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